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沧源崖画中的象
佤族最早的绘画艺术是其先民创作的崖画。崖画分布于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部,位于澜沧江支流的小黑江、勐董河两岸,内容以狩猎为主,描绘了如今仍分布或曾经分布在这一带的野生动物及人们的生活场面,其中亚洲象的形象常见。有学者对崖画研究后认为,崖画创作者的文化因素被佤族所继承。沧源崖画是佤族原始生活的真实写照,说他是画,不如说是原始的文字——象形文字,从画面可以看到佤族祖先在三千多年前以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场景。画中描绘的狩猎前的大型宗教仪式,反映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对野生动物需求(温饱需要)、恐惧而引发的崇拜等心理,这种心理也制约了野生动物被大量的猎杀;在画面中,有多处亚洲象的形象,作为体形庞大的动物,被如“日记”一样记录下来是不奇怪的,画面中的亚洲象有几种情况:一是创世纪中大象和其他动物帮助人类从山洞出来时的场景,表明佤族先民对大象的崇拜和感激之情;二是大象打斗或嘻戏等场景,表明佤族先民对亚洲象行为习性的观察和了解,这可以说是亚洲象行为学观察的最早记录了。沧源崖画中没有亚洲象被猎杀或伤害的画面,表明中国南滚河地区的佤族自古以来就有保护大象的传统和文化的传承。
(2)文学作品中的象
早在1996,李永杰就在《云南林业》杂志上发表了佤族贡象节来源的故事,2003年李永杰又将贡象节相关故事及节日习俗发表在《森林与人类》杂志上;赵林平于2005年在《临沧教育学院学报》发表了《沧源南滚河畔的佤族“贡象节”》;沈世春2015年在《今日民族》上发布了关于贡象节的流程及相关照片。班老佤族头人保建华在《佤山文化》2015年2期中发表了他所收集的亚洲象的故事《班老和亚洲象的历史记》。沧源佤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彭建新在《佤山文化》2017年第3和第4期中发布表了《佤族崇拜大象的来历》。由此可见,关于中国南滚河流域佤族与亚洲象的文学作品还不多,但在许多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却经常出现象的身影,贡象节的隆重举行,许多新闻、杂志开始报道这个独特的民族和节日,增加了当地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关于中国南滚河流域佤族与亚洲象的文学作品陆续出现。
(3)舞蹈艺术中的象
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与大自然共生共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在与动物朝夕相处中他们把掌握到的各种动物形态和行为汇集到文化创作中,在舞蹈中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通过舞蹈表达对动物的崇拜和喜爱之情,将对动物的崇拜上升为艺术形式,逐步成了具有典型佤族特色的舞蹈,如年舞中跳白象舞、孔雀舞、马鹿舞、麂子舞、野猪舞、鸟舞、鼠舞等。在如“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贡象节等节日庆典时,他们会跳起木鼓舞、象脚鼓舞、长发舞及其他舞蹈,表达佤族人民淳朴善良、粗矿豪迈的民族性格和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www.xing528.com)
中国南滚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与亚洲象有关的舞蹈是象脚鼓舞和白象舞。象脚鼓舞和白象舞均源周边的傣族,在南滚河流域的佤族中也广为流传,跳法也傣族也基本一致。象脚鼓舞的主要特点是舞者肩挎象脚鼓,随着象脚鼓和铓锣的节奏声跳起欢快有力的舞蹈,边击边跳,舞步模仿大象的行走动作,惟妙惟肖。象脚鼓的击法也多种多样,通常是拳、掌、指、肘同时并用。
中国南滚河流域佤族的象脚鼓一般采用攀枝花树或芒果树的树干,掏空树心晾干,两头蒙上牛皮做成。其大小规格不等,最大的长约130 cm,最小的长30cm (图16)。
白象舞是由两人舞动一头白象模型,伴随着鼓声,模仿大象行走时的动作跳的舞蹈。白象舞属双人拟兽舞,十分讲究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由于白象道具庞大,限制了舞蹈的灵活性,其步伐稳健、有力。基本动作有:“原踏步”“前后跳”“左右跳”“鼻步”等,经过民间艺人长期不断改进,如今耿马地区的白象舞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舞步。
图16 南滚河流域佤族的象脚鼓(陈明勇/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