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潜在宁波六塘古韵中的贡献

吴潜在宁波六塘古韵中的贡献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魏岘编写《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时还未有洪水湾塘,这是吴潜的功绩,也证明其是四明水利事业的功臣。新中国成立后,洪水湾仍然有吸淡和闸的双重功用。目前该闸尚存槽柱四根。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吴潜,在其任内兴修水利,重视农业,亲力亲为,大有功于宁波。

吴潜在宁波六塘古韵中的贡献

吴潜以制置使身份来明州担任明州军州事(即一把手),由于种种原因,他来宁波之前与离开宁波后曾两度担任丞相。他在治水方面给整个明州留下了许多杰作。本书其他章节讲到过的暂且不说,单就有关它山堰配套工程的功效而言,后人评价他有如再造了一个它山堰。不说不知道,要说的恰是它山堰下游约500米处的洪水湾塘。

早在吴潜来宁波前就已刊刻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曾这样记述“洪水湾”,大体的意思是:距堰半里,沙港之南,地名叫古城,有小港,再南为鄞江。沙港当时淤积,听年纪大的相传这里曾筑拦水的堰,近缘屡经洪水,江流冲入,渐与港通。恐日后为江水冲开,宜筑堤岸。

南宋末,这处小港其实也已淤塞,因为听说过去有小碶闸与之与鄞江相通。说明南塘河在这里是因大水口造成夹沙冲入的泥沙堆积如山而水无法畅通,佐证唐朝建它山堰时,南塘河的走向就以小溪港(古港)流经仲夏堰出惠明桥。《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是中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中的首部专志,作者魏岘是“家距堰不数里”的当地人,曾在宁宗、理宗时出任过地方官,且于嘉定十四年(1221)做福建路市舶官时编写过《四明重建乌金堨记》。其后来因官场上发生了一桩事于1224年被罢官,在闲居十余年中因“州家尝属以任修堨、淘沙、造闸之责”,并写成《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狗颈塘内河全貌

《鄞县通志》载,旧时曾于此置碶,宋淳祐三年(1243)秋在此筑堤,堤高二丈,阔一丈二尺,长十二丈,耗工372工,花钱87贯290文。宝祐四年(1256)九月,制置使吴潜就其地置三坝,一濒江、一濒河、一介其中,后中、外二坝垫于江中,只存濒河一坝,称为“洪水湾塘”。

可见,魏岘编写《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时还未有洪水湾塘,这是吴潜的功绩,也证明其是四明水利事业的功臣。他置三坝,发挥了它山堰蓄淡阻咸泄洪的第二次功效。建了这三道坝,从这里直接打通向东至惠明桥直入南塘河近道,解决了上游汛期洪流冲入受阻、排洪困难与旱季利用淡水资源的矛盾,利用小溪港走仲夏堰的老水系再在惠明桥外开凿直接进入城中的南塘河,是继王县令之后,吴知府又一完美的杰作之功。

由于宋朝以后的建筑业不断兴起,山木、山体自然利用于居住等所需的建筑业,才促成水土流失的增多,才让百姓和官方对造成淤塞而感到头痛。魏岘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在北山下古港中写道:“它山堰上,大溪之北,绵延皆山。山下有古港,西自钟家潭大溪分派而来,延袤二三百丈,未至沙港百余丈,其流中断。水稍长,则越过平地,径入沙港近下石道头,水平则止。水之所道,迤逦低洼,港沥分明。古老相传云,侯(指王县令,因其后来被封侯)之造堰,先作坝截溪水,令干,然后用工。故自钟家潭引大溪之水,循山之东,属于沙港。堰成去坝,遂为二派:一派径从堰上入大江,一派则钟家潭之港也。”说明流经北山沿,并在此因阻沙不能东行。所以说,“今虽断流,港沥俨然,若能开浚此港,径取大溪之水东入沙港,一则水势径顺,入溪必多;二则洪水泛涨之时,水与湍沙顺流俱东,不被横戛入港。姑存所闻,以俟来者。”

图中左侧为淹入水中的塘堤

由此,更能说明此前之淡水不能直接东流,只是洪水泛涨才过沙而东,并亦有所思“若能开浚此港,径取大溪之水”,而几年后,这一问题也在吴潜任上得到彻底解决。

洪水湾塘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咸丰七年(1857)、民国十三年(1924)几次重修增筑。旧塘长105.6米,1924年重修后长达320米,高4.16米,为一条坚固石塘。新中国成立后,洪水湾仍然有吸淡和碶闸的双重功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官塘被拆、上下游设障等原因,此塘于1988年在其东侧段改塘为闸,建成洪水湾排洪闸,以提高排洪能力。现仅存西侧石塘遗迹约180余米,均由条石砌筑,上覆石板而成。

还有一位郡守陈恺创建了回沙闸。闸位于它山堰西北150米处。始建于宋代。目前该闸尚存槽柱四根。西首第二根镌有“测水尺”三字,为控制水位标尺。第三柱镌有“回沙闸”三字,四根石柱高2.63—2.83米,石柱断面尺寸为0.5—0.52米,闸门槽深0.11米,成正方形。闸中孔宽3.57米,边孔各宽3.02米。宋淳祐二年(1242),郡守陈恺,因上游水土流失,塘河淤积,于此建三孔回沙闸,阻沙入港,使当地免受淤塞之患,方便掏沙清沙。回沙闸亦是它山堰水利设施的组成部分之一,自增设以来,与堰一起发挥着引泄、滞蓄和阻沙的作用。

