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公祠
位于市城北。史公祠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地处梅花岭畔,是明末抗清将领史可法的纪念地。史可法(1601—1645年)明代河南祥符人(今开封),崇祯时进士,初任西安府推官,后为明代大学士兼兵部尚书。1644年,清兵进入北京,史可法保南京福王来由崧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春,固守扬州,抵抗清军南下,拒绝诱降,坚守孤城。清军破扬州城,史可法自杀未死,为清兵所执,不屈被杀。史可法殉难前曾有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由于清兵在扬州屠杀时间较长,又时逢盛夏,无法辨认史可法遗骸。后人为他在这里筑了衣冠墓,以作纪念。墓前享堂为史可法文物资料陈列圭,里面挂有“气壮山河”巨匾。史公祠内现收藏了从春秋到明清扬州出土的文物和字画。
位于市城北,近邻史公祠,为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首。天宁寺原是晋太傅谢安别墅,后建谢司空寺。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年)尼泊尔名僧佛驼跋陀螺在此译华严经。唐证圣元年(695年)建延圣寺,北宋政和年间改今名,后毁,明洪武年间重建。清康熙帝六次南巡,均驻跸寺内。乾隆曾颁赐天宁寺为“江淮诸寺之冠”,并在寺内兴建行宫、御花园和寺前御码头。御花园内建有大观堂、文汇阁,内藏《古今图书集成》一书。曹雪芹祖父曹寅兼任两淮巡盐御使期间,曾受钦命于寺内设立书局,主持刊刻《全唐诗》和纂修《佩文韵府》。清初大画家石涛以及“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衣等均客居过天宁寺僧舍。现天宁寺为扬州博物馆所在地,馆内收藏扬州出土的文物、字画。
唐代石塔
位于扬州市城西面的石塔路。原名应为古木兰院石塔,又名石塔寺石塔。唐开成三年(838年)得古佛舍利,建石塔藏之。塔原在西门外惠照寺内,南宋嘉熙年间移建于古木兰院内。1949年后,古木兰院因道路拓宽而拆除,石塔移至这里。石塔为5层6角,全部石建。现塔上除少数佛像外,大部分为清代重修。塔基为须弥座,座上石栏板上刻有龙、凤、牛、马等图案,望柱上刻如意形花纹,生动古朴。塔身由下向上逐层收小。1.3.5层南北两面各有拱形门洞一个,其他各层均唐代白石塔嵌小佛像。塔顶为6角攒尖式,上为仰覆莲座和葫芦形塔刹,造型庄严凝重。
位于位河路和石塔路交叉的广场中心。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现存的建筑是清末遗物。文昌阁分三层,阁檐皆圆形,上盖筒瓦,与北京天坛很相似。每层楼四周都有古色古香的木格窗子。底层东南西北部有拱形门,可自由出入。过去的文昌阁上悬有一方“邗上文枢”的匾额,供奉梓潼帝君。据传说,这位帝君原姓张,名亚子,晋时四川人,死后被玉帝封为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命,他掌管天上的文昌府和人间禄籍(科举等事)。此后各朝代都在京师建祠奉祀他,各地学校,也有为他建祠的。因此,文昌阁成了古时文人追求功名利禄而顶礼膜拜的地方。
仙鹤寺
位于城内汶河路。仙鹤寺系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创建。明代洪武年间重建。全寺按伊斯兰教规定形式,而礼拜殿则是中国传统式的殿堂。其所以称为仙鹤寺,系普哈丁接鹤形来布局建筑。由寺门而入经过狭长的甬道达大殿,此谓鹤颈;大殿系鹤身;南北两厅谓之鹤翅;大殿两侧的两株古拍谓之鹤足;寺内南北对称的两口水井谓之鹤目。大殿内建有八角亭,内藏《可兰经》。扬州仙鹤寺是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自古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它与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广州怀圣寺同为我国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名寺。
普哈丁墓园
普哈丁墓园位于解放桥南,扬州古运河东岸回回堂内。初建干南宋末年,是一组阿拉伯式的建筑。
