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卫风物:横亘域境的古长城

中卫风物:横亘域境的古长城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昭王修筑“拒胡”长城时,必然要将陇西、北地、上郡所辖地域全部包括于他所筑的“拒胡”长城以内。毫无疑问,这是一道古代遗存下来的长城遗迹。收复失地后,卫青主要修缮了秦沿黄河长城及高阙一线长城,其目的不是满足于既得胜利,据秦长城实施防御,而是

中卫风物:横亘域境的古长城

中卫史称边塞,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历史上属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相对激烈的地方。翻开典籍,不乏狼烟四起、战云蔽日、金戈铁马、杀声迭起的边塞战事记载。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境内历代长城遍布,烽燧城障林立,秦、汉、明等朝代修筑的长城均有遗存,并在史书都有记载。

长城以其作用来分,无外乎军事上的防御和阻隔。也就是说,在农耕文明时代,古人为了不受马上民族的侵略袭扰,过上一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稳日子才想出筑墙防御这种办法。

筑墙防御起自春秋战国。春秋时,中卫羌戎杂居。《史记·匈奴列传》:“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出兵击败义渠,分置陇西、北地、上郡(中卫属北地郡)。沿河置障塞,设边戍守。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近年在地方长城专家周兴华老先生不辞辛苦地考证下,发现几段黑山峡秦长城,且与史书记载相吻合。这一发现,颠覆了过去史学界中卫只有明长城之说的断论,以史书记载和物证相印证还原了中卫长城的真实历史。据新华网银川2014年4月15日《宁夏中卫新发现一处古长城》记述:长城专家、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近日在宁夏中卫南长滩鱼喇钵沟新发现了一处堵塞沟谷的古长城。这处古长城与《史记》所载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郡的秦始皇万里长城连为一体。鱼喇钵沟长城总长约20米,自东向西由三段长城墙体组成。第一段是堵塞沟谷长城。该段长城位于山水沟上部,墙体为石块垒砌,干缝干砌,严密合缝,平整如墙,青苍古旧。现存长城残长5米,残基宽3~4米,残高约6米。第二段是天然石壁,长约10米,石壁直立如高墙,人畜无法翻越。该段天然石壁东接第一段堵塞沟谷长城,西接第三段垒砌高山缓坡长城。第三段是垒砌高山缓坡长城,长约5米。鱼喇钵沟地属中卫南长滩黄河岸边大山,系此山从山峰自南向北流入黄河的一条山水沟。经实地考证后,周兴华得出结论:“秦国为了防止匈奴渡过黄河,从山水沟翻越大山进入秦国,便在黄河内岸可以顺沟翻越大山进入秦境的山水沟建筑了堵塞沟谷的长城。鱼喇钵沟长城即这种堵塞沟谷长城之一。”饱经沧桑的石墙在山沟里兀立着,立了多少年,不得而知;为什么而立,也不得而知。终于,有一天,一个地方长城专家来了,用敬畏历史的目光和这段石墙交流,用敬重历史的深情抚摸这段石墙,用积淀深厚的历史知识解读这段石墙,于是,这段石墙用历史生命的承载划破历史长空,着实把人们惊了一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3年),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史记》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

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蒙恬带着秦国将士,驱逐戎狄后,开始修筑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堑山堙谷”是指人工劈削山崖墙体。堑山堙谷在历史上一段时间曾被认为消失,是一个历史之谜。但在黑山峡黄河南岸,位于高山之巅的人工垒砌堵塞豁口墙体、人工劈削山崖墙体、大型烽火台及高山险阻共同连缀构成的一道险峻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豁然存在。《秦本纪》说秦国“后子孙饮马于河”,指的就是秦国西部、北部疆界已到达陇西、北地的黄河岸边,即已到达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中卫的黄河东岸、南岸了。秦昭王修筑“拒胡”长城时,必然要将陇西、北地、上郡所辖地域全部包括于他所筑的“拒胡”长城以内。因此,秦昭王曾在今甘肃临洮、兰州、靖远,宁夏中卫黑山峡、沙坡头的黄河东岸、南岸修筑有长城应是必然的。毫无疑问,这是一道古代遗存下来的长城遗迹。与《史记》里“堑山湮谷”的记载相吻合。