明朝时,回沙闸下游建造了一座石砌的塘堤,因由官方所造,所以被称作“官池塘”。它刚好位于回沙闸与洪水湾之间,而略近洪水湾,是一处角尺形石塘,也被称为“官池墩”。墩上可行人,至南岸约80米。墩宽3.5米,用条石砌筑,两侧之水清澈见底。其西为光溪桥,因墩阻水路,所以古代船只由桥下进出。拱桥高与高桥媲美,孔径约8米,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桥与墩连接成南北通道,洪水可漫塘(墩)而过。

官池塘的设计有四大作用:其一,提高排洪期水位,增强它山堰出水能力;其二,阻沙入港,以免淤塞南塘河、小溪港;其三,主流迫向西岸,利于小溪港引水于北;其四,沟通南北交通并有利拱桥船只通行。正是这些它山堰的配套工程,使内河水渐渐地变废为宝

郑郎堰:即郑郎坝、澄浪堰,位于南塘河的东端,仍是宋时吴潜的大手笔。郑郎桥下这处水利工程,历史上俗称“郑十八郎堰”、郑家堰,其长9.6米,阔5.44米,以前可以通舟楫,兼有阻咸蓄淡的作用。宋开庆元年(1259),判府吴潜重建后,更为方便畅通,今可见部分遗迹。1971年,宁波市航运公司在堰上设电动升船机,现为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点。(www.xing528.com)

《四明谈助》载,郑郎堰,“南门外三里。《至正续志》作‘郑十八郎堰’,与隔江道士堰相对。凡西乡舟过江东者,必经此二堰。”它对于旧时贯通宁波东、西乡航运,加强隔江两地交往有非凡意义。

官池塘下游的洪水湾吸淡闸

回沙石

吴潜修堰时,现宁波叫庆元府。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吴潜,在其任内兴修水利,重视农业,亲力亲为,大有功于宁波。无论是对它山堰及配套工程的修缮,兴建洪水湾,还是修筑城西后塘河(后称“吴公塘”)、大西坝、月湖水则碑,以及通贯镇海境内22公里的中大河并与杭甬运河相接等,都是泽被后世的伟绩。

关于澄浪堰,还有一个凄婉的传说。

郑郎(澄浪)堰

吴潜到任后,发现鄞西一派良田,却常为咸潮所侵。大片农田被淹,影响农业生产,百姓生活艰难,遂修起所有碶闸堰坝塘。但在南塘河的末端与奉化江交汇处,吴潜却为修造阻咸蓄淡的堰坝犯愁。这里的故事又与它山堰十兄弟热血打桩相似,也说筑堰打桩时因江流湍急,难以打下一桩,这使吴潜一筹莫展。高人献策:“若要定基,需用热血打桩。”吴潜出榜重募舍命之士。时南门外有位叫郑十八郎的年轻人,为人忠厚仗义,深知海潮泛滥之苦,毅然揭榜,谢绝重金,慷慨赴义,用生命的代价顺利打下了第一根堰桩,其实是反映了宁波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气和精神。当然也有海曙区章水镇樟村郑家人有18位郑姓山民来此经营车坝而得名的传说。堰坝筑成后,鄞西一带再也未遭咸潮侵袭,百姓因此安居乐业。人们感念这位舍生赴义的年轻人,就将此堰定名为“郑郎堰”。《鄞县通志》记载:“郑郎坝旧称郑郎堰,俗称‘郑十八郎堰’。”因而经营车坝亦在情理之中,又如现代版本的初造高速公路也有私人所建之意。

澄浪堰电动升船机

澄浪堰南岸奉化江畔

整修后的水则碑亭

澄浪堰可以推测为水质状况有所改善后而产生的环保性质的名称。该堰最初于唐时应该为土堰,吴潜时改为石堰,但一直来“水溢则启、水涸则闭,使涝有所泄、旱有所潴,阻咸蓄淡”的功能应该由此起。唐时应该起着过舟车坝的作用,因为南宋初的史氏大家族早在东钱湖采用了西乡的梅园石为自己造墓前石刻,该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当时他们所用石料等亦应由此过坝。也和大西坝一样,澄浪堰等纳入运河范畴都应是吴潜以后的事了。那些给舟楫交通带来方便的人力磨坝、人畜力绞车坝,以及在堰坝上涂上江泥以便舟楫翻越的方法,都是后来的实践中发明与改进的,为发展宁波内河航运业奠定了基础。1959年把堰改建成过航坝,并改名为“澄浪堰”。

20世纪70年代初,又对澄浪堰进行了改造,设电动升船机。有了电闸,车坝就更加轻松。21世纪初,堰东边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堰坝,用条石砌成,堰坝上有闸门,上部改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且装有轨道,古堰就逐渐为乱石和水泥所覆盖,堰坝所在处的水道也被堵塞,古堰的功能彻底丧失。堰的西侧,于民国时所建的桥梁上刻有桥额“澄浪桥”三字,系隶书,由清末民初甬上著名书法家古林人张琴所书,并有“共和纪元二十一年十月”小楷字。共和纪元二十一年,即1932年。《鄞县通志》称:“1932年,堰坝一侧造桥,为避俗而名‘澄浪桥’。”那块“郑郎桥”老额栏板建成新桥时还在,今已不见。2010年10月起,有关部门花了三个月时间对古堰遗址进行了整修,拆除了澄浪堰水道上的阻水设施,将水道拓宽至10米左右。经修复,那些被覆盖的过航坝部分导轨得以重见天日。过江闸门也被移到岸边的土地庙前,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图片左下角为奉化江入澄浪堰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