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鼓舞,又叫端公舞。端公是指神汉。端公舞原本是中卫地区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祭祀活动,后来演变为一种群众性娱乐舞蹈。该舞蹈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浓厚,表现内容丰富,糅合了当地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等诸多元素。
中卫地区的单鼓舞主要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等节日举行。单鼓舞的整套活动,由众多身穿奇装异服、化妆另类的“神汉”表演,一般由4~8人表演。内容有“跳神”“耍纸条”“顶灯”“装娘娘”和“谢神”等部分。单鼓子是神汉跳神时手中所拿的乐器。单鼓只有一面,形似团扇,圆周处用铁条箍上,张着羊皮,鼓的下端有手柄。柄下又有3个铁环,环上各穿有薄铁片制作的多个圆形小圈,用一藤条敲击鼓发出声响。同时,随着单鼓子手部、身体的上下左右不断移动,鼓环也不断作响,极富节奏感。(《中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单鼓舞》)
不同的表演部分,有不同的表演动作。如“跳神”,在表演舞蹈的同时,更注重打鼓技巧的展示。打单鼓时,或从身前身后,或从头顶胯下扔抛击打,动作迅速,落点精确。如“耍纸条”“顶灯”部分,更注重舞蹈技艺,有踏步绕花、转身绕八字花、蛇行花,还有跪腿绕花及平躺、侧躺绕花,其技艺要求很高,类似现代体操中的绕彩带表演。
单鼓舞动作姿态的规范性较弱,可变性较大,在大体一致的步伐、动作、节奏、韵律下,作出击鼓跳跃动作。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受外界影响较少,因此完全保留和传承了中卫地区原古的宗教文化元素,具有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富有民间传统舞蹈古朴的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单鼓舞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最初表演内容完全是宗教内容,表演场地仅限于在寺庙和祭祀场所。单鼓舞是由神汉(端公)师徒相传,大多以家为帮,师徒数人一起相随表演,多活动于各寺庙中。过去,端公舞中还有“端公扎胳膊”动作。舞者随着音乐节奏,边跳边敲鼓边,用手中利器在胳膊上拍,拍几下刀就扎在胳膊上,鲜血四溅,动作惊险,令观者惊恐不已,深信神灵附体。其实,个中窍门只有舞者清楚。在激越的音乐声中,舞者处于亢奋状态,胳膊上的肌肉拍麻木了,刀扎在胳膊上,但见鲜血四溅,观者以为神灵附体。这种表演极具真实性,但也带有很大的迷惑性。(www.xing528.com)
单鼓舞跳起来刚健、优美,边唱边舞,伴以鼓声和手臂舞动铁环发出的当当撞击声,加以刚健有力的舞蹈动作,使整个气氛紧张激烈,具有力量。因单鼓舞既具有宗教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群众观赏的娱乐意义,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单鼓舞进行了改编,剔除了“端公扎胳膊”血淋淋的部分,保留了刚健有力的舞蹈形式,让这一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舞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民群众的娱乐增添情趣。经改编后的单鼓舞主题鲜明,内容健康,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改编后的单鼓舞反映了庆丰收的劳动场面,刻画了劳动人民喜悦、愉快、幸福的精神面貌,舞蹈动作明快,跳跃性强,鼓声强烈、明朗、轻快紧缓有序,深受城乡百姓欢迎和喜爱。
1956年,经过挖掘整理的中卫单鼓舞到银川、兰州表演,并获一等奖。2008年,单鼓舞入选第一批中卫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精品》《中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漫话中卫·单鼓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