历史总是在不断发现与不断验证之中。中卫境内保存的长城,分布在黄河南北两岸,墙体有土夯筑、石砌、借山体劈削等。两千多年的岁月里,长城遗存依然默默兀立,直到如今,人们看见或者看不见,它都独守岁月,以荡然天地的胸襟叙说着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始皇想把一统江山打造得固若金汤,自己也能长生不死。但是天命难违,自然规律难以抗拒,尽管秦长城绵延万里,拒抵着游牧民族铁骑的侵入,可是,一旦百姓心灵的长城破碎了,任凭什么长城都阻挡不住烽烟四起。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对国家发展有着贡献的杰出人物,但又是一个暴君。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依靠赵高等取得帝位,其统治之酷烈,较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使得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导致秦王朝覆灭。刘邦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重新统一中国而告结束。在这一时期,我国北部的匈奴,在冒顿单于领导下,以武力统一了我国北部蒙古高原,建立起一个东尽辽河、西逾葱岭、南临阴山、北抵贝加尔湖、有“控弦之士三十万”的强大奴隶制军事政权。公元前201年,冒顿率军南进,攻略马邑(山西朔县),深入长城之内三四百公里。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上迎击,因初战小胜轻敌,于次年初被包围于白登(山西大同东北15公里),几乎被俘,后以重礼行贿,才得以出围返回。汉王朝统治集团重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遂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实施战略防御。对内采取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措施,整军经武,积蓄力量。经过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已有了大的发展,不仅“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且“众庶街巷有马,而阡陌之间成群”,有了进行战争和组建骑兵大兵团的物质条件。汉武帝于是转变战略,开始实施反击。

公元前127年,匈奴进攻上谷、渔阳,汉武帝为争取主动,采取了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方针,派卫青等率主力部队由云中(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出发,沿黄河河套北岸西进,至高阙后折而南下,大破匈奴军,尽复河南地。收复失地后,卫青主要修缮了秦沿黄河长城及高阙一线长城,其目的不是满足于既得胜利,据秦长城实施防御,而是为进一步夺取阴山山脉作必要准备。据史书记载,阴山山脉地区“东西千余里,草木繁盛,多禽兽”,匈奴军“依阻其中,作弓矢,来出为寇”。不夺取阴山,仍难真正解决边境的安定问题。为了彻底击败匈奴,汉武帝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联合月氏、大夏和乌孙等政权,并“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匈奴)与羌通之路”,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率10万以上的骑兵大兵团,连续发动四次大的战役,远出长城之外两千余里,大破匈奴军,终于迫其“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至此,作为匈奴南进的主要战略基地的阴山山脉,完全被汉王朝所控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为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汉武帝又下达了在阴山以北修筑长城的命令。

从史料记载来看,汉代不仅修缮了秦修筑的长城,还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新的长城,即汉长城,使长城的规模更为可观、更为宏大。汉朝除了修缮利用秦长城外,还新构筑了东起甘肃兰州黄河北岸、西达新疆库尔勒附近的河西长城,东起内蒙古化德县、西止于甘肃金塔县的漠南长城。汉朝新城与秦代旧城连为一体,在东西两端之间,经行于今朝鲜北部和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新疆6个省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分布地域最广、跨度最大的总长度达一万公里的汉代长城。

到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乃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卫上谷以西至敦煌,请罢边备塞卒,以休天下人民。”《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昭君出塞”的故事自此流传下来。(www.xing528.com)