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就有不少阿拉伯商人和伊斯兰教传教士,经陆路或海路来到扬州。普哈丁就是其中之一。据记载,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治人穆罕默德的十六世裔孙。南宋末年来扬州传教,参与建造扬州的伊斯兰教教堂仙鹤寺。后往山东各地游历,于1275年从济南返回扬州途中病逝在船上。临终时他要求将遗体葬在扬州官河东岸的高岗上,就是现在的墓园所在地。墓亭为阿拉伯式建筑,有五级矩形青石墓顶,四周刻有《可兰经》。外壁门上嵌清雍正年间“西域普哈丁先贤之墓”石刻。在墓院入口通道内,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所立普哈丁传记的石砷。墓园中除普哈丁的墓亭,还有几座由宋代至明代在中国去世的其他阿拉伯人的墓葬,保存了中国元代以来遗留下来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碑铭,是研究中阿友好关系的珍贵史料。
文峰塔
位于扬州市南门外古运河东岸。建于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文峰塔是扬州古时水路、陆路出入的标记。该塔为仿楼阁式的砖木混合结构,平面作八角形,高七层,底层外檐特长,给人以稳重、坚实之感。登塔顶可近览扬州全景,远观江南风光。相传唐代鉴真和尚就是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的。
旌忠寺
位于旧城仁丰里。南宋咸淳年间兴建。初为寂照院,后赐名旌忠,祀忠武王岳飞于内。元至元年间建大殿,明景泰元年(1450年)、清康熙三年(1664年)均有增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厅五楹。民国时文选楼将记,住持僧法权募资重建。大殿梁架系楠木制成,极为珍贵。楼内藏清代重要佛教经典《大藏经》5千余卷。
西方寺
在城北驼岭巷内。据《明嘉靖维扬志》载,隋朝时寺在保祐城南,地临大江,名避风庵。唐初于庵前掘得三尊石佛,唐太宗闻知特赐“西方禅寺”额。唐永贞元年(805年)建西方寺。明永乐至清乾隆年间屡加修缮。咸丰三年(1853年)除大殿外,皆毁于兵火。清同治、光结年间复建大殿、两厢廊房和方丈室等建筑。明代所建大殿,为楠木结构,殿内彩绘保存完好,清晰可辨。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曾在寺内寄居,度过晚年。
重宁寺
位于北郊。系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扬州许多富商吁请在天宁寺后面增建万寿寺。乾隆赐额曰“万寿重宁寺”和“普现庄严”、“妙香花语”两额。清咸丰间寺毁于兵火。同治初重建,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山门、大殿,至宣统初竣工,现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昌阁均保存完整。大殿内8根方柱系用珍贵的铁藜术制成,遇火难以燃烧。殿内彩绘至今鲜艳明丽。登临文昌阁,可眺望江南景色。
双忠祠
在城东双忠祠巷内。祭祀南宁大臣李庭芝与姜才。南宋末年,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和都统姜才抵抗元兵,拒绝招降,最后兵尽粮绝,壮烈牺牲,同葬梅花岭。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祠,赐额“双忠祠”。咸丰年间祠遭毁。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庭芝裔孙李新田移建于现址。“双忠祠”石额与李庭芝纸本画像仍存。
阮家祠堂
位于毓贤街,系清代学者阮元的家祠。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阮元积极提倡学术研究,编刻校勘图书,是“扬州学派”中的代表人物,著有《诗书古训》、《曾子注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广陵诗事》等。祠建于嘉庆年间,现大门厅、二门厅、祠堂等均为原建筑。
汪中墓
