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最早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甲骨文中。《诗经》中多有吟唱,如《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小雅·杕杜》“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可见当时就有采摘枸杞的劳动,因而也就有了劳动中的歌唱,有了流传千年的《诗经》。枸杞这种古老的植物,是跟随着劳动人民的脚步不弃不离走到今天的。据周兴华先生考证,枸杞栽种在西周就有。他在《枸杞史话·种植篇》写道:“西周时期,栽培种植枸杞已成为一种耕种制度。从《国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看,西周时期庄园主已有了自己的枸杞园子……”
枸杞也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诵。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刘禹锡《咏枸杞井》写道: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枸杞的延年益寿、医药保健作用古人早就充分认识到了。《神农本草》记载:“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神农本草经》认为,枸杞以滋补营养为主,既能祛病又能长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无毒副作用。”(周兴华《枸杞史话》)枸杞全身是宝,叶、花、根、皮皆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上天恩赐人间的这一珍宝,历来被智者所识善用,浩浩典籍,记叙丰繁,一脉相承,造福子孙。
关于枸杞的神话传说历史上也言之凿凿,最引人入胜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枕中记》里的记载:有一人,往河西为使,路逢一女子,年可十五六,打一老人,年可八九十。其使者深怪之,问其女子曰:“此老人是何人?”女子曰:“我曾孙。”“打之何故?”“此有良药不肯服食,致使年老不能步行,所以决罚。”使者遂问女子:“今年几许?”女曰:“年三百七十二岁。”使者又问:“药复有几种,可得闻乎?”女云:“药唯一种,然有五名。”使者曰:“五名何也?”女子曰:“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地骨,冬名仙人杖,亦名西王母杖。以四时采服之,令人与天地齐寿……”
记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一问一答,将要表现的中心一步步引向枸杞,虽然有神话的成分,但仍不失古人对枸杞的认知与崇拜。无疑,枸杞的延年益寿作用,成为古人的普遍共识是无可置疑的。
但在古代,由于生产技术落后,枸杞这一集药用、食用、保健为一体的神奇物品,由于产量所限,却只限于少数人享用。物以稀为贵。之因它的珍贵,才被古人记入典籍,才有那么多文人墨客吟诵。枸杞入药,《乾隆中卫县志》载:“枸杞,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乾隆中卫知县黄恩锡在《竹枝词》写道:
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www.xing528.com)
中宁种植枸杞有文字记载始见于唐宋。宋代吴怿在《种艺必用》中详细介绍枸杞有籽育和扦插两种方法。明清时代,宁安枸杞栽植已形成相当规模,占领了全国市场,成为枸杞商贸中心。当时客商云集,水旱两路并举,远销海外,盛况空前,赢得“中宁枸杞甲天下”美誉。
中宁枸杞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成书的《宁夏新志》。当时,依靠洪泛区生产的优质枸杞数量很少,到明万历六年(1578年)出版《本草纲目》时,各地药材市场上大宗交易的枸杞仍然是采集的野生产品。明末清初,宁安堡出现大量家种枸杞园,作为栽培品种的中宁枸杞终于完成了从野生到人工种植的转变,完全取代了野生品种。实现这个重大转变的条件,一是在明初列为贡品以后,当地茨农积累了栽培管理的许多经验;二是明末在清水河下游修建了改道工程,使宁安一带的清水河洪泛作用消失,广大茨农必须增施肥料,精耕细作,才能收到优质的贡果;三是清初把明代的宁夏屯军改为农民,同时改善了西北民族关系,有利于当地发展商品经济,扩大枸杞市场。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宁安堡的茨农们创造了奇迹,使自己精心培育的枸杞子从朝廷贡品走向需求十分旺盛的药材市场,以名贵中药材在海内外占据鳌头。
既然是名贵中药材,对生产条件就有着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枸杞原产地宁安堡坐落在中宁黄灌区南岸的七星渠上游。这里地势平坦,土地丰腴,物产富饶,冬非严寒,夏无酷暑,到处是河套水乡风光,塞上江南景色。而气候干燥、光热资源多、昼夜温差大、土壤性质好等特点,又是枸杞生长的独特条件,利于枸杞果实营养成分的积累。黄河与清水河两水相汇,因水里含有从山里冲刷而来的矿物质,更使中宁枸杞得天独厚,果品的品质优于其他地方,因而成为旧时的“贡品”,《中华药典》规定的入药药品。
中宁枸杞从明朝列为贡品,到“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宁安)产也”的盛况,其间经历了260余载。在其后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中宁枸杞一直做为名优中药材和滋补佳品在全国各地市场进行交易以及出口外国,为国家换取外汇和进行易货贸易。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这一几百年的传统产业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经对中宁枸杞的物理检测,中宁枸杞所含各项指标,均符合入药标准。因此《中华药典》规定:“药用枸杞子为宁夏中宁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据《中华大药典》《中药药理学》《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等资料介绍,枸杞是国际公认的“富集锂”植物,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亚油酸、多种氨基酸、甙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B-胡萝卜素及钙、磷、铁、锌、铜、锰、硒、锗、多糖、蛋白质、脂肪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化学成分,药用价值极高,是防癌、抗衰老所必需的高级营养滋补品。
传统医学认为:枸杞子味甘甜,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及延年益寿的功效。地骨皮气味甘淡寒,解骨蒸肌热,凉血,除热清肺,疗风湿周痹,坚筋骨。枸杞叶,气味甘涩凉,除烦益智,补五劳七伤,壮心气,益阳事,清热毒,散疮肿,止渴。枸杞子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腿酸病,头晕目花,多泪,虚劳咳嗽,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糖尿病等。
1995年,中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2009年4月25日“中宁枸杞”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7年,《中宁枸杞传统栽植技术》被命名为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资料参考:《中宁枸杞传统栽培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