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言说:“媒婆子,嘴上吃了个油坨子。”
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成为一种礼教时,乡村有一种半职业化的人物——媒婆,十分活跃地串走在乡村里,这家出那家进,做着月老的事,吃着百家的饭。中国传统文化相信姻缘,千里姻缘一线牵,这牵线的就是月老。
关于月老的形象,清人沈三白《浮生六记》中说:“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在非烟非雾中。”过去民间多有给月老塑像、立庙的,以求佑护,因此月老祠就应运而生了。月老祠,亦称鸿禧堂,供奉可亲可敬的月下老人,为中国的爱神。由于月下老人会帮有缘的男女系红线,在民间也渐渐出现“拴红线”的习俗。此习俗在唐代已有。唐代史书上记载:兖州都督郭元振年长未婚,宰相张嘉振见他有才干又相貌堂堂,就想纳他为婿。因为有5个女儿,不知许配给哪一位好,张宰相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让他的5个女儿坐在布幔子后面,每人手上各拿一根红丝线,将线头露在外面,让郭元振隔着幔子去牵,牵到谁就以谁为妻。郭元振一下牵到了漂亮非凡的张家三女,两人结下了美满姻缘。
唐代元稹作《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莺莺的侍女红娘从中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元代王实甫据此改编为《西厢记》杂剧。此后,“红娘”便成了为那些陌生男女喜结姻缘的人的代名词。《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剧中经典唱词,堪称千古佳句。
过去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月老祠,成为人们祈求幸福美满姻缘之所,在著名的杭州西湖白云庵右侧月老阁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道出了“月老”的心愿,也是民众的美好心愿。
中国婚俗中,“红娘”是个雅称,一些城市称媒人为“红娘”。还有专替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红娘”公司,专做男女姻缘业务,但要收费。
在中国广大农村,“红娘”这个雅称仍被人们称作“媒婆”“媒人”。“媒婆”“媒人”替青年男女牵线搭桥,做着月老的事,因此,人们更愿让这个叫了上千年的俗称流传至今。
媒婆在中卫不是个职业,大多是由乡村里不多几个能说会道、会察言观色、十分勤快且消息灵通、信息量大、办事热心、让人充分信任的女人担任。
在婚姻上,不能小看了媒婆的作用。“明媒正娶”就给了媒婆很高的定位。(www.xing528.com)
一桩婚事,从提亲、订婚到促成结婚,媒人都起着中间人的作用。媒婆在男女双方间做跑腿,联络、协调、细节调解、搞气氛,说吉祥话,祝福新人幸福美满,直至婚礼结束,才告使命完成。在别的地方,旧时有给媒人费的习俗,就像如今一些做中介的,事成后,是要给中介费的。
媒婆在中卫没有收钱的习俗,做成一桩婚事,也就吃上几顿饭,收男女双方买给的几斤点心而已。点心是表示答谢,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心意到了。所以后来有人戏说“媒婆子嘴上吃个油坨子”。若是富人家,对媒婆所介绍的婚事满意,也可扯几尺布答谢,让媒婆做件衣服穿。这算是媒婆保的最风光的一桩媒了。
在中卫,把媒婆牵线的婚事叫“保媒”。从这一词意里可以看出,媒婆在牵线的同时,还要保证对双方知根知底,不仅是家境、大人品行和青年男女的品行,甚至连双方家里人有没有什么隐疾,大人“水清不清”(腋臭)都要搞清楚。因为有些隐疾是会遗传的,所以过去人们就讲究婚姻“水路要清,品行要正”。“门当户对”大概也有这个意思。当然,媒婆的“保”不是绝对的,男女双方家长还会委托嫡己人到对方村庄去明察暗访,将得到的情况信息反馈给当事人。情况总有些出入,对不管哪方提出的质疑,媒婆都会详细回答、释疑。
说媒还需要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而且要准确地向男女双方父母反映情况,又要尽可能扬长避短,使双方充分认识到对方的长处,从而使双方乐于达成嫁娶的意向。就是说,要有一张“媒婆嘴”。行走乡里,没有好口才,能把人心说动,很难。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来往于男女两家,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
在衡量一桩婚事能不能做成时,门当户对是媒婆首先要认真考虑的。否则,话说得不对,就要遭人白眼。但不管怎么说,一般人家对媒婆的好意还是能理解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即便是媒婆提起的哪家丫头有轻微残疾,配不上这家健全的儿子,这家大人也不会让媒婆当时下不来台,而是会让媒婆给另外物色丫头,媒婆也会爽快地答应。
做媒这一习俗有些历史了,之所以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人们还需要它。民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双。”就反映了媒人在传统婚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仪礼·士昏礼》中规定的成婚程序六礼来看,从采纳、问名、纳吉、纳征到请期、婚礼,没有哪个环节能离开媒人。“于是男女以行媒始知其名,无媒则亦不交;男方无媒不得妻,女方无媒老且不嫁。”《唐律疏议》中也有“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婚嫁要行媒,成为婚姻的必要条件。
中卫的传统婚俗,来自于中国传统婚俗文化,源远流长。尽管现代社会对传统婚俗持摈弃态度,认为是对美好爱情的禁锢束缚,但若加以考究,应该看到,由“媒妁之言”“保”成的传统婚姻未必就不能白头到老,而现代自由婚姻未必就能甜甜蜜蜜地走下去。婚姻的内核,其实不是形式就能轻易决定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媒婆在中卫地区的乡村依然很活跃。她们不辞辛劳,热心地为青年男女穿针引线,促成一桩桩婚事。那个年代,在农村包办的婚姻占多数,婚姻既传统保守也纯洁自然,掺杂着社会因素和生存需要,虽同处乡村,也得讲究门当户对。比如贫下中农一般就不和地主成分的家庭做亲家,无论他们的子女多优秀,多么喜欢对方,这中间都是有障碍、有鸿沟的。即便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和日常接触中暗暗地喜欢上了彼此,可是家庭成分像一把利剑,悬隔在他们中间,胆子小的,纵使喜欢对方,也只限于想象,不敢越雷池一步。胆子大的,就不管那么多了,他们知道,父母最终会屈服于自己的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即便是男女青年相识,而且私底下已在偷偷恋爱,双方家长知道了,也认可儿女自己谈的婚事,但要成婚,家长为了名正言顺,还是要请媒人上门说媒。这在一些人看来纯属多此一举,可在男女双方家长心中,那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没有“媒妁之言”,这桩婚事就名不正言不顺。明媒正娶,他们在乎的是这个。这个时候,双方家长请的媒人不一定非是专业媒婆,请一个在人们心里德高望重或者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亦可。当然,通过媒人的口,也会将这桩婚事宣扬出去,让村人邻里都知道,他们儿女的婚事是由媒人说成的,而不是由儿女私订终身。在农村,婚俗总是闪射着传统文化的光影,不经意地在人们的神经上弹拨一下,让人们陷入沉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