位于城东北叶家桥。汪中(1745~1794年),清代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字容甫,江都人。一生从事学术研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汪中死后,嘉庆十七年(1812年),扬州太守伊秉缓为汪中题墓碑“大清儒林汪君之墓”。墓曾毁,1984年复建。
个园
位于市区东面,是扬川著名的古典庭园之一。该园始建于明代,名日“寿芝园”,后遭战争破坏,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两淮盐运使黄至筠在旧址上重建。由于黄氏酷爱修竹,在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意启迪下,便在园内广种竹子。因竹叶形似“个”字,故取名个园。个园以石叠假山为主,饰以楼台亭阁,假山约占全园的三分之二。这些假山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春景选用石笋插于林中,着意雨后春笋;夏景选用湖石叠于荷花池畔,过桥进洞荷藕飘香,似入炎夏浓荫;秋景是选用黄山石,登山俯瞰,顿觉秋高气爽;冬景则为白石堆叠的雪狮图。游园一周,如隔一年。这种造园艺术,富有山水画南北两派的意境,符合中国传统的画理。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个园实为扬州园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景。
冶春园
位于西园饭店西侧,南面沿湖,。此地以水取胜,东有水绘阁,西有香影廊,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入湖中。冶春园的景色幽雅迷人,园中制作的蒸饺也远近闻名,在水阁上品茶吃蒸饺,成为百余年来文人时尚。冶春园旧址在今大虹桥之西,原是清代诗人王渔洋和文人诗酒唱和的地方,因他们作诗题目叫“冶春词”,人们便取诗题作为园名。这个园子早已不存在了。
四望亭
位于市内偏西北的西门街,近邻冶春园。四望亭原为江都县学的文奎楼,后改魁星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建,清重修,四望亭共3层,8角形,底层四面均有拱门,第2、第3层八面皆有木隔扇窗。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进入扬州后,曾在亭顶搭瞭望台,故称四望亭。
琼花观
位于扬州城东琼花观街,今扬州市第一中学内。始建于后汉年间,本名后汉土祠,唐称唐昌观,宋称蕃云南釐观,俗称琼花观,今有琼花台及宋徽宗御赐石额等遗迹。
宋时观内有琼花一株,据说天下无双,著名诗人欧阳修曾在琼花观筑一小亭,名曰“无双亭”,又作诗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更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历代名人墨客到扬州后,以先睹琼花为快,并作诗绘画。从此,扬州琼花名扬天下。琼花现为扬州市花。
何园
位于市南徐凝门街77号,又名寄啸山庄。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历时13年完成,是扬州晚期名园之一。正因为它建成较晚,使它有可能吸取以往建园经验并有所提高。该园面积仅0.7公顷(约10亩多),最大的特点是全园水池四周建有多种形式的串楼,逶迤曲折,总长430多米,游人可沿回廊绕园一周,使有限的时间变成了无限的天地。全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有船厅和牡丹厅,船厅北面设丹凤朝阳,是女客宴会的地方,西部有曲形鱼池,池中的水亭既是凉亭,又可作戏台。回廊则当作观戏看台。主楼名蝴蝶厅,是男客宴会的地方。园内假山重叠,怪石相望,古木参天,四季花开不败。
余园
在广陵路64号。清代中叶建,初名陇西后圃。清末为吴兴盐商刘氏所有,名刘庄。因园门题“余园半亩”石额,故又名余园。现存东西两庭院。东院,北有楼阁,南有水池,上叠假山湖石,山势雄伟。两院,一轩面南,南有白粉墙,墙下湖石筑坛,有白松两株,配植各种花木,向西拾级可至花厅。园内布局造景精致玲珑,令人叹为观止。
怡庐
在稽家湾2号。院中东南两面建廊,北有朝南花厅一座,院西有假山,环植花木。院墙有门,题额“两宜轩”,自成院落,南北各有精舍一间,一题“寄傲”,一题“藏拙”。花厅后有一狭长院落,叠有湖石假山,植竹数竿。该院花石相间,空间组合相宜得体,是小院景致的佳作。(www.xing528.com)
