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中流传着众多的象神话,主要有创世神象、始祖神象和守护神象三类。
(1)创世神象——傣族原始神话中的象图腾
①光芒四射、镇天定地的神象
创世神象不仅广泛流传于民间,傣族创世史诗也有记载。傣族创世史诗的开篇叙述了“英叭神”用身上的污垢造天造地,但费尽了心血,“天仍未造好,地仍未造牢,天还飘在云雾中,地还浮在大水上,终日起伏动荡”。这使英叭神十分焦急。他又用自己的污垢捏了一个大架子,这个污垢大架子“有头又有尾,一落到水里,就变成一头威武高大的神象!”神象的上半部顶住了飘在云雾中的天,四只粗大的脚稳住了浮在大水上的地。从此,天不再飘忽了,地也不再晃动了。英叭神十分喜欢,称神象为“掌月朗宛”,意即“光芒四射、镇天定地的神象”。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叙述完了神象镇天定地的不朽功勋之后,说:“从此才有了天,从此才有了地,太空才被隔开,分为天与地。”这部傣族创世史诗还热情地歌颂道:
“月朗宛神象啊,
显现出无比神力,
它的全身光芒闪耀,
把朦胧的天空照亮,
它是天下最大的动物,
天地间数它最有威望,
它是镇定天地的神,
它的功劳无法估量。”
这部傣族创世史诗长诗深情地表达了傣族先民对神象的无比崇敬,傣族对大象的崇拜由此可见一斑。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这是傣族象文化的开端,是傣族古籍中有关象的最早的记载。
②象首人身神象
傣族的创世史诗是一部多卷的巨著,其中有一卷题为《巴塔麻嘎贺掌》的,也是讲述一头象首人身的神象制定天气冷暖和开创年、月、日的艰苦历程。这卷创世史诗说,英叭神借助镇天定地神象之力,镇好天、定好地之后,由于不分季节,没有时辰,“何时天要黑,何时天要亮,何时天要冷,何时天要热,都没法分清”,而天下一片混乱,万物没法生存。昆虫在叫苦,草木在叫苦,所有的生灵都在叫苦,天地间的呼叫声传到了英叭神的耳朵里,英叭神知道了自己的创世工程尚未完成,于是又派了名为“捧麻远冉”的神到天地间来划分季节,制定年、月、日。可是,“捧麻远冉”到达天地之间后,不但没有完成任务,还触犯了英叭神创世之规,被惩罚窒息静睡十万年。谁知,当他正在窒息静睡的时候,他的头却被她的女儿砍断了。太阳神和月亮神得知,不觉大怒,射出无数的烈焰,要把大地烧毁。英叭神辛辛苦苦才造好的大地,怎能烧毁呀!英叭神急了,决定要重新给“捧麻远冉”神一个头,以息太阳、月亮之怒。于是英叭神又派了一个神到森林里砍下一头大象的头,配在“捧麻远冉”的脖子上,因此,“捧麻远冉”变成了象首人身的神。他复活之后,又继续制定季节,划分年、月、日,因而这段历程被称为“象头创世时代”。这则神话所描绘的创世神象外貌有个特点:象首人身,也就是说,它既是兽又是人,既是神又是象,是人、兽、神的混合体。
上述两则象神话,既有密切联系,又可以独立成篇。傣族神话中的象神,一个是镇天定地之象神,另一个是制定季节,划分年、月、日之象神,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参与过英叭神的活动,因而都被称为最神圣的创世神象。
③傣族“象崇拜”是源于祖先文化还是佛教文化
