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适应性理论在跨国移民社会适应、儿童成长社会适应、不同阶段的学生社会适应、工程性非自愿移民等诸多方面,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进行了运用或对接,并得到积极的研究成果。而在移民适应性的研究过程中,社会学家通过对非自愿的跨国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中国工程性非自愿移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搬迁安置模式,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而在欧美国家是很少有的。跨国移民与中国的工程移民有两大显著的不同:其一,主观上是否愿意(自愿),工程移民一般是非自愿移民,而跨国自愿移民是自愿移民,主观是自愿的;其二,两种移民类型的文化环境差异程度不同。跨国移民的文化环境差异十分明显,而国内的工程移民的文化环境差异虽然存在,但没有跨国移民那么大。因此,在注重两者的差异的基础上,跨国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理论研究成果对今天研究非自愿性的水库工程移民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因此,本章在研究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适应性因素影响的问题过程中也借鉴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工程性非自愿移民适应性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表现在它的形式、类型、主体、动机、心态以及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37],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当然在考虑移民适应性影响的同时,必须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气候等自然资源、心理、语言文化、政治、生产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38]。对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工程性非自愿移民适应性的基本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oldscneiider 认为,移民的适应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是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的反应或调整[39];Scott 把适应分为社会和主观两个方面,社会方面是指个体通过努力获得的社会地位,主观方面是指个体对环境的认同,认为适应是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40]; Ward 和Kennedy 认为适应包括心理调整和社会文化调整这两种最基本的跨文化调整模式,心理调整是指心理的满意或舒适,社会文化调整是指适应新的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它是跨文化的产物[41]。(www.xing528.com)
John W. Berry 认为适应可以确定有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即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经济适应[42];移民的社会适应应该区分为经济适应、文化适应、社会适应,而经济层面是移民移居立足的基础,社会层面体现在移民的社会适应的广度,文化层面体现移民社会适应的深度[43];移民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存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压力和影响。George 和Paul 研究发现,形成移民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其一,搬迁增加了语言交流的障碍;其二,迁移割裂了原来居住地形成的相互沟通、情感支持和自我认同的社会网络的支持;其三,搬迁失去了原来许多朋友之间的互动机会[44]。
在血缘和地缘上的社会网络的破坏(即社会关系)给移民的适应造成困难[45];Scudder 和Colson 研究发现,整体搬迁、整体安置的移民,在适应过程中移民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非常有利于适应,而在搬迁之前属于精英人员更容易适应过渡期;与此同时,在不同的移民适应阶段,移民面临的适应困难或任务也存在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