据周兴华先生所著《宁夏长城源流》一书考证:“大量历史证据和史书记载,黄河北岸的中卫、中宁北山长城,明清时期将这道长城的西段称之为宁夏西长城。中卫河西长城始筑于汉武帝时代,属汉长城的一部分。中卫河西长城现存遗迹位于黄河外中卫、中宁北山一线。它西自今甘肃省景泰县入中卫境,东向经中卫迎水镇营盘水村红湾墩,长流水村二道墩、头道墩,沿腾格里沙漠南缘、卫宁北山、贺兰山出宁夏境,长约700里。中卫河西汉长城西接甘肃河西走廊汉长城,东接内蒙古高阙汉长城。这道长城是汉武帝长城的遗迹、遗址。其中的甘、宁河西汉长城,成为明代河西走廊长城、中卫、中宁北山长城、贺兰山长城修补利用的主体与基础。明代对这道古长城的修缮利用有明确记载。”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看待历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对历史遗迹、遗址视而不见是唯心主义,不加以考证随意否定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卫大地上,确实兀立着年代不同、构筑材料不同的长城,这就需要文物考古、历史学者、地方文史专家下功夫去考证,这不是对历史的炒作,而是对历史的负责。周兴华先生查阅了大量的史书典籍,且把这些记载一一和长城遗存对照研究,慎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治学精神值得大家敬仰。

横亘边陲的长城,你看见或者看不见,它都在那里横卧着,并不为哪个人的欢呼或者冷漠而改变。

中华民族的历史,仿佛与长城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秦汉是这样,其他朝代也亦然。《魏书·世祖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发司、幽、定、翼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资治通鉴·齐纪》:“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高闾上表:北狄……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深入……六镇势分,倍众不济,互相围逼,难以制之。请依秦、汉故事,于六镇之北筑长城,择要害之地,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置兵捍守。”北魏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王朝,薄骨律镇属其六镇之一,中卫属薄骨律镇。受北狄袭扰,北魏也像秦汉那样,择要害之地修筑长城防御。这一修筑,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隋朝于公元581年建立,隋开皇元年即修筑长城,以拒抵北方日渐强大的突厥民族。《资治通鉴·陈纪》记载:“至德三年乙巳(585年),隋主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历七百里,以遏胡寇。”其后数年,一直修筑不断。

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了200多年,因修筑年代比较晚,保存比较完整,且有比较完整的典籍记载,所以后人认为中卫的长城是明代修筑的。但是随着民间的不断发现和地方学者的深入考察,学界这一结论受到质疑。尽管“中邑自五代迄宋,沦入西夏,荒灭不可考矣”,但历史总还是有迹可循的。那些遗存于黑山峡的“堑山湮谷”长城,不也是历史的话语、历史的身影吗?站在黑山峡的沟谷或者山顶上,望一眼那不倒的石砌长城,心里油然而起的是对古人的敬仰,仿佛蒙恬大将并没有走远。

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对垒,长城似乎是缓冲和解决矛盾的最好途径。到了1000多年以后的明朝,依然醉心于修筑长城,可见,长城不仅是军事上的防御工程,而是注入了中华民族太多的期望。

明史·王翱传》记载:“明正统七年冬……翱乃躬行边,起山海关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读史方舆纪要》载:“明成化十三年,修宁夏西路永安墩至西沙嘴一带边墙。”

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有些地段的长城,在经历了两千多年风沙雨雪的侵袭后,仍然屹立地面高达数米。这一奇观,在中卫龙宫庙北边就可看到,近年从沙漠中挖掘出的城墙,巍然屹立,闪烁着大汉气象,把两千多年前一个王朝的气度浓缩其中,看一眼,就会荡气回肠;看一眼,就明白长城文化何以厚重……

中卫古长城遗存,是中华民族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原王朝与游牧文明风起云涌、金戈铁马、攻防不断、战和交错的历史画卷。站在高耸的烽火墩上,望一眼天高地阔的大漠,一股豪情油然而生。“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长城弘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共筑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长