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的起源,技术史家、技术哲学家们已提出了多种观点。比如“技术起源于生存需要,起源于巫术,技术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好奇心、兴趣,起源于游戏,起源于玩具,技术起源于知识,起源于科学,或技术起源于经验直觉,起源于机会(机遇)等”。[32]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在自己的论证框架内适用。技术起源于巫术是从原始技术的产生来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原始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神明的祭祀是技术产生的主要动力。持技术起源于劳动、游戏和玩具的学者,认识到了技术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或对实践活动的模拟。持技术起源于好奇心、兴趣、经验直觉的学者认为,技术的产生是人类心灵力量与世界的结合。持技术起源于科学、知识的学者看到了人类智慧和文化对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上这些技术起源论都在某个侧面揭示了技术某一方面的特质,但是都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目前,大家公认的技术起源论是技术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这一论说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和论证,我们也持这一观点。接下来,我们就从生物的视角去分析技术起源于人本能的匮乏。
我们认为人从孕育开始到出生之后,其某些本能处于匮乏的状态或待发展的状态。这就使得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依靠很多东西来弥补自己本能的匮乏。技术和工具就是人为了使自身生存下去而创造出来的,即技术起源于人本能的匮乏。要论证这一观点,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说人的本能是匮乏的,二是技术是如何弥补这种匮乏的。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技术起源于人本能的匮乏才站得住脚。
(一)为什么说人的本能是匮乏的?
人的本能是匮乏的,这个问题需要从人的出生讲起。人从受精卵开始到发育成成人,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而这个成长过程就是对人本能匮乏的弥补。从受精卵开始,人在母体中不断地发育、长大。到九个月时,人就会从母体中出生,正式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可以发现,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不会,只有一些不需要意识参与的初级反射,如吮吸、呼吸、哭等。这个时期的婴儿如果没有成人的照顾,基本不能靠自身存活下去。之后婴儿的身体开始逐步发育来适应这个世界。我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就是说婴儿三个月时才会翻身,六个月时才能勉强坐起来,八个月时才能学会简单的爬行。婴儿从出生到一周岁,身体、心理等都经过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一些机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婴儿的身体开始长大,神经系统快速发展。根据相关研究,婴儿在出生后的三年内,身高每年会增高8~10厘米,体重到三岁时可以增加到14千克,骨骼的骨化过程持续进行,但仍富有弹性,身体的大块肌肉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小肌肉还远远没有发展,因此,婴儿只能进行一些粗笨的活动,任何精细的活动都是不可能的。最为重要的是,在婴儿出生的一年内,其神经系统快速发展。婴儿在刚刚出生时脑重只有300~390克,约为成人的25%,到1周岁时,脑重会增加到800~900克,约为成人的60%。这一发展对婴儿至关重要。脑容量逐步达到成人水平是人从婴儿期至成人期最为重要的任务。总之,人从受精卵孕育开始到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的时间都可以被看成是人对自身本能匮乏的弥补。如此漫长的弥补过程为技术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被不断地创造和更新。要理解漫长的成长期对技术兴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与动物的对比进行。很多动物出生以后不久就可以乱跑乱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独自生存。这是因为其在母体中孕育时就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了,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其脑容量已经达到了出生的标准。在母体内发育完成的动物,在出生之后,其身体的各项条件基本能满足生存的需要。例如,大象的孕期就长达23个月,是人类的两倍还多,与此同时它生产的新生儿的体型也很大,重达230磅,出生两天左右,象宝宝就基本可以自己行走,大约五岁以后就不用成年大象照料,十三岁以后性基本成熟。虽然大象的体型比人类要大很多,但是它的成长期却比人类少了很多。海豚的孕期长达一年,在怀孕时海豚的体重会比普通海豚重一半还多,小海豚在出生后的三年内就可以掌握各种生存技能独立生存,等等。这些哺乳动物在母体内发育时间长,出生后成长期短,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掌握生存技能并独立生存。因此,它们也就基本不需要技术手段进行辅助,也就没有了对技术的需求。
正是因为人类在母体内孕育的时间短,各种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都处于匮乏状态,成长期长。在漫长的成长期内,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生存问题,但是自身的各项条件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需要各种技术手段的辅助,也就产生了大量对技术的需求。而且,时间的漫长也为技术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了时间保障。
(二)技术是如何弥补这种匮乏的?
由于人本能先天的不足,为了继续生存下去甚至生活得更好,人类就需要大量的技术来弥补。对技术的迫切需求为技术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类的技术快速发展,支撑人类不断进步。那么,技术如何弥补人类先天本能的不足,支撑人类的进步呢?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讨论。第一个方面是人的体内技术,人体内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条件;第二个方面是人的体外技术,体外技术作为人体内技术的向外延伸,对人的生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www.xing528.com)
1.体内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的体内技术就是人身体和心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之前论述的身体技术。人身体技术的发展是人生存下去的基础。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来看,从出生到成年,人的各项身体指标和心理指标都不断完善。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0—2岁的儿童处于感知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中儿童通过感知运动图式去协调感知和动作,依靠自己的动作来适应环境,从而对身边的环境有基本的认识。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中儿童可以将自己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心理表象,通过建立符号功能进行思维活动,此时儿童的心理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中儿童可以将之前的心理表象演化为运算图示,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可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但需要具体材料的支撑。11岁之后的儿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中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显著提升,思维活动更加复杂。心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可能,弥补了人类刚出生时心理水平的不足。除了心理在不断发展外,人类的身体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研究,儿童在出生一年内身体成长迅速,身高可以增高一半,体重增加近两倍,各种感知觉功能快速发展。1—3岁的儿童,身体发育放缓,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儿童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简单的生活技能。3—6岁和7—14岁的儿童体格增长比较稳定,身高每年会增高5~7厘米,体重也会均匀增加。13岁左右儿童会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阶段内儿童的第二性征和生殖系统快速发育。得益于身体技术的不断发育和成熟,儿童在不断变迁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通过对人类体内技术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体内技术在不断趋于完善,进而发展达到生存的要求。这就是人的体内技术的发展对人先天本能缺失的弥补。
2.体外技术的不断进步
不论人的体内技术如何发展,最终都会达到发展的上限,但是体外技术却永远没有发展的终点。人的体内技术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保障,但是却不能确保人类生活得好。为此,人类就需要其他的体外技术来不断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通过体外技术的不断发明创造,人类先天本能的缺失不仅得到了弥补,而且有所增值,使人类变得更加强大。体外技术作为体内技术的延伸,使得人类获得了创造文明的可能。
体外技术对人先天本能缺失的弥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十分常见。比如,人眼的视力有限,不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望远镜来弥补,使人类可以看得更远,探索到更多未知的世界。再如,人只长了四肢,没有翅膀,只能前后左右行走,而不能上下翻飞,为此人类发明了飞行器,使人类可以飞上蓝天、飞向太空。还有,人类没有尾巴和腮,不能在水中自由地活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潜水设备,使人类不仅可以在水中畅游,还可以深入海底探寻海里的奥秘,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正因体外技术和体内技术的重要补充,人类才能逐渐脱离动物的世界,走向更高级的生命形式。
体内技术的不断发育和体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先天本能缺乏的人类不仅可以在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生活得比其他动物都好。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先天本能的缺乏,人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类迫不得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来辅助自身。这就从生物的角度和技术起源的角度回答了人为什么需要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