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在生育无计划时代,一对夫妇生六七个孩子并不稀奇,身体好的、生育能力强的则生得更多。在旧社会,多子能否多福,时代已给出了答案。生的儿女多了,生活负担肯定重,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家庭,如果生的儿女平衡,一半对一半,这还有一说,说福气还能沾个边,如果是清一色男娃子,那就与福气无缘了。儿子一个个长大,父母一个个给娶婆姨,紧着忙乎,一眨眼自己老了,还有没给娶上婆姨的呢。
托媒婆的福,这娶不上婆姨的男人,就由媒婆牵线,看中一户人家,男子入赘老外父家,做倒插门的女婿;也有年龄放大了没娶上婆姨的男人,日子过得凄凉,媒婆看在眼里,惦在心上,有合适寡妇,穿针引线撮合成婚,真的是“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双”。
不管是倒插门的女婿,还是娶寡妇或者上寡妇家组成家庭,这些婚姻都离不开媒婆的牵线说合。从事情的结果看,媒婆干得是一件善事。
也有家里儿女对等的,由于实在穷,给儿子娶不上媳妇,或者儿子有点残疾,说不上婆姨,而女儿又正值婚配年龄,事逼无奈,就求媒婆看哪家有合适的丫头,而那家儿子也到了婚配的年龄,通过媒婆牵线,两家就可以商量换亲。换亲的婚俗中卫也有,但不是很多。在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山区,此种婚俗常有。按中卫人的说法,换亲是一碗扣一碗,两家都不用出彩礼,男方给女方的衣服也相当,即便是有差别也不是很大。因为不管哪方要多了,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然而,人生只结一次婚,家里再穷,条件再不行,新人做两身新衣服,置一套新铺盖还是需要的。也有穷的缝不起新铺盖的,为了“装新”,找条件好的庄邻借,新婚三天完了,再把铺盖还给人家。
对青年男女而言,换亲是件比较残酷的事,很少有被换去的丫头对丈夫满意的。因为换亲的男方不是家里穷就是有残疾,而被换的丫头就不一定了,虽然生在穷人家,身上没有鲜亮的衣服,但人大多都是健康的,说不定还是个美女呢。遇到这种情况,女方想到自己父母、哥哥的日子也重要,心里就是有委屈也默默忍了,把希望和憧憬嚼碎了咽下,面对现实过平淡的日子。
不管哪一家,换亲是离不开媒婆走动说合的。当然,媒婆会把双方情况说清,让双方家长掂量,如果愿意做这门婚事,她才会继续说下去。(www.xing528.com)
如有人结婚后日子过了很长时间了,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有闲言碎语说媒婆的不是,话说得不恭,媒婆听到了,会嗤之以鼻,说:“这又不是口袋里卖毛呢,藏着掖着做成的事。自己亲眼眊下的,有啥可说的!”媒婆说的是实话,对婚姻不满的人也说的是实情。
还有一种换亲的,寡妇领着儿子过,儿子眼看大了,快到了娶婆姨的时候,可是寡妇又没能力给儿子娶。遇此种情况,媒婆就会东南西北地给寡妇物色合适人选,如果她所走动的范围没有合适的光棍,就会委托她熟悉的媒婆给物色。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打问到合适的光棍,媒婆就去说媒。光棍缺婆姨,寡妇差丈夫,条件对等,组成新的家庭没说的。问题是寡妇领着的儿子要娶婆姨,这是现实问题。其实这事媒婆早就瞄好了,光棍家里有丫头,丫头配给寡妇的娃子,爹一碗妈一碗,事情再没有这么圆满了。
旧时中卫就有光棍寡妇婚配,光棍寡妇成对、子女成双的婚俗。这种习俗,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换亲固然有残忍的一面,残酷地扼杀了青年人的爱情,把青年人对爱情的憧憬期望撕碎了,但这个罪魁祸首若追究起来,根源应该是贫穷。如果不是贫穷,那些换亲的青年男女就不会被逼上这一步。而媒婆,也不会有那么多事,做着月老的事,受着人们的谈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