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一词1999年诞生于新加坡,可以说,它是随着电子书E-Book的产生而产生的。电子书是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数字化出版物之一,具有可查询、可定制呈现、保存时间长等特点。在教育应用中的电子书也可称为电子课本,相较于传统纸质课本,电子课本优势明显,如可以快速定位课程章节,快速查找课程内容,制作者多元化,更新速度快,开发费用低,可持续使用等。作为一种多媒体辅助阅读器,电子书与电子书包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电子书或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也无法体现出其价值。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纵观世界,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各国促进教育发展的制高点[4],电子书包的发展正是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也加速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电子书包的发展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长期承受超重书包的重量,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普通的书包也无法满足学生巨大的用书需求,传统的课本更是不能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而电子书包的应用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更是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电子书包自提出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展了一些尝试和实验。2000年到2002年我国掀起了第一波电子书包热潮,但受限于当时的设备成本、教学观念、资源更新速度慢等因素,电子书包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5]后随着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引入等,2007年年底电子书包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沉寂十年之久的电子书包迎来了它的又一个春天。
电子书包的再度兴起源于多方面因素,有学者从学习理念、现实需求以及技术发展三个层面进行了梳理[6]:
第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也称为1∶1学习,由美国学者凯斯林·诺里斯和艾略特·梭罗维最早提出,形式上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人手一台的可交互的数字化学习设备,生机比为1∶1。这些设备具有便携性与移动性,即可被携带到不同的地点,可在数字化学习设备及平台和资源的支持下实现个性化学习,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电子书包的首次提出要先于“1∶1学习”,但当时的电子书包主要是被用作一种阅读终端,“1∶1学习”的实践内涵难以体现。而当前的电子书包是新型数字终端应用于教与学,是设备、内容和服务三者融合统一后对个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7],是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理念的践行与发展。
第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对新时期的工作者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不论是工作者还是学习者,生活在新形态的社会环境中,也需要更为适合的教与学方式。种种需求均指向创建基于信息化的21世纪教与学的必要性,即教授/开发思维技能、鼓励有效协作、运用可为技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反思、善用项目学习、有效评估学生、发展素养[8]。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新时期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教育变革需借助信息技术的思想逐渐为众人所接受,数字终端的使用,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承载主体,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个人计算设备成为引发教与学变革的新型数字载体,电子书包作为个人便携式学习终端,也将是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很好的源泉和动力。[9]
第三,数字终端体系随着全球移动终端市场的迅猛发展而完善,我国也进入了移动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阶段。得益于此,在此轮电子书包应用开展之初,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进行电子书包技术系列标准的研制工作[10],为普及电子书包作了充足的准备。随着终端设备的普及,转型变革纸质课本,为师生在基于新型数字终端的教与学环境中提供满足需求的基础资源和基础服务,电子课本/数字教材应运而生;同时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发展,为面向数字终端的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新的方向,产业界又提出终端软件“云”方向。[11](www.xing528.com)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数字终端的不断进步与演变,教与学的数字终端也日益被看作实现教育信息化系列构成的必备终端产品。[12]在现有的实践过程中,终端的购买也由最初的政府购买模式转变为服务外包方式,在教与学的数字终端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解决了设备的来源问题,低成本、高性能终端的出现,不仅转变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更为电子书包的普及应用提供了保障。
电子书包自提出后,与其相关的研究项目与试点学校相继出现。1999年,电子书包最先在新加坡的德明中学进行推广,新加坡成为第一个应用电子书包的国家。那时的电子书包更多体现为一种便携式电子阅读器,可以进行简单的资料存取,形式上类似于现在的普通电子阅读器。发展至今,新加坡的中小学已大范围使用电子书包。2000年,法国在欧洲开始推广电子书包,由法国出版公司Havas采用高科技生产的法国触控笔电子书包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学子青睐。当时的电子书包内容已经包括历史与生命科学教科书,不过价格十分昂贵,之后随着技术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的电子书包则走进了更多校园。从2001年开始,马来西亚在其国内进行了试验性推广,向包括吉隆坡在内的多个地区的200所学校发放了电子书包,发展至今,电子书包已成为其重点的推广对象。不甘落后的美国微软在2003年,就将电子书包列为重点发展项目。“2008年,美国的加州全区实验开展电子书包项目,在具体实践中证明了采用电子书包可有效降低学生之间的差距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到2011年7月美国开展电子书包项目的区域已超600个,同时,政府制定了目标,期望到2017年实现美国的每位学生都有电子书包。”[13]另外,韩国与日本也一直致力于电子书包的研发和使用。“为了切实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已正式规划,从2011年开始,除了向所有小学和初高中学生发放纸质的语文、英语和数学教科书之外,还将同时发放光盘形式的电子教科书。电子教科书的内容和纸质教科书的完全相同。”[14]与传统课本相比,电子课本将采用更加直观易懂的方式来呈现所学习的内容。而鉴于电子书包的市场价格较高,日本提出让学生使用个人电脑式的电子书包[15],目前日本的众多中小学校已经大规模使用这种个人电脑式的电子书包。
在我国,电子书包出现得相对较晚,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不过早在2001年,北京伯通科技公司生产的“绿色电子书包”就通过了教育部认证并在北京、上海等4个城市试点推广。香港地区早在2003年就进行了试点,并进行了推广。2010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也开启了“电子书包实验教学计划”,其针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制订了方案模型。同年12月,“电子书包教育教学应用标准(规范)体系研讨会暨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北京举行,至此电子书包在国内受到了更多关注。
国家政策也为电子书包的发展提供保障,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并明确指出发展信息化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一场革命,把信息化作为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此外,《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求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这表明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改革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电子书包的出现更是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关键环节,响应着国家的号召。
上海作为电子书包试点工作的重点城市,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与研究”。虹口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电子书包的试用范围包括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之后的第二批试点,则应用在了18所学校的多门学科里,超过2 000名学生参与电子书包的使用。另一个较为领先的试点区域则是闵行区,它提出让教师和学习者共享电子书包的教学资源,为电子书包的大规模推广做出了示范。随之,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也印发了《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简称《计划》),根据《计划》要求,2018年青岛市建设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并且全市85%的中小学将实现电子书包。这一系列举动,不仅给教育界带来重大变革,更是表明电子书包的发展与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