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麻嘎捧尚罗》(意为“神创世的歌本”或“神创世之歌”)是傣族最重要的一部创世史诗,共十四章,一万三千行,被称为傣族的“五大诗王”之一,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天地形成、众天神诞生、绿蛇与人的传说、神火毁灭地球、神创世、万物诞生、人类形成、葫芦人的传说、谷子产生、神制定年月日、人身象头的天神、人类大兴旺、迁徙等,共十四个部分。这部古籍对研究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中可以看到傣族如何从蒙昧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可以看到傣族文化的渊源、发展和流变(秦家华,2011)。
傣族的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首卷讲到:大概在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中就存在着海洋、大气和大风,大气母亲和大风父亲结合,诞生了最初的天神“英叭神”(也译为“帕雅英”或“叭英”,傣族神话里的创世神,“英”通常指天上的神;“叭”指的是“气浪或光波”,“英叭”就是“气浪或光波之神”的意思)。英叭神是无所不能的化身,当他看到茫茫宇宙中只有一望无际的水域、混沌的雾气和风云,空荡、寂寞、了无生气时,立志“要做天和地”,“要开创人类”,“让天空和水面有活力”。“英叭神体大吓人,附体的污垢有十万层,随着他不住地搓擦,又黑又厚的污垢啊,势如山倒地陷,密似千万大雨,哗哗滚落下来。”于是堆积的污垢形成了大地,样子像一种野生的、圆圆的果子——宗补果,英叭神为它取名罗宗补,意为像“宗补果”一样的地面,大概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地球了。英叭神又用指甲做成了擎天大柱,支开了天,造就了天和地(李杰,2007)。造好了天地之后,天和地都还在飘浮动荡之中。于是,他又造了一只神象“掌月朗宛”,用鼻子顶住了天,用四只大脚镇住了地,天地从此才固定下來。天和地是稳住了,可是不分白天和黑夜,也沒有四季寒暑的变化,人们无法生产、生活。接着,英叭神又造了一个象首人身的神“捧麻还冉”来划分季节,区分白天和黑夜。从此,人们才有规律地生产、生活。(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