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地年俗不同,中卫人讲究初一不出门。初一这天不出门,但是在家族里可以走动。长辈过年给晚辈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初一早上要放鞭炮,曰之“迎财神”。过去,过年讲究“不破五,不动火”,从初一到初五,不动案板、切刀,不动烟火做饭,所以家家必备几天的熟食,把案板、擀杖、切刀封起来,吃的水也备足。
各地年俗不同,中卫人讲究初一不出门。就是说,走亲串友要过了初一才走。初一这天不出门,但是在家族里可以走动。一大早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走走,喝酒打牌、吹牛瞎侃地过去了。当然,晚辈给长辈磕了头后,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是少不了的,多少不吝,只是讨个欢喜吉利。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父母在年三十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将压岁钱压在子女的枕头下。长辈过年给晚辈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初一大清早有人家贴对联,也有年三十晚上就贴好的。主家视忙闲而定,虽没有一定之规,但决不能过了中午再贴。
初一早上要放鞭炮,曰之“迎财神”。从天麻麻亮到吃早饭之间,到处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家响罢那家又响,昔日平静的村庄,被浓浓的年味包裹了。所以有人说:“现在要看过年的氛围,就到农村去。”(www.xing528.com)
俗传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如果扫地,会扫走运气、财气,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所以,地再脏,也不能去扫。初一不扫地,中卫农村有的人家现在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过去,过年讲究“不破五,不动火”,从初一到初五,不动案板、切刀,不动烟火做饭,所以家家必备几天的熟食,把案板、擀杖、切刀封起来,吃的水也备足。这一习俗现在已有很大改变。这不动那不动的,已没了那么多讲究。过年,其实过的是氛围、亲情、精神、文化、情趣,束缚太多,快乐指数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人们在秉持传统文化敬老爱幼、团圆安详的年俗文化的理念下,把有些和时代不合拍的东西摈除了,这是一大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