首页 理论教育 村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村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恩格斯的论断,可以说村落文化的出现和形成应该是人类从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到野蛮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即是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所发生的原始农耕和畜牧业革命开始。因此,沿海滨建立了许多这样的居住地,虽然住处范围不大,但三五错落成群,被称为马格尔莫斯文化。村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由季度性定居向永久性定居的过程。渔业村落包括内河、湖和沿海渔业村落两种类型。

村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斯图尔德对文化类型的三种分类中,认为群落或村落社区是人们的活动需求超出家庭这一社会组织时所形成的,是一种基于放牧或农耕而形成的新模式,是连接家庭和国家功能的重要社会分支,因此,村落是文化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大约在公元前200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人类以采猎为生。从公元前1万年起,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过渡,农耕经济开始出现。与农耕经济形式相适应的人类的聚居形式是村落。村落文化正是人类由游牧、采集、狩猎生活走向定居生活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村落文化的产生、发展,不仅体现了人类生活空间的变化,同时,具有不同地域特征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成为旅游空间文化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一)村落文化的起源

农业曾是人类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和早期的经济活动。村落聚居地是从人类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家族集合住所演变而来。恩格斯曾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根据恩格斯的论断,可以说村落文化的出现和形成应该是人类从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到野蛮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即是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所发生的原始农耕和畜牧业革命开始。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成为村落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中,农业被分离出来,在耕地附近便产生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村落。如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散住在波罗的海沿岸至英法海岸的马格尔莫斯居民,他们用建筑房屋,制造独木舟弓箭,一方面从湖泊沼泽、森林中获得食物,另一方面又以独木舟、鱼叉、鱼钩、渔网为工具,捕鱼捉蟹。同时,他们还不同程度地饲养家畜,种植谷物。因此,沿海滨建立了许多这样的居住地,虽然住处范围不大,但三五错落成群,被称为马格尔莫斯文化。随着野蛮时代的到来,人类先后在美洲、欧洲、西亚、东亚等地区,以动物的驯养、繁殖和农作物的种植为标志,开始了一次畜牧业和农业的革命,村落文化的形成正是这次革命的结果。中国6000年以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公社就是大型固定的农业村落,村落由居住区、制陶场和墓葬区三部分构成。

村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由季度性定居向永久性定居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反映了人类从游牧狩猎生活到畜牧、农业生活的转变。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把一些氏族团体或部落集团在一定季节里聚拢到一个共同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一系列的营地。人类对定居地的选择同时也是人类对农业社会居住地的要求。这些选择的依据和条件表明,自然环境符合农耕文明的生产和生活的要求。按照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人类本身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自然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影响着人类,并且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村落文化。例如,在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的圆顶小屋能有效地保存热量并能抗狂风等自然力;干旱地区游牧民族帐篷,北欧寒冷多雪地区的哥特式建筑,美国龙卷风地带的半穴居房屋,适合热带雨林气候的干栏式建筑,中东地区的居民为克服高温将顶板都建得很高的住房,南太平洋住家的设计充分利用常有的微风,等等,都是因地制宜,为适应环境、气候特点而建造的。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质,自然环境对村落建设的影响十分显著。因各地降水量的大小影响到房屋的建筑形式。一般情况,降雨多的地区,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在干旱地区,采用小坡度屋顶建筑,并利用屋顶曝晒粮食。再如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完全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直接相关。山区建筑往往依山就势,傍山而筑,高矮参差,错落有致,形成立体建筑景观。房屋多就地取材,用石料砌墙,建筑门楼,甚至用板岩铺设屋顶。植被同样影响到村落建筑材料的选取,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多建窑洞草原地区主要用草(小叶樟)做房屋顶铺盖材料。林区多用树木捆扎,建造叫作“马架子”的建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居民多用竹木作为建筑材料,傣家竹楼成为云南旅游空间中特殊的景观,等等。这些房屋都是利用不同自然资源建成的,显示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质。

在村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村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和支配。为了利于生存,人口的分布主要聚集在肥沃的江河流域的河谷、平原、三角洲,或群山环抱的盆地,或沿海岸的海湾地带。虽然,这种定居的选择仍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力,但它较之人类最初的巢居洞宿,表现出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支配。人类利用自然规律,通过劳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个村落文化,获得了一代又一代人延续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人类不再仅仅是适应自然环境去生存,而是利用自然条件创造自己的文化环境。

在选定了可耕种的土地之后,人们就会在所耕种的土地附近寻找居住地。从住家到耕种的土地之间距离称为耕作半径,耕作半径决定着农民居住地的选择与其耕种的土地之间的关系。在以传统耕作方式生产的农业社会里,耕作半径越小,就越是有利于增加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除土地以外的其他自然环境条件,如水源、能源、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也是村落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村落文化的一般特征(www.xing528.com)

村落聚集地的规模大小与人口数量和密度、发展历史、交通等有关。每个村落人数从几十人到几千人不等,大多数村落的功能比较简单,其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居住。历史发展过程中,较大的村落会出现集市贸易。伴随着市场发展的是出现手工业,以后则是出现行政管理中心、文化中心。随着村落发展规模越大,功能则越多,内部逐渐出现地域功能区的划分。村落分布总体上看比较分散,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区域的经营特征,还决定着不同地区村落的不同功能与特色,如农业村落以从事农耕作业为主,兼营动植物饲养和其他农副业。这样的村落多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牧业村落原包括固定的、半固定的、流动的三种村落类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牧业村落转变为以固定村落为主。与农业村落相比较,牧业村落活动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渔业村落包括内河、湖和沿海渔业村落两种类型。现在的渔业村落以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养殖为主,渔村的居民点布局包括水上和陆地两部分,但以陆地居民点为主。以林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以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要经济活动。这类村庄多位于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村落布局受自然环境严格限制而呈现村落布局景观。

总体而言,村落文化是以农耕经济的出现为主要特征的。农耕经济以农作物的种植为基本特征。农耕经济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食物,而且它较之渔猎生活更加有规律。农耕是原始劳动力与土地结合的中介,即人与自然的契合的中间变量。农作物的种植给村落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村落中的邻里关系、家族制度、社会组织等都是在农业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的定居生活给血缘家族关系的维持创造了条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村落的社会组织形式及生产劳动制度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多样。村落一般要素结构见图4-3。

图4-3 村落一般要素结构

(资料来源:孙玉芳.中国传统村落普查审定文化行为解读[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271-274.)

村落中人们的风俗、道德宗教等观念文化,主要受农耕经济的影响而产生并保存。在古代原始村落中,人们基本上是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各种季节性风俗活动,大多和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对于自然环境中的土地,河流、雨量、气候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出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此外,山林水泽的利用、家畜的饲养、手工业的发展等,都是村落文化生态不可缺少的相关变量。这些生态因素交互作用、交互影响,构成村落文化完整的系统。各地的村落文化除农业文明带来的共性外,均有自己独特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所造就的特殊个性。

现代旅游进入后,村落文化形成了村落景观,建构了旅游空间,部分发展旅游的村落具有了新的功能。村落文化成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者通过不同区域里的村落可体验到农耕文明共性中各自地理、民族、历史的个性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