平园
在花园巷西首。园分前后两部,以花墙洞门隔开。洞门石额,分别题“惕息”和“小宛风和”。院南植有两株广玉兰,据说有300千年树龄。园中东西墙各有月门,东额题“夕照明村”;西额为“朝晖净郭”。南面有厅堂5间,装修精致,沿墙叠湖石假山,植桂花、黄杨、碧梧等树木,绿影婆娑,宁静雅致。
棣园
位于花园巷,原系湖南会馆内园林。明代始建,清初陈汉赡增建,初名小方壶。乾隆时归黄中翰所有,改名驻春园。后又名小盘洲。道光年间包松溪购得此园。经修葺,始称棣园。园中亭台楼阁,犹如海外瀛洲,有超尘脱俗之致。园内有戏台、观戏厅。清代中叶,多次在此举行戏曲演出。现园址只剩楠木观戏厅和花厅,园中水池、山召已埋入土中。有阮元与梁章钜题跋的《棣园》石刻,反映出当时兴盛的园林规模。
蔚圃
在风箱巷6号,今为广陵街道办事处。园坐北朝南,园门有“蔚圃”石额,入园为带卷廊花厅一座,花厅两侧有短廊。东廊接后宅,西廊向南接水阁,有水池环绕阁下。面对花厅,沿南墙叠假山一座,以湖石花坛和湖石峰点缀,紫藤覆盖,山下植梅、竹,并有柏树、女贞等。整个园圃布置繁简得当,疏密相宜。
珍园
在九巷22号,今扬州市政府招待所内。原为庵堂,立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兴善庵碑记》。园东南为一临水小轩,轩旁有湖石假山一座,中有洞曲,上有盘道,下有水池环绕;西面漏窗回廊,向北通一亭,有一园门连通东部。园门面西,有吴让之书“退之”匾,面东有扬州知府伊秉绶书“拓庵”石额。
匏庐
位于甘泉路81号。民国初年户殿虎建。园分东西两部,东月门有“匏庐”匾,西月门有“可栖”石额。入东园,地形狭长,亭阁回廊相连,南面漏窗花墙下,配以山石花木。东南隅凿有水池,半亭临水,水北端尽头,有亭轩廊池之胜。绕池可入园的西部,有花厅一座,将园分为南北两半,北有黄石花坛,花木茂盛,南有湖石叠山,点缀青藤老树,山右有一水阁,阁临池上。西墙有月门曰“留余”。砖路夹巷向北,构成曲径通幽、咫尺山林的佳境。
二分明月楼
在广陵路91号。园建干清代中叶。楼名乃取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句意。有长楼7间,坐北朝南,明间上有钱泳题“二分明月楼”匾额,装修古朴。园东有黄石假山:座,拾级可登东阁,阁面3间,进深1间,与长楼呼应。园西南隅有两层馆阁3间。园中以黄石筑平岗,似如浮出水面之汀屿,系早园水做的实例。东阁下有一井,井栏上刻“道光七年(1827年)杏月员置”。
砚池
在城西南护城河与荷花池之间。因其景题为“砚池染翰”,故名。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得江南大湖石9座,乾隆题“九峰园”。原还有深柳读书堂、彀雨轩、风漪阁诸胜景,清末园毁。1940年后疏浚荷池,栽种花木,建造亭阁。现为荷花池公园。
萃园
在七巷4号,现扬州地区第一招待所内。清未,筑大同歌楼于此,后被火焚,盐商集资重建此园。园内花木扶疏,竹石亭亭而立,东有土埠岗峦,西有花厅掩映树丛之中,走廊连接堂轩,北部系住宅厅堂,草木山石环绕点缀,颇具城市山林气息。
容膝园
在新城金鱼巷5号。园占地下大,故额曰“客膝”。园内东北隅有山石一组,覆以花木少许,园西贴墙筑半廊,与半亭相接。有斋堂3间,斋南面存留隙地,可容三五友朋置身园林内,促膝谈心。系扬州园林中的袖珍型佳作。
曲江花园
位于东乡,江都路北。历史上“观涛于广陵之曲江”,即指此处。此地自古就是扬州盛产花卉之乡,尤以栽培芍药著称,孔武仲《芍药谱》载:“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
小盘谷
位于市区堂子巷内,距何园约500米。建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原是清代官僚两江总督周馥住宅的花园。布局紧凑,具有扬州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园中有湖石假山、曲洞鱼池、水阁凉亭。园中的九狮山,山石奇特,似坐、立、卧、跃等姿态的狮子9只,别具风趣。
梅花书院
在扬州第七中学内。书院原在广储门外,明嘉靖七年(1528年)扬州园林中的亭榭和山石巡盐御史朱廷立创建,名甘泉书院,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巡按御史牛应元改为崇雅书院。书院后遭兵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建,改称梅花书院。咸丰年间又毁于兵火。同治七年《1868年)盐运使丁日昌复移建于今址。现存照厅、楠木大厅、藏书楼等建筑。长廊西壁上嵌有清代书法家吴让之手书的“梅花书院”石额。