如果傣族象文化源于佛教,那么,傣族的象崇拜就只能产生于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之后,不可能产生于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之前。然而,无数历史资料表明,早在佛教尚未传入傣族地区之前,傣族便产生了象崇拜,创造了象文化。这一结论,首先可以从傣族的创世神话《巴塔麻嘎捧尚罗》得到证实。《巴塔麻嘎捧尚罗》的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口头流传的创世神话阶段和形成书面文字的创世史诗阶段。口头流传的创世神话阶段产生于傣族的上古时期,是傣族原始宗教的第一批精神产物。用傣族自己的语言来说,《巴塔麻嘎捧尚罗》“是我们最老最老的神话故事。”在这个“最老最老的神话故事”中,傣族便谈到了象,把象视为创世神“英叭”的助手,是镇天定地之神,是开创白天和黑夜之神。如果没有神象参与创世活动,天永远飘在云雾中,一点也不牢靠,说不定还会掉了下来;地永远浮在大水面上,起伏不定,并有沉入海底之险。就是因为有了神象,天才如此牢靠,地才如此稳固,万物才能在天地之间生存。从这一系列描述中,可以充分地看到傣族先民对象的崇拜已经达到了很深的程度。而这一现象,最迟也发生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前数千年。
(2)始祖神象
傣族的始祖神象最早出自于神话《象的女儿》,随后又演变出《象的儿子》《象氏族的由来》等多种神话。(www.xing528.com)
①《象的女儿》
猎人的姑娘在森林里觅食,十分口渴时见到了一汪清水,她既不知道这汪水是神象的尿,又不知那汪水的坑是神象的脚迹窝。姑娘将一汪清水喝干了,全身顿时难以言状的舒畅;于是姑娘怀孕,十个月后,她生了一个女儿,女儿长大后因为有母无父,被伙伴嘲笑为“路边瓜”。迫问母亲结果,女儿进山寻父。几经周转,女儿终于见到父亲神象。为了测定是否为自己骨肉,神象立下誓言:“如果真是我女儿,就让她踩上我长鼻,走过我的额头,骑上我脊背;如不是,让她踩上我鼻子就东摇西晃摔成肉浆!”女儿应命,踏上象鼻走上象额,如梭子穿过织机一般轻盈飞快,于是,神象大喜,背负女儿狂舞。后来,神象女儿和一青年猎人成婚,并接受神象赐的一支大象牙,内装珍宝供吃穿所用,双双辞别了神象,返回坝子伺候母亲(朱德普,1990)。
②始祖神象传说之一
在傣族地区流传很广的还有始祖神象,来源于傣族先民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象的女儿》:古时有一傣族妇女到森林里採摘野果,口渴难耐,就喝了路旁泥坑中的水。后来妇女怀孕了,因为那水是一头神象撒下的尿。怀胎十月后,妇女产下一个女婴,被称为“象姑娘”。象姑娘长大后,知道自己的身世,就到森林中去找象父亲。历尽千辛万苦,象姑娘终于找到了象父亲。象父亲非常高兴,盖了一间象牙房让女儿住在里面。后来,有个青年到森林打猎,碰上了象姑娘,两人产生了爱情。过了一段时间,这对夫妻告别了神象父亲,回到人类居住的平坝。后来,他们生育了许多儿女,都是神象的后裔。于是神象就和傣族有了血缘关系,象就成了傣族的图腾。
③始祖神象传说之二
流传在德宏地区的《象的女儿》说:远古时候一个寡妇到森林里捡野菜,渴累之际喝了象脚印里的水,不料那象脚印里的水是神象撒的尿,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女儿,取名象姑娘。象姑娘长大后因不知其父被同伴嘲笑,非常伤心。寡妇只好把自己怀孕的经过告诉象姑娘。象姑娘决定去寻找父亲,她走了三个月到森林里找到了神象。神象为了辨认真假就对天祷告说:“如果这姑娘真是我女儿,就让她从我鼻子上走到我的背上,不会掉下来,如果不是我女儿就让她掉下来摔成肉酱。”象姑娘从象鼻爬上了象背。于是父女相认,神象用象牙为象姑娘建了一座宫殿。后来象姑娘在森林里遇见一猎人,双方相爱成亲,几十年后因想念母亲回到了人类居住的平坝过日子,生儿育女。
④始祖神象传说之三
