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佤族宗教文化-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的民间知识研究

佤族宗教文化-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的民间知识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南滚河流域佤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在佤族中是个特殊的群体,各村寨都建有缅寺,传习傣文,同时仍保留一些原始宗教信仰,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南滚河流域佤族特殊的宗教信仰。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佤族的生活随即发生变化:一律身着与傣族相似的服饰,和傣族一样过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只是其间加入了佤族的一些礼节。图23佤族村寨中富丽堂皇的缅寺图24佤族少年在缅寺中学习小乘佛教文化和傣族文化

佤族宗教文化-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的民间知识研究

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南传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教后,先传到斯里兰卡,又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经东南亚传入我国云南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聚居区。中国南滚河流域佤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在佤族中是个特殊的群体,各村寨都建有缅寺,传习傣文,同时仍保留一些原始宗教信仰,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南滚河流域佤族特殊的宗教信仰。自十八世纪以来,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基督教相继传入佤山。新的宗教必然带来新的宗教活动,尽管新的宗教并没有使佤族人完全摒弃原始多神教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但却使佤族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一百多年前,汉传佛教的信徒“达东波”等一行十余人,从大理经澜沧进入沧源县的岩帅地区后,岩帅、团结、勐省等地的佤族放弃了原始多神教的信仰,成为了汉传佛教的信徒,使沿袭了一代又一代的猎人头祭谷的陋习得以革除,佤族人的牛也走下祭坛成为耕作工具,并翻开了佤族种水田的历史

大约18世纪中叶,南传佛教传入沧源西部地区的班洪、班老、南腊等佤族村寨,信徒迅速增加,“佤族缅寺”成了佤族家男孩的学堂,吟诵傣文书写的经书。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佤族的生活随即发生变化:一律身着与傣族相似的服饰,和傣族一样过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只是其间加入了佤族的一些礼节。在南滚河一带,佤族的原始宗教和南传佛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每年一次的“贡象节”,是佤族传统的节日,是佤族原始信仰的产物,但如今的“贡象节”中,缅寺的长老、佛爷及和尚都踊跃参加,就此机会宣扬佛教教义,当然诵经的内容也紧跟形势,多是与亚洲象有关的内容(李永杰,2007)。几种宗教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是在节日习俗,还是在信仰崇拜中,都没有产生矛盾,很多节日或传统祭祀中,民族头人和佛寺长老、和尚一起参加,诵经内容既有教义,也有根据当地习俗改变后的内容,这是这个地区佛教得以传播的重要原因。

图23 佤族村寨中富丽堂皇的缅寺(陈明勇/摄)(www.xing528.com)

图24 佤族少年在缅寺中学习小乘佛教文化和傣族文化(陈明勇/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