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游”字曾被赋予许多含义。“游”字是取用脚走之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意涵与农业有关。《管子·中匡篇》:“司马问管子:‘先王之游,……何谓也?’管子曰:‘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不本者”意指没有种子的农户。此句意为古代天子春天到全国各地巡视,发现农户穷困得连种子都没有的,便由朝廷提供。诸侯也一样,应该在自己封地范围内访贫问苦。“游”也叫“夕”或“豫”。“夕”或“豫”的含义是“秋出补人之不足”和“秋省实而助不给”。即秋天帝王、诸侯巡视境内,发现谁家歉收,便根据灾情轻重,补充粮食,免致饥馑。《管子·戒篇》对“游夕之业”评价极高,认为“先王有游夕之业,宝法也”。
“游”也有流动的意涵。《说文解字》释曰:“游,旌旗之流也。”《诗·秦风·小戎》有“游环胁驱,阴翱鎏续”。“游环”,即用皮革制的靶环,在当中两匹马的背上,套着两旁骖马的幅绳,能随时移动。
《广雅·释诂》有“游,戏也”。《吕氏春秋集释·贵直论》注云:“游,乐也。”“游”在此是娱乐的意思。此外,游玩在古代也称“敖”。《说文解字》“敖,出游也。从出从放。”指“敖”字由“放”字与“出”字合成。《管子·小问》:“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金廷桂解释说:“放春,当春而游放也。”除了齐国春游叫“放春”外,《楚辞》中可以看到楚国的春游叫“发春”。汉代的“行春”“班春”,都是春游的意思。《礼记·学记》上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所谓藏、修、息、游,就是要学生将学习(“藏”“修”)与游乐休息(“息”“游”)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快乐,从而敬业乐群,最后便能达到信道不移的目的。汉人注解《学记》中的这几句话说:“谓闲暇无事于之游。”很显然,这种“游”成了读书人健康身心的措施,“放春”的性质是娱乐身心,以享受明媚的春光为目的。其实这种以娱乐身心为目的的旅游,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已提倡过,《论语·述而》中规劝弟子们“游于艺”。《正字通》解释这个“游”字道:“游,自适也。”《论语集注》解释这个“游”字说:“游者,玩物适情之谓。”
此外,游猎可称之为“游”,《战国策》说楚王狩猎,“乐矣,今日之游也”;游览也可称之为“游”,《庄子·秋水》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观鱼之乐;游学、游说等也可称之为“游”,《礼记·少牢》又说“游于说”。尽管是不同的“游”的行为,但本身都蕴涵了适意而行、顺其自然的意义。(www.xing528.com)
以声色娱乐为目的的行为,称为“游冶”,也称“冶游”,见《福慧全书·庶政部·禁妇女烧香》:“后世风俗不古,妇女好为游冶。”天子出游叫“游幸”,如《旧唐书·杨贵妃传》:“妃每从游幸,乘马则力士授辔策。”士子在异乡做官,称为“游宦”。如《汉书·地理志下》:“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古代狩猎活动被称作“游田”,《尚书·伊训》上有“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田”。《潜夫论·潜叹》:“文王游田,遇姜尚于渭滨。”在古代,旅行讲演被称为“游讲”,如《北史·熊安生传》:“安生在山东时,岁岁游讲,从之者倾郡县。”以求法传教为目的的僧侣旅游,称为“游方”,也叫“游行”。前者如贾岛《送灵隐上人》诗:“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后者如《法华经·信解品》:“渐渐游行,遇向本国。”
通过上述记述,我们不难看出“游”字的意蕴从实用向审美进化的轨迹。“游”字最初与农业、政事关系密切,并且只有帝王才有“游”。后来“春游”出现了,一般官吏与民众也可参加。特别是官学下移,大批知识分子也开始步入旅游队伍中来,娱乐旅游取代了实用旅游。旅游者也由王公贵族变成了包括商人、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有闲暇、有金钱、有游兴的人们。其间的风气转移真实地说明了旅游的定义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者说,不同时代关于旅游的定义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