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的意向结构:决定技术用途的关键

技术的意向结构:决定技术用途的关键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一项技术都有其自身的意向结构,这种意向结构决定了技术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技术的用途。因此,考虑到技术的意向结构就意味着技术不是中性的,是有价值负荷的。既然技术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一定的意向结构,且技术的意向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技术的意向结构在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被遮蔽了。

技术的意向结构:决定技术用途的关键

(一)技术中性论之思

讨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就绕不开一个话题:技术是中性的还是有价值负荷的。持技术中性论的人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既非善也非恶,而是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技术本身不包含观念,既无善的观念也无恶的观念,善观念和恶观念有其他的起源,这就是人,只有人才赋予技术以意义”[39]。这种技术中性的观念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很多人都认为技术是价值中立的,有人用技术干好事,有人用技术干坏事。用技术干了好事,人们就会认为“技术真有用啊”。用技术干了坏事,人们就会认为这不是技术的错,而是那个干坏事的人的错,技术本身不用担任何责任。芬伯格将技术中性的观念解释得更加细致,他认为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手段,它与所服务的目的之间没有关系,也就是说技术本身是价值中立的;技术与政治之间似乎也没有关系,至少与社会制度之间没有关系,“一把锤子就是一把锤子,一台汽轮机就是一台汽轮机,这样的工具在任何社会情境中都是有用的”;技术所依赖的可证实的因果命题像科学观一样,在任何社会情境中都能保持其真理的普遍性;技术的效率标准是普遍的,技术标准可以应用到不同的背景中,“技术通常被认为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文明中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40]芬伯格认为技术是一种“自然物”,没有任何目的性可言,它只反映客观的科学规律或自然规律,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不会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而改变,也不包含任何人的目的、价值、观念、意志、知识、经验等,是一种绝对中性的存在。芬伯格虽然意识到了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却完全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将技术仅仅归于自然一列。这必然会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受到人们的批判。我们认为技术具有二重性,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自然性是技术的基本属性,但在自然性背后还有社会的规定性。

技术的自然性不言而喻就是技术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工具手段,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的规律,它的应用具有普遍性。首先,技术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工具手段。资本主义的计算机和社会主义的计算机没有什么区别,美国的一块石头和中国的一块石头也都一样。在技术形式方面,社会的目的性和规定性基本起不到多大作用,技术的形式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基本规定了。其次,技术反映了一种客观的规律性。这种客观的规律既可以是自然规律,也可以是科学原理。每种技术的设计和制造一定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有客观规律支撑的。否则,技术何以发生作用,何以存在下去。最后,技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同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域、不同场合。基本上不存在有着强烈政治标签和地域标签的技术产品。比如计算机这种技术,美国可以用,中国可以用,日耳曼民族可以用,爱斯基摩人也可以用,南半球可以用,北半球也可以用,工作可以用,家庭也可以用……

技术的社会属性指的是技术背后其实是有人的因素的。技术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然物,它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人在创造某一项技术的时候肯定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因此技术天生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手机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飞机被创造出来是为了满足人类飞行的需要,手表被创造出来是为了满足人类计时的需要。除了目的性,技术天生还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人在创造一项技术的时候肯定是有一定立场的,基本不存在没有立场的人。例如,核武器就是一些科学家为了不让纳粹掌握这门技术而抢先发明的,这是基于战争的立场、政治的立场。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这是基于美苏冷战的立场。目的性和价值性构成了技术的社会规定性,也表明了技术并不是完全中性的。

技术具有二重属性,我们在认识技术时要全面地看待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既看到技术客观的一面,也看到技术主观的一面。总之,技术中性论是站不住脚的。

(二)技术的意向结构(www.xing528.com)

前文中,我们从技术的二重属性的角度分析了技术中性论的错误之处,指出了技术的社会规定性。这种社会规定性我们把它称为技术的意向结构。每一项技术都有其自身的意向结构,这种意向结构决定了技术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技术的用途。举个简单的例子,刀这种工具,可以切菜,可以切肉,当然也可以“切人”。以往我们认为,一个歹徒用刀伤了人,是这个歹徒的过错,刀本身没有什么错,错的是歹徒把原本用来切菜切肉的刀用来“切人”了。这是技术中性论的观点。可是,既然技术中性论是错误的,那就意味着“切了人”的刀也是有责任的。为什么呢?这是由刀本身的意向结构决定的。刀本身就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于切割的工具。因此,切割就是刀的意向结构,是刀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也是刀的存在方式。只要人一使用刀就意味着要进行切割活动,只不过切割的对象不同罢了。所以,切割就是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逻辑,一个人用刀来切割就是符合刀的行为逻辑,不用刀来切割而把刀用作他途就是违反了刀的行为逻辑。刀切割的行为逻辑在一定程度上会迫使人去切割。

因此,考虑到技术的意向结构就意味着技术不是中性的,是有价值负荷的。一种技术的意向结构会不经意间迫使人去按照它的意向结构行事。这就是技术的反作用。

既然技术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一定的意向结构,且技术的意向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那为什么人之前会认为技术是中性的呢?这可能是因为技术的意向结构在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被遮蔽了。近代科学之前,人类对世界的解释都基于一种目的论的解释范畴。对任何现象和问题都喜欢探寻它的原因和结果,分析它存在的必然。比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那本书里,给出了一整套关于地面上物体运动目的的解释。简单说来,他有一个‘天然处所’的概念,认为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天然处所’。世界由四种元素构成:土、水、气、火。土的天然位置在底下,火在上面,气在火的底下,水在土的上面。一块石头,它的主要元素是土,所以它的‘天然处所’是地面上,它之所以从高处往下掉,原因是它必须回到自己的‘天然处所’”。[41]但是,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这种目的论的解释体系就被抛弃了,近代自然科学十分强调对事物规律的分析,它关注的是事物如何这样,而不是事物为何这样。这不仅是“如何”与“为何”这两个词的简单替换,而是一整套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比如,近代以来,人们很少关注刀为什么会切割,而更多关注的是刀如何进行切割。正是由于这种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人们逐渐忽视了技术本身的意向结构,而转向关注技术的实用性。这种去意义化的过程使得技术的意向结构消失了,人成了一切意义的来源。因此也就有了技术中性论。

了解了技术中性论为什么会产生之后,我们就会看到其实技术的意向结构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在人类应用技术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然技术不是中性的,而是有自己的意向结构的,那么我们在使用技术时就需要考虑技术本身的意向结构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控制技术、应用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