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文化理解全球文化差异的理解

中国古代文化理解全球文化差异的理解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理解文化的概念极为广泛,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文化的理解也各有差异。阿诺德的定义中,文化被虚化,成为精神的追求。1881年发表的《人类学》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和理论的基础。至今,文化的概念还在不断地增加。(三)“广义”与“狭义”的文化尽管全世界对于文化的定义未能统一,但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实际上,对文化的理解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化理解全球文化差异的理解

(一)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的概念极为广泛,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文化的理解也各有差异。中国古代甲骨文与金文中的“文”字象形人身上的文身。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既指纹理、文字、文章、文采,也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文”引申为“花纹”“纹理”。《周易·坤卦》中“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意为“文”不仅是衣服上美好的纹饰,也是内在精神的反映,因此才能称为吉祥。后来将“文”引申为道德的象征。如《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制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甲骨文中的“化”字为一正一反两人相对,其意为转化、变化。中国古代典籍中,“化”表示变化,如战国时期的《墨经》中说:“化,征易也”,还有“化生”“化育”的意涵;《周易·咸卦·彖传》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管子·心术上》谓“化育万物谓之德”;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化,教行也”。因此,“化”还表示教化。《周易·贲卦·彖传》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指礼义规范。北宋程颐解释说:“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贲卦”说的是文饰之道,对人的质朴加以文饰,使之有礼有义。“文质彬彬”即人文的表现。以人文教化民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含义;对人的教育是渐进的过程,人受到影响后会不知不觉地发生改变,此即教化。《文心雕龙·时序》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喻义文章的变化受到时代的感染,不同文体的兴衰和时代的兴衰有关,引申来看实际是指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区别。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各种类型的文化。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在文化运动规律的作用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不同的文化,产生了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二)西方对“文化”的理解

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为“对土地的耕作及动植物的培养”,在15世纪后引申为“宗教崇拜”“培养”“教养”等含义。西方所指的“文化”一直保留生产生活中“个人教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使用中又有差异,如英语、法语中的“文化”更贴近“文明”,指人的行为、举止、交际、衣着等“有教养”。德语中,除了“教养”之外,还指已存在的文化产品。19世纪英国的学者阿诺德(Arnold)和泰勒(Tylor)基本奠定了“文化”一词的现代用法。1969年,阿诺德提出“文化”应该是对完美的探究和追寻,而美与智,或曰美好与光明,就是文化所追寻的完美之主要品格。阿诺德的定义中,文化被虚化,成为精神的追求。泰勒给文化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可以看到泰勒将文化实用泛化,包含了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

知识链接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年)英国近代诗人、教育家,评论家。主张诗要反映时代的要求,写过大量文学、教育、社会问题随笔,抨击英国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地方主义、庸俗风气功利主义。184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迷途浪子》(The Strayed Reveller)。其批评论著有《评论集》(1865)、《文化与无政府》(1869)、《文学与教条》(1873)等。

爱德华·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年),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给“文化”下过两次定义,在1870年《原始文化》中对“文化”作出影响最为深远的定义之前,泰勒在《人类早期历史与文化发展之研究》(1865)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代表著作有《阿瓦纳克人——古代和现代的墨西哥和墨西哥人》(1861)、《人类古代史和文明发展的研究》(1865)、《原始文化》(1871)等。1881年发表的《人类学》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和理论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Kroeber)和克拉克洪(Kluckhohn)统计,1871年到1951年文化的定义有164条,这些定义被分成了七类:描述性的(Descriptive)、历史性的(Historical)、规范性的(Normative)、心理学的(Psychological)、结构性的(Structural)、发生的(Genetic)以及不完整的定义(Incomplete Definitions)。至今,文化的概念还在不断地增加。法国1971年出版的《迈尔百科辞典》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道德能力及天赋的培养,亦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财富。”1973年出版的《美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群体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人群可以观察的具有特色、表示部落社会特征的特征群。”1974年出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作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或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三)“广义”与“狭义”的文化

尽管全世界对于文化的定义未能统一,但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化”概念,被认为是19世纪末从日本转译而来,也受到苏联“文化”定义的影响。1971年《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实际上,对文化的理解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内涵。《辞海》中定义:“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又泛指一般知识。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社会学简明辞典》指出:“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精神财富的总和。”(www.xing528.com)

实际上,广义的“文化”本质上是人类作为社会主体在处理社会与自然及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体表现。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社会意识形态等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与旅游相关的文化需要我们从广义上进行理解。

知识活页

泰山

自然山体本身并非文化。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泰山(见图1-1)被认为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内涵。早在40万年前,泰山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至今多处有古人类活动遗存。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历史上,泰山因其巍峨挺拔而倍受历代帝王推崇:先秦时期,共有72位帝王登封泰山;秦至明清,共计有12位皇帝30余次或亲临封禅,或遣官告祭,登上泰山成了权力的象征。泰山一直是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胜地,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如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实物资料。

图1-1 泰山唐摩崖

(资料来源:中国泰山风景名胜区官方网站,网址http://mount-tail.com.cn/index.shtml)

资料来源根据新华社《泰山:“五岳之首”承载华夏至尊》整理。网址www.gov.cn/test/2006-03/31/content_241157.htm.

首先,文化是人的创造,其存在与发展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息息相关,是“人化”的一种现象;其次,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为社会普遍共有;再次,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产物,体现于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中,具有物质(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或非物质(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社会组织等)的形式。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指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冯天瑜进而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将作为整体的文化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社会意识)四个层次。物质文化,或称物态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规范。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特别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也就是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面。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面貌。社会意识形态则是指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社会意识。文化的详细分类如下。

(1)基础资料;(2)历史及文化接触;(3)文化整体之情形;(4)语言;(5)传播;(6)利用资源的活动;(7)技术;(8)资本;(9)住房;(10)食物;(11)饮料及嗜好品;(12)衣服、装饰品;(13)生活之日常过程;(14)劳动;(15)分工;(16)交换;(17)财政;(18)运输;(19)旅行;(20)娱乐;(21)艺术;(22)数和计量;(23)继承和学习;(24)对自然的反应;(25)宗教;(26)伦理;(27)财产和契约;(28)社会阶层;(29)家族;(30)亲族;(31)血缘和地缘集团;(32)政治组织;(33)法律和社会制度;(34)集团的抗争;(35)战争与和平;(36)关于身体的概念;(37)性;(38)生殖;(39)幼儿;(40)儿童;(41)青年;(42)结婚;(43)成年;(44)老年;(45)疾病;(46)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