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的民间知识及文化传统研究成果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的民间知识及文化传统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焕然等认为,7000多年前的历史时期,亚洲象在云南的沧源、西盟和盈江都有分布的记载。云南南部的象,估计数量已不太多,除西双版纳和西盟山区外,亦可能在别处发现象的踪迹。森林的破坏和采伐,农田的开垦,公路和水库的修建,都会影响象的生活。杨宇明等认为,中国南滚河流域曾经是亚洲象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在班洪、班老中缅边境一带,历史上象群出没数曾多达200余头。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的民间知识及文化传统研究成果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徐宏祖)较早关注云南境内大象分布的状况,完成于公元1639年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阐述了明代云南野象分布的北界:“盖鹤庆以北多牦牛,顺宁(今凤庆)以南多象,南北各有一异兽,惟中隔大理一郡,西抵永昌(今保山)、腾越(今腾冲),其西渐狭,中皆人民,而异兽各不一产。”([(明)徐宏祖著,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941页]。

文焕然等(1990)认为,7000多年前的历史时期,亚洲象在云南的沧源、西盟和盈江都有分布的记载。

方国瑜(1943)在《滇西边区考察记·班洪风土记》一文中,详细记述了1932年考察班洪西南蛮朗山中“蛮朗象”的情形:“有大象七八只,曾过其地者曰:象洞外四五里,有石屹立,象过其旁,长鼻摩擦,石已平如砥,凡象所行经,丛棘开成隧道,或不知而走象路,遇之则无处可避,必遭其为祸也。曾有人骑而过,遇猛象至,下马登树上避之,马无逃跑,为象鼻引而掷之数丈外,亦见其力之大也。在勐董,闻班老土人猎获其一云。”在《滇西边区考察记·打猎》一文中,方先生还记述了野象减少的情形:“野象亦时有之,闻在三十年前,数最多,且至孟定境内,今则过班洪者已少,而孟定无象踪迹也。”(江燕,2016)。

寿振黄(1959)认为,古书上的记载,猎人的经验,野外的观察,获得的臼齿和见到的头骨和四肢骨,都证明云南南部确实有象。云南南部的象,估计数量已不太多,除西双版纳和西盟山区外,亦可能在别处发现象的踪迹。森林的破坏和采伐,农田的开垦,公路和水库的修建,都会影响象的生活。(www.xing528.com)

杨宇明等(1982)根据访问调查结果认为,在班洪、班老中缅边境一带,历史上象群出没数曾多达200头以上。

杨宇明等(2004)认为,中国南滚河流域曾经是亚洲象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在班洪、班老中缅边境一带,历史上象群出没数曾多达200余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