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本选择
笔者于2017年5月在实验区随堂听课后,随机访谈了5位初中学生,主要希望了解学生对电子书包在课堂使用的体验感受和基本态度。(完整访谈提纲见附录二)
(二)分析方法
访谈在征得访谈者录音许可的前提下开展。访谈时间为20~30分钟,根据访谈录音整理出文字材料。按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编码,依据主题梳理访谈内容,建立关联,得出基本结论。
(三)研究结论
1.课内外使用数字资源基本情况
学生在课堂内外均有机会接触到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相对而言,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机会较多,普通教室里也都配备了数字化的教学设备,各科老师都会不定时地利用设备,提供相应的资源供学生学习。经常使用数字化资源的学科为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学生在课外使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是网络课程,分为时时在线课程和录播课程。在校外机构,已经出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课堂教学中也涉及数字化资源的使用,作业部分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资源、巩固复习或者做测试。但总体而言,家长对学生接触和使用数字资源的态度还不十分支持,担心学生会游移于其他无关的网络资源而不专注于学习。因而学生课外应用信息技术的时间也被严格把控,学习内容也基本都有规定。
根据访谈学生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都会使用数字资源。课前、课中或者课后作业都可能涉及数字资源。有的内容,教师会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前自学微课,上课简要回顾或带领学生学习新课。有的内容,教师会在课上以视频短片作为教学导入,继而展开学习内容。也有些数字资源作为课程内容的拓展,仅让学生了解即可。如果让学生借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课后作业,大部分是开放式的作业,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并上交团队合作的作业。但纵观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一般以视频、动画播放为主,而互动性的,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字资源几乎没有。如果需要操作也是以教师的示范操作为主,除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很少有课上使用数字技术的机会。
在课堂之外,学生主要借助网络完成老师布置的资料收集或者实践活动的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较少,学生多采取自主行动或者向同学咨询的方式。老师的指导相对较少,一方面,为锻炼学生自主运用资源和技术的能力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有学生反映,他们如果遇到困难可能会“对付”老师的任务。并且网络上有大量的资源需仔细甄别再进行整理学习,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学生还是以课内教师提供的明确的学习资源为主要的学习资源,网络资源只是补充。(www.xing528.com)
2.学生对数字化资源运用的态度
起初学生对数字资源有浓厚的兴趣——“觉得挺好玩的”,但是逐渐地,他们认为数字资源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了。信息技术资源更多的是帮助老师展示教学内容,却将学生屏蔽在技术之外。学生对此“很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比老师“更在行”,课堂上有时会提醒教师如何操作。从表面上看来,关于讲授法的教学课堂上的信息技术,主要还是体现为用来呈现教学的信息,并没有真正地成为学习的工具。白板代替了黑板,资源代替了课本,这样虽然可以更生动地呈现教学的内容,但学生却只是技术的“旁观者”,并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他们希望在课堂中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对个性化自主学习和项目化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借助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和提交学习结果等。学生非常喜欢利用信息技术时时交流的课堂互动讨论环节,“特别有意思,同学的意见特别有启发”。当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时,语言更加贴近学生,也变得生动有趣了,“距离感小了”。但是这些学习方式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一般只有公开课时会用,常态课还是会以讲授为主,用很短的时间穿插使用其他学习方法。如果宽泛地看待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融合,那么混合学习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更好地界定这样的学习模式还需要深入地探讨。普遍而言,学生对信息技术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的使用已经习以为常,开始时觉得挺有意思,但是由于老师对资源的控制较为严格,学生参与机会较少,他们对资源的兴趣也就没有那么浓厚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学生对师生或者生生即时交流的兴趣要更加浓厚一些。访谈还显示,目前的数字资源还未能实现对不同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资源支持。学生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实现缺少支持。
从受访学生的表现可以发现,他们很适应信息技术在其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会根据老师的要求使用网络搜集资料进行预习、复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在他们看来这已是一种自然习惯,这展现出数字土著的学习特征。但同时,对教师布置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并没有特别的兴趣。提交作业成果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学生并不需要额外学习新的技术就可以完成作业。普遍使用的是Word文档、PPT,在技术层面没有挑战。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也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学生应用技术来学习的目的目前还实现不了。学生也没有特别的学习新技术的愿望。在课外,他们热衷于游戏,课内资源的使用方式又十分受限,资源的可选用程度也不高,如果没有新的刺激,学生对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就没有特别的热情。
3.对数字化资源的期望
虽然电子书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为数不少的数字教学资源,但是仍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字化资源更多地运用于课堂引入或者提供问题情境,但是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数字化资源能够解决的问题有限。学生反映,倒是自己老师的微课或者课堂讲解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而学生对于优质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还有很多需求,但是电子书包能够提供的资源还很有限,资源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个性化数字教材的需求较为明显。差异化自主学习和项目化合作学习对于多元化的同类资源有很大的需求,但是目前的电子书包还不能提供这样的资源配置。学生普遍反映“个性化”特征是吸引他们玩网络游戏的一大关键,同样的游戏,不同的人玩却有不同的效果。而现在开展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数字化资源这方面还明显不能体现差异性,而进一步的多路径学习就更难以实现。学生认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是比较理想的学习体验。在资源建设中,可以考虑借助教师导入与某主题相关的拓展阅读、视频等多种相关资料,供学生选用。在数学等学科中,通过提供相应工具(例如几何画板、拍照、保存等工具)来有效支持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持和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对学生即时课堂的交流情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帮助教师收集并初步整理和分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能提供评价和进一步的学习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