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岩寺踞香山之巅,距市区百里,与海原县、同心县、甘肃靖远县接壤。古有鸡鸣听三县之称。
香山东西走向,主峰海拔2364米,山势巍峨,沟壑纵横。据《乾隆中卫县志》载:“香山,县之南山总名,前明为庆藩王牧场,至国朝始入县治。其地周环约五百余里……山巅高约十里,旧建有香岩寺。其山地可耕牧。山民随水而居,多穴处为土窑,喜牧畜,旧称七十二水头是也。”香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山势阔大,古时植被丰茂,可耕可牧。香山乃是中卫古十二景之一,《乾隆中卫县志·中卫各景考》曰:“香山之巅,峰峦巍耸,凌云插汉,顶旧建佛寺。每登临远眺,群山皆俯。南通灵固,北尽沙漠,城堡星罗,河流如带,殊足以拓心胸而资流览矣。”清代诗人宋楫《香岩登览》曰:“边城古刹势崔嵬,竟日登临未拟回,俯视河山收眼界,恍疑身在雨花台。”
香山对中卫地区历史文化发生过重要影响,经发掘考证,在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沟等地发现岩画100多幅,内容与北山岩画大体相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还发现汉代墓葬、西夏窑址、宋夏古战场。甚或“穆天子巡游”经过香山,亦有迹可查。这么一处雄踞边塞的大山,尤其处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相对激荡的地带,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就毫不奇怪了。
名山必有寺观,香山亦不例外。香岩寺就是一座屹立千年的古刹。自治区佛教协会觉道居士吕维新经多年研究并缜密考证,在《香岩禅寺》中写道:“自西汉佛教东传,东晋高僧法显率弟子云游天竺求法,踏寻漠北通往中原的天然交通‘冢遂’途经中卫香山,就播撒了佛种。要说香岩寺的雏形始建年代,应与北魏开凿须弥山石窟(400年左右)基本同步。因为,一是借助开凿石窟之风和宽松的政策;二是鸠摩罗什法师在凉州(今武威)被吕光滞留达17年之久,在此时佛法从凉州传入中卫香山是水到渠成之事。信众起简易茅棚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大兴土木建造宏伟壮观的规范寺院,最有说服力的始建年代首推大唐贞观盛世。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旨尉迟公维护边陲并监修香岩禅寺,一举声振朔方。”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影响、贡献巨大。鸠摩罗什祖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驰名遐迩。鸠摩罗什7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太祖吕光清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今武威),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滞留17年弘扬佛法。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入长安,十一年(409年)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
由鸠摩罗什自凉州入长安到唐太宗遣尉迟敬德建寺修庙,时间已有200多年之久,所以佛法自凉州传入中卫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一时期,由于尉迟恭公监修,自唐都长安一路向北,留下多处寺、窟,如寺口子米钵寺、宣和羚羊寺、石空大佛寺等,即便不是新建也是在唐贞观年间扩修完善的。
吕维新居士《香岩禅寺》记载:“西夏王朝对香岩寺倍加崇仰,后来被李元昊废了的坚利皇妃伤感万分,饮冤入寺,常伴青灯古佛,持律清修,震撼西夏。一位被皇帝宠爱有加的皇妃,上山苦修,对朝野都有一种超脱红尘的精神刺激,对香岩寺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可以想见香岩寺在那个时代香火旺盛的景象。
然而,任何事物有盛就有衰,这是规律,香岩寺亦不例外。在兵燹、地震、灾祸中,香岩寺起起伏伏,兴兴衰衰,历经风雨。《重修香岩寺募化疏引》就记述了香岩寺的风雨沧桑:应理黄河之南,旧有香岩寺,登览翠岩乃中卫第一名胜古迹,越千余年矣。开辟初建系唐代尉迟恭,振兴者宋代罗彦威,明成化二年(1466年)始有洗心和尚继业垂统,督修楼台殿阁,规模宏大。迄清康熙二年(1663年)嗣有通众和尚追前代开辟之遥,先师续修之久,但山场阔大,殿宇微小,发心邀请地方文武官员暨乡绅募化,前后楼阁殿宇,概为重修。传至寂化禅师,法名觉孝,于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呈请地方官,饬牒捐修饰葺前后殿宇,较前尤为庄严宏伟。同治二年(1863年)社会动荡,香山庙宇房屋惨遭焚毁,夷为平地。