岭南会馆
位于新城仓巷。清同治八年(1869年)始建。据《扬州岭南会馆章程碑》中载,会馆原为盐务公所,每年正、五月各聚会一次,以叙乡情。该馆是扬州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会馆。光绪九年(1883年)大修,耗银9000余两。砖雕门楼高达10米,建造宏伟,雕刻精细。门厅、楠木厅、楼厅等建筑均为面阔3间的单檐硬山式。东侧为一大院落,西侧是四进三合院住宅。楠木厅前东壁上,嵌有“场运各商捐款”和“建立会馆碑记”。
清吴道台宅第
在现扬州市人民医院内。吴道台名引孙,扬州人。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官浙江宁绍道。宅现存有门厅、朱雀厅、凉厅、鱼池、海藏楼等建筑。其西廊为内宅,前后3间,均面阔10间,四周为回廊,中间为开阔的石板天井,高大宽敞。整个建筑既有浙江的建造法式,又揉合进扬州的建筑风格,结构精巧,规模恢宏,雕刻精细,是扬州独具特色的古住宅建筑群。
朱自清故居
在安乐巷27号。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故居乃晚清所建,至今保存完好。系扬川传统的三合院式住宅。共有3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
江上靖故居
位于东圈门16号。原系清同治年间江西吉安知府何廉舫的旧宅。宅前后五进,大门为雕花青砖门楼,白矾石门槛。目前原貌保存尚完好。江上靖(1911~1939年),原名世侯。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在扬州创办《抗敌周刊》,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扬州沦陷前夕,他带领“江都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团”溯江西上,于1938年5月到安徽六安,任皖东特别支部书记。1939年8月遭反动武装袭击牺牲。
罗聘故居
位于扬州弥陀巷内。罗聘(1733~1799年),甘泉(今江都)人,“扬州八怪”之一。其画兼收众长,独辟蹊径。故居原名“朱草诗林”。房屋坐北朝南,系扬州传统的三合院结构。东侧住所与花厅间用一长廊隔开,廊中有六角小门互通。西边住所前有坐西朝东的书斋3间,名香叶草堂。斋前西南依墙筑一半亭,半亭与书斋间用短廊相接。整个建筑结构紧凑,环境清雅。
天主堂
位于北河下25号,名“耶稣圣心堂”,因地处缺口城门附近,俗称缺口天主堂,是扬州现存唯一的一所天主堂。系法国籍耶稣会神父刘德跃于1873年购地建造,1876年竣工,以后又多次修建,至1900年全部建成。是一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大门前有照壁,大门门楼为水磨砖刻,门楼上方嵌“天主堂”三字石额。屋顶高耸呈尖形,上竖铜质十字架,重80公斤。两侧有钟楼2座,教堂内祭台、雕花圣体栏杆,神功架和跪凳等一应俱全。
基督堂
位于萃园路2号。始建于1923年,创始人为美国籍传教士毕尔士。1985年修缮一新。教堂坐北朝南,为砖木水泥混合结构。教堂平面布局采取当时盛行的一种主日圣经学校与大礼拜聚会两用的教堂布置法。十字脊屋顶,鱼鳞瓦星面,使用面积1020平方米,中间大厅为大礼堂,可客400人。整个礼堂不用一根住子,气势恢宏。礼堂前设圣台,包括讲台和浸池。浸池为受洗礼用。讲台上方设唱诗台。唱诗台上方有一穹形墙柱,镌刻着金字。
扬州小巷
扬州小巷有特色。其一,多而密。全市小街小巷约有590多条,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近百条。其二,短而窄。一般街巷长约100至200米,短则20至30米,仅住三两户人家。千米以上的长巷只有2、3条。一般街巷宽约2、3米,有的不足1米,不容得并肩2人行走。其三,曲而深。街巷曲曲弯弯,巷巷相套,外地人走街穿巷步人“迷魂阵”,进去易,出来难。其五,巷名怪。例如黄牛巷、羊肉巷、狗肉巷、鹅颈巷、螃蟹巷、蛇尾巷、金鱼巷等,每个巷名都有其有趣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