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教学技术化只重视现代技术工具作用,是技术自大;教学去技术化只强调传统教学工艺作用,是教学封闭。显然,这两种观点指导下的教学实践,都不利于教学系统的发展进步。那么如何才能超越两种不同观点,处理好技术发展与教学变革尤其是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呢?对此,我们主张“教学合理技术化”观点,以此协调二者的对立关系,引导好教学技术应用,实现促进教学发展的目的。
教学合理技术化是指工具的结构、功能等技术因素被引入教学中来,促使教学工艺发生变化,推动教学发生系统变革。教学合理技术化既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也是一种状态。过程是技术工具革新推动着教学工艺演化;结果是教学工艺以技术工具遮蔽为前提,工具越是隐而不现,教学工艺越能发挥出好的教学效能;状态是指教学合理技术化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促使技术工具及工艺的更新与保留,推动着教学系统由稳定走向失衡,再由失衡走向稳定。
(一)教学合理技术化过程:工具革新推动着教学工艺演化
在教学合理技术化过程中,技术工具是教学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体、设备;教学工艺是在某一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教学活动序列或方式,主要以教学方法、模式、组织形式等方式表现出来。技术工具与教学工艺二者有着密切关联。技术工具是教学工艺施展的基础,教学工艺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离开工具的教学工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无从施力。教学工艺是对技术工具的有机整合,离开教学工艺,技术工具只是散落于学校中的物品、设备,而无法纳入教学活动的序列或方式中,形成教学工艺。所以,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教学合理技术化过程中。
从历史角度来审视教学发展,作为推动学校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技术工具从古代到现代的每次革新,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教学工艺变革方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回眸教学发展史,在人类以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及网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技术工具进化史中,从口耳相传时期的“言传身教”、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到印刷术带来的“书香万家”,再到电子传播进入的“影像时代”,“工具让教学更精彩”的论断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精彩演绎(表2-2)。
表2-2 技术推动教学变革的具体表现
在文字出现前,人类教学主要是在劳动中通过对话、亲身示范方式给年青一代传授个体生存和群体延续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随着社会进步,文字工具的发明革新及载体从龟甲兽骨、竹木简牍再到丝帛纸张的持续演化,人类知识经验得以积累,学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得以丰富。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印刷术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铅字活字印刷的发展沿革,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传播、文化传承,为学校教育教学普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组织形式尤其是班级授课制等教学工艺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电磁学、光学、电子学的发展为教学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在经历幻灯、投影、广播、电影、电视等视听媒体技术后,“学校教育教学也逐步从文本逻辑到影像逻辑,从教育方式的单一化到多样化,从标准化到个别化”[46]。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改造了知识信息传播的环境,围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网络资源建设、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方式变革成为主流。可见,技术工具革新是推动包括教学工艺革新在内的教学系统变革的一股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影响教学发展的历史。(www.xing528.com)
(二)教学合理技术化结果:工具的遮蔽与工艺的彰显
在一定时期内,当某项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倡导或制度化时,与工具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学工艺被逐渐探索出来,教学系统各要素经过磨合,彼此逐渐达到相互适应的状态。此时,教学合理技术化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工具本身被高度教学化了,并以“隐藏于教学工艺”之后的方式,存在于教学系统中。这一结果,可以用海德格尔提出的“上手”状态来描述。
海德格尔提出的“上手”状态,描述的是工具与任务相契合的一种状态,犹如手杖之于盲人,眼镜之于近视者,工具不再是外在客体,而是人的一种“无机器官”,内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模式选择等工艺手段,努力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几乎不会视黑板、粉笔、教科书等传统工具为教学外在之物。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技术工具已经以“自我遮蔽”方式,内化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师的“无机器官”,教师对其应用早已熟稔于心。犹如我们日常走路根本不会考虑先迈哪条腿一样。因为腿本身就是我们自身有机器官,走路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如果人走路考虑先迈哪条腿,把腿当作人的外在客体,往往就会有不会走路之感。所以,技术工具越是在工艺活动中消失不见或是隐而不显,基于工具的教学工艺发挥,越有可能得心应手,且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与“上手状态”相对的是“在手状态”。“在手状态”描绘的是工具与任务缺乏契合的一种状态。工具与任务间不适应,使得工具在任务达成中被凸显出来。好比我们走路时,一般不会去考虑鞋的存在与否,只有鞋有问题了,我们才会真切感受到鞋的存在,且给我们正常走路带来了较大困扰,此时有问题的鞋就处于我们走路时的“在手状态”。在教学活动中,技术工具在教学工艺中彰显出来,就表明技术工具处于教学工艺的“在手状态”。彰显出来的原因和有问题的鞋一样。有可能是鞋本身的问题,过大或过小,不合脚,穿上它导致鞋的凸显;也有可能是新鞋与脚正处于相互磨合期,一时的不适宜,短暂凸显了鞋的存在。在教学中,技术工具的凸显,也有可能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工具本身不适宜引入教学系统;二是工具应用主体对工具结构、功能的不了解,一时还没有掌握与之适应的教学工艺,导致技术工具在教学工艺中的凸显。
(三)教学合理技术化的“未完成”状态:工具及工艺的发展与传承
教学合理技术化促进教学系统发展革新,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工具本身的合目的性改造。一般来说,教学中的技术工具主要是从外部引入,真正发源于教学自身领域的技术较少。外部引入的技术工具要进行符合教学目的性的改造,才能应用于教学领域。二是探索与技术工具相适应的多样化教学工艺。教学技术应用主体要想化工具为己用,就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把握工具结构、功能,探索与工具适应的多样化的教学工艺,才能发挥好工具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技术工具及工艺的发展与传承。随着技术工具自身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包括教学工艺在内的教学系统的发展演化。但在发展进程中,能够有效发挥育人价值的工具及探索出的符合教学规律的工艺,并不会被取代,依然会在教学系统中传承下来。正是基于适应教学的工具改造和基于工具的教学变革,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才得到了明显提高。
具体说来,当某种新技术工具被创造并在社会中应用较为成熟,且通过适应教学的工具改造和基于工具的教学变革后,教学系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形态(如表2-2所示,印刷时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形式等教学工艺逐步适应并稳定下来)。随着技术工具的发展沿革,教学合理技术化过程,始终会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例如,当一种新工具出现并被引入教学领域时,原稳固的教学形态就有可能会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新工具及工艺会逐步替换原教学系统中的落后内容,那么新的教学形态会再次稳定下来。由于新技术工具不断被引入到教学应用中来,此过程会不断重复。需要注意的是,新的转化过程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形成的稳固的教学形态所包含的教学系统各要素,如工具及其工艺会被全部替代。在下一转化阶段中,有些技术工具及工艺,可能因为陈旧或者新技术能够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而被替代。也有部分教学系统要素因为依然发挥着有效的育人价值而被保留,并继续发挥作用。正是教学合理技术化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推动着教学系统走上由稳定到失衡,再由失衡到稳定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