《象的女儿》讲述了一个极其有趣的故事:古时有一妇女到森林里采摘野菜,因天热她看见路旁有一池清水,便俯下身子饮水止渴。结果妇人怀孕了,因为那池清水是一头神象刚撒下的尿。十个月后,妇人生下一女儿,被称为“象姑娘”。象姑娘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血缘,决定要到森林里寻找神象父亲。经过一段艰苦曲折的历程,象姑娘终于到达了神象父亲居住的地方。神象早知自己有个女儿在人间,但从未见过,不知眼前的姑娘是否就是自己的女儿?它要试一试,将长鼻甩到半空中,要象姑娘从长鼻上走过:如果走时不摇不晃就是自己的女儿;如果从长鼻上摔了下来,便是假的。结果,象姑娘跳上长鼻之后,不摇不晃如同在平地上行走。神象相信姑娘是自己的女儿,十分高兴,动员森林里所有的象群每头捐献出一颗象牙,给象姑娘盖了一间房子,象姑娘便跟神象父亲共同生活在大森林里。后来,有个青年猎人到森林里打猎,碰上了象姑娘,产生了爱情。神象知道后十分愤怒,要将年猎人踩死,但象姑娘苦苦哀求,神象才饶恕了青年猎人,并成全了象姑娘与猎人的婚姻。又过了一段时间,象姑娘告别神象父亲,与丈夫一起回到了人类居住的平坝,夫妻俩生育许多儿女,这就是神象的后裔。
这几则大同小异的神话故事中的象神,虽然是神,但与人有血缘关系,不仅是姑娘的父亲,同时也是象氏族的始祖。毫无疑义,这则神话在数千年的流传中,不知经过多少次民间的自然加工或修改,隐去了妇人与神象婚配同居的细节,改为“妇人误吮象尿而受孕”,但不论怎样改,象与人婚配并生下后代的神话核心内容却没有变。显然,这是后人认为人与象婚配不成体统而加以删改的缘故。然而,这一删改并未减弱傣族先民对始祖神象的崇拜。傣族崇拜始祖神象的习俗,从远古一直沿袭至今。
我们从上述神话中也可以证实,傣族象文化起源傣族先民原始崇拜,早于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之前。始祖神话是指解释某一氏族来源的神话,带有图腾神话的性质,但又不完全是图腾神话。因为一般来说,图腾神话是叙述某一民族的祖先与某一动植物有某种血缘关系,因而将该动植物视为氏族的祖先来崇拜。始祖神话却不完全这样,按照它的解释,有的氏族的祖先与动植物毫无血缘关系,而是从某一种神直接演变而成,因而有神之后裔之称。傣族的象始祖神话则具有两种性质,它既表明了象氏族的祖先是由神直接演变而成,又说到该氏族与象有某种血缘关系。前文所提到的“妇人误吮象尿而受孕”的神话便是一个例子。这一切都与佛教的教义、思想毫无共同之处,因此不可能是在佛教传入之后产生的。
(3)白神象崇拜
跟创世神象和始祖神象相比,傣族的守护神象产生的时代较晚,并与农耕初期频繁的氏族部落战争有密切联系。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由于知识的贫乏,生产力的低下,傣族先民无力抗拒水灾、旱灾、虫灾、兽灾和其他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袭击,因而将农作物的丰收和消除灾难,跟他们所崇的神象连在一起,认为神象能给人间带来风调雨顺,能使农作物丰收,于是通过幻想,创出许许多多护卫农业的神象。
流传于景谷、孟连一带傣族地区的《白神象》便是这一类神象的典型例子。在傣族群众心目中,白神象是最值得崇拜的,因为白神象是傣族群众心目中威力无比的守护神象。据说,白神象和谷魂住在一起,白神象出现在那里,那里就消灾除难、风调雨顺、谷物丰收。至今,当地傣族人民对此仍深信不疑,每逢春秋季节,村寨里仍盛行着抬着白神象模型游祭的习俗。
在傣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文学作品中,白象被视为真、善、美的象征。在长诗《相勐》里,公主“楠西里总布”被妖精困在魔洞中,她梦见白象来救自己,并将情人“相勐”比作神圣的白象。长诗《召波拉》中写道:“梦见白象是吉兆,将有贵子到我家。”《苏年达的故事》叙述了主人寻找“七头七尾宝象”的过程等等。