至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释子悟真,邀集城乡善士倡募化缘为重修,基本恢复原貌。”(www.xing528.com)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和儒教、道教相互包容,兼容并蓄,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大宗教。教徒以善为根,虔心修为,在风风雨雨中延续至今,香火不断。清候补知府李景春于清雍正十二年撰写的《重修香岩烟寺碑记》,是对香岩寺历经灾难而挺立于香山之巅的更加充分的证明,从碑记中可窥一斑:“余尝阅历东西,周游南北,凡名胜之区,莫不有桂殿兰宫,以壮其烟霞。名人骚客以表其盛事。此盖地气之灵秀,诚有不能淹没而足以系人心之仰止也。不期然而然者矣。如吾温城之南,玉简瑶蓼。崛然而独立者非香山耶?山以香名何?盖既无茂林修竹,复鲜瑶草绮花。而馨香时至,究不知其所自。故名曰:香山,山之寺,既名香烟。名与实信不诬也,山之南崆峒似屏。山之北黄河如带,左顾牛首,右盼永安。朝霞飘渺于丹崖,落日阴生乎紫殿。宁非名胜之大观也哉;况昔之殿阁嵯峨,众教庄严而清净,竟非人世尘空。原是佛心,虽不知建自何代,造自何人,而趋陬避壤。景仰而瞻礼者,诚不知几历岁月矣。迨其后,地震山崩,壁破垣颓,其萧条冷落之风,又不知几历年所,虽间有一二仁人、善士,欲倡率而为之,其如饥馑频仍,人民离散,以致因循而废弛者,又不知几何年,此亦盛衰相因,可胜惜哉!然幸雍正戊申岁,适有善士众等,虔心募化,首倡于前,而□□布金供奉,附骥于后。推水拽木,负土担砖,盘石蹬而登鸟道。以□重兴危楼者,迄今七年矣。迟之是岁桂月,工甫告竣,开异新开,兜率齐秀倚,芙蓉碧辉煌,观者耀目,虽七宝之灵应,亦众善之至诚……”
“推水拽木,负土担砖,盘石蹬而登鸟道。”可以想见,在古时,香山的百姓心怀善念,将倾塌的殿宇重新建起,那种艰难,非诚心如磐石而难克。
至民国,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干旱愈增,香山民众不断迁移,寺况衰微,而僧人仍不畏艰辛,相继有禅净、觉慧、觉性、觉悟和宗相住场弘法。“文化大革命”中寺庙遭毁坏,1966年被拆除,只留废墟。宗相被赶回家劳动,修持独身。1982年,宗相师与会长折成龙、陈继恒等倡议募资,光复香岩。1989年兴工,首建大殿、地藏殿、天王殿及简陋房舍,并事塑像彩绘,至2001年竣工,增建房舍20余间……之后,在信士和民间力量的募捐支持下,香岩寺续建不断,至今已成规模,殿宇巍峨,寺院完整,宏伟庄严。
与香岩寺相遥望的,是寺东南一山坡上的塔林,大小有塔10座。塔有砖砌、土筑两种。土筑的已倾塌。塔林中偏北有座砖石牌坊,东西贯通一门洞。门洞上额刻有“松风晚照”4个字。门联刻“云室共我为至友,山水同吾作一家”,右上角题有“康熙癸未秋月”字样。此文字说明牌坊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秋建,为明清时期住寺僧人墓塔,未刻名讳。但可从史料中推测,明代的住持洗心,清代的通众,道光时代的觉孝、悟真等大师之灵骨必存其下。清道光年间住持僧寂化禅师(觉孝)已传世36代,可见香岩寺历史悠久,住僧不断,香火兴旺,佛灯长旺,为塞上名刹不虚也。
在香岩寺脚下陡峭的山坡上,有一种叫“爬松”的植物,匐地生长,枝干盘曲如虬爪,叶簇如松,因不能向上伸长,故得其名。“爬松”多现于山坡的褶皱之处,匐于地面,却郁郁葱葱,枝蔓滴翠,婀娜多姿,观之稀奇。《香山爬松》一文中这样记述:“香山爬松,一副枝如铁、叶如针的神态,长得虽娇小,没有主干,亦没有伟岸的身躯,但那种荡然天地之间的忠贞骨气,仍不失松树家族的品格。可以说,她的存在,倒是松树家族中一个不可多得的成员。香山爬松乞伏在地上,枝扭曲着,沿着坡攀援,似蔓,却不是蔓;只因身上披满针叶的负荷,所以每根拇指粗的枝,都紧紧地抠在地上。想看看她的根吗?沿着枝蔓寻去,蓬勃的一丛,十几根枝拥抱在一起,又深深地扎下,既是根,也是‘树’。香山爬松,就是以这样的精神,拥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又各自发展着,蓬勃出翠绿一片。她是来自秦岭还是祁连山?是鸟儿把种子衔来还是沧桑变迁蜕变成这样?在植物种类中,她是派生还是独属一家?她太渺小了,渺小到仅在香山一隅生存而已。但仅这一隅,却又是她‘苏世独立’的可贵之处。干旱,她绿着,尽着一份职责;下雨,她绿着,仍尽着一份职责。不卑不亢,不娇不艳,以渺小展示出伟大的气魄,以忠贞揭示出惊世的品质……”
香岩寺耸立在香山之巅,耸立的是一个不朽的文化标志,一座历史的瞭望塔,一处通天接地的佛心,其周围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别样的景致。
香岩寺庙会是农历四月初八,为佛祖圣诞日。中卫及周边地区百姓有“朝山”的传统,庙会期间,四面八方的人络绎不绝。阔大的香山,不经意间,就会给拜访者以惊喜,或是自然的,或是人文的,让人慨叹唏嘘。
(参考资料:《香岩禅寺》《宁夏中卫香岩寺古往今来多奇观》《中卫香山寺》《乾隆中卫县志》《香山爬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