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旅游文化的全新发展:《旅游文化教程》直击成果

中国现代旅游文化的全新发展:《旅游文化教程》直击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中国旅游文化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中国现代旅游实现了从奢侈品向大众化、经常性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外事性行业到民生产业的转变,从单一产业到综合现代产业的转变,以及旅游行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转变。因此中国现代旅游文化也形成了以大众旅游文化为主,多种旅游文化并存的形态。2018年3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中国的旅游文化迎来全新的发展时代。

中国现代旅游文化的全新发展:《旅游文化教程》直击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中国旅游文化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城市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深入,亿万劳动者成了国家主人,爆发出巨大的生活热情和劳动积极性,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有所增长。碍于当时社会生产率低,社会可供物质资源匮乏,郊游和各类游园娱乐成为短途旅行游览的首选形式和主要内容。

1954年4月21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新中国开始有了专门的国际旅游业的机构,属于“政企合一”的长期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机构,承担一切外宾、外国旅游团在中国的访问和旅行中的生活接待工作,并与各国旅行社进行业务联系,承办国际联运业务。1964年,周恩来总理成功访问亚、非、欧14国,中法建交、中巴通航,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旅游事业进入一个新时期。1965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接待外国团体游客12877人次,零星委托客人8358人次,共21235人次,是建社以来接待人数最多的一年。1957年4月22日,华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主要承担组织华侨、港澳同胞自费回国观光、旅游、探亲的重要任务。1956—1965年,华侨旅行服务社共接待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20万人次,港澳同胞100万人次。1972年,中日建交,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日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来华旅行者急剧增加。1973年,接待外国宾客27750人次,创汇越过150万美元。1974年建立中国旅行社,与华侨旅行社合署办公,接待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业务又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78—2005年,入境人数从180.92万人增至1.2亿人,增长65.33倍;外汇收入从263万美元增至292亿美元,增长了11101.66倍。中国旅游的接待能力也与国际接轨,从1992年起,全面进行星级评定与管理。1999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调休,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被誉为“旅游黄金周”以及2008年起公休假制度的实行,中国旅游迎来了全面的大众旅游时代。中国现代旅游实现了从奢侈品向大众化、经常性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外事性行业到民生产业的转变,从单一产业到综合现代产业的转变,以及旅游行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转变。因此中国现代旅游文化也形成了以大众旅游文化为主,多种旅游文化并存的形态。如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本(Graburn)在为麦克康纳(Dean MacCannell)所著《旅游者:休闲者新论》序言中所言:“中国的大规模的群众旅游中已经出现了类型化现象:个性化旅游、豪华旅游、探险旅游以及近期升温的生态旅游等,都反映出财富积累和社会价值在过去25年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差异。概言之,中国已经进入一种‘旅行文化’的时代。”

实际上,现代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城市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科学、民主化程度,这些现代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旅游文化内涵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工薪群体成为旅游的主体;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领略风光、开阔眼界,而且赋予了观光休闲、体验文化等更多内容。

2018年3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全域旅游概念内涵,立足“全”与“域”的深刻理解,实现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管理域和社会域等领域的完善与完备。加快旅游综合改革创新,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拉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投资,强化旅游要素保障、推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升级版目的地,推进“旅游+”“+旅游”,构建大产业服务体系。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说明、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其中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组成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始深度融合。2019年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5.05万个,从业人员516.14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单位66775个;从业人员69.49万人。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中国的旅游文化迎来全新的发展时代。

案例分析

如何让沉寂的两汉文化“活”起来?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位于江苏北部的徐州,曾是刘邦故里、项羽故都,留下了闻名中外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自带两汉文化发祥地光环的徐州,如何保护、传承、弘扬两汉文化?徐州近期开门迎客,举办首届汉文化论坛,诚邀一众学者前来出谋划策。

“我们的文化遗产得不到呵护前是蓬头垢面的,只有保护好它们,面对公众时才会光彩照人。”被称为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在首届汉文化论坛上带着《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演讲题目,第一个向与会者分享“如何兼顾保护和开放,让两汉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进公众视野。”