白象,被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德昂族和阿昌族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佛经中,象的形象是很圣洁的。又因佛教崇尚白色,故曰白象。据传说,佛的母亲因梦白象而孕育了佛祖释迦牟尼。《杂宝藏经》卷二、三,《贤遇经》卷十二,《太子须大拿经》等经书中,都把象写得很吉祥、圣洁和贤良,甚至把它说成是御国法宝,只有国土司和国王才有资格将其作为坐骑。
(4)护卫神象
无论在狩猎经济时期,或者农耕经济初期,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经常为了争夺猎区、争夺土地和水源而发生械斗。进入阶级社会后,新兴的奴隶主各霸一方,称雄割据、械斗和战争更为频繁。在这些频繁而又野蛮的战争中,拥有战象的多少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傣族古籍中所说的“米掌宾召,宾召米掌”(傣语音译,意为“有象就是首领,是首领就得有象”),就是这一古代现实生活的概括。傣族古典叙事长诗也经常出现“用战象踏平森林,摧毁竹楼和村庄”等诗句。总而言之,对古代的傣族氏族部落来说,有象就有力量,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别的氏族的进攻和抢劫。无象就无力量,就会遭到别氏族部落的进攻和抢劫。在这一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崇拜象的傣族先民自然又把氏族部落的安全跟他们崇拜的象连在一起,创造出各种各样保护氏族部落安全的神象。这些保护傣族氏族部落安全的神象,傣族称为“护卫神象”。其中有守护水源或水井的,有保护村寨免遭灾害和外族袭击的,有守护佛塔佛寺,不让一切邪恶进入神、佛圣地的。虽然它的神职不同,外型各异,但也有个共同之处,即都在忠实地守护着傣族村寨和傣族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傣族人民至今仍然很尊敬、喜爱、崇拜它们。
除了上述图腾故事以外,傣族古代文学中还有“三牙象”“七头七尾象”“白象”等,这些形象的神象都具有灵性,是地方稳定、平安、富裕的象征,是傣族象崇拜的形象化显现。另外,傣族用篾编并裱上白纸的“白象”到佛寺做“赕”(“赕”是傣语音译,源于梵语Dāna,汉语音译还有“挡”“檀”或“檀那”等,意译为“布施”“贡献”);傣族的白象舞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舞蹈;有的傣族村寨在村口的照壁上画象图形或雕塑象模型作为村寨守护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曼波寨还尊大象为寨神,定期进行祭祀,大象还是这个寨子中一部分人的祖先的图腾。西双版纳景洪市勐龙的32位“勐神”中有一位是“召掌拍”(白象神),“神位在勐龙城子后,以一棵大榕树为标志。在八月和十一月祭祀,献牲为黑猪。”西双版纳勐海的“勐神”也有“召掌拍”(白象神),祭“勐神”时“莫勐”(勐的祭师)依次呼唤各位“勐神”接受奉献,白象神“召掌拍”排列第六。勐海“召掌拍”的遗址“在今之勐海县广播发射台北边围墙外斜坡上,有一株高约30m的‘埋帕里’大树,树干粗数围,枝繁叶茂。此树根部突兀,盘根错节,如同大象跪伏之状……”西双版纳勐腊的32位“勐神”中“召掌拍”(白象神)排名第三。如今德宏地区潞西市的“曼纳老”“曼郎掌”“街坡”“大湾”“曼燕”等傣族村寨以象为村寨保护神。这一切,都是傣族古代象图腾的遗迹(刀承华,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