单霁翔说,以前故宫的库房堆放着大量文物、木料,从未对外开放,包括与汉文化有关的文物都在库房里面沉睡多年。执掌故宫博物院后,他花了数年时间清理腾空这些库房,“很多汉兵马俑当时就在冰冷的台阶下,先修复好再把它们神采奕奕地陈列出来”。

挖掘了大量两汉文化遗产的徐州,同样面临着“养在深闺无人识”这一问题。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信立祥认为,目前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无论展示内容还是展陈手段,在全国同级博物馆当中堪当前列,但遗址博物馆展览却不尽如人意。

“如果国外同行问我们两汉诸侯王陵整体特征是什么?我们回答不上来。”信立祥说,按照汉代礼制和其他地方遗址考古的发现,汉代诸侯王陵规模应十分庞大,而前期徐州汉墓考古侧重发掘主体,陵园整体挖掘不够,导致不论是学者还是游客对一些文化遗迹难窥全貌。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被誉为“汉代三绝”,是汉文化的三大标志性符号。据最新考古资料,徐州已勘查汉墓近3000座,发掘西汉楚王(后)墓8处19座、东汉彭城(下邳)王(后)墓2处5座。狮子山楚王陵发现了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兵马俑。作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图景的第一手资料,汉画像石在徐州已有140多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徐州现存汉画像石2500余块,是国内收藏汉画像石最多的城市。

而在今天的文旅大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将分散在多个县区的两汉文化遗产“串珠成链”?“在杭州宋城景区随处可见‘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旅游标语,徐州不妨借鉴,刷新文旅名片辨识度。”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徐卫民说。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卢小慧看来,徐州可尝试打造5A级汉文化大景区,以九里山为龙头,以狮子山、龟山、北洞山、东洞山、驮蓝山以及丰、沛二县为两翼的全域旅游景区。“徐州汉文化有五大特点:不屈不折的斗争精神,重义质朴的性格特征,善用智谋的策士风范,健康长寿养生理念,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对于如何进一步弘扬徐州汉文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书录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当地可打造体现“楚韵汉风、南秀北雄”与现代化交相辉映的大都市文化圈。(www.xing528.com)

徐州是京杭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河段至今运输繁忙,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难得有一个城市将一个朝代的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结合在一块。”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表示,大运河文化与汉文化有诸多共性,它们都有着丰富的遗存,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扎根于人民生活,一直活到现在,还将奔向未来。徐州应该发挥两种文化交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文旅融合跃步升级,擦亮金字招牌。

“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大力保护、传承、弘扬两汉文化精髓,徐州责无旁贷。”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其谱说,近年来,徐州以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舞动汉风”品牌工程为引领,不断推动汉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孕育了“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人文特质,生动展现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时代风采。未来,徐州将力争让昔日兵家必争之地,成为诸多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资料来源2020年10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如何让沉寂的两汉文化活起来?”

【案例提示】

1.两汉文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其作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是什么?

2.徐州成为两汉文化代表地的可能性是什么?

3.在当下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旅游可以如何助推对徐州文化的发展?

本章小结

旅游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的一部分,与中华文化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本章主要梳理了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史,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旅”“游”以及“旅游”连用之后的意涵。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先秦时期“旅游”已经作为词组出现,东汉时期“旅”“游”作为两个词,已经具有今天“旅游”的意涵,并已经出现“游客”一词。魏晋时期“旅游”的用法已经成熟。第二节主要概述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发展历史,分别是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滥觞时期、勃兴时期、自觉时期、隆盛时期、全面发展时期。第三节主要概述了中国旅游文化的近代转型与现代的全新发展。

重要概念

比德说:“比德说”是清人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首先明确提出,意为自然物的性质特征与人的品格道德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爱赏与赞美,归因于自然物的某些特征能够比拟、象征人的某种美德;自然物之所以美,是因其某些属性特征“似有德者”,如孔子提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畅神说:产生于道家哲学之上的一种自然审美观。它是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出发点,在摆脱功利杂念的状态下,以超然的心境去观赏自然风物的审美原则。在审美观照中,主体与自然的内在交融,在自然与艺术中怡悦情性,展畅精神,由此而获得精神的审美享受。

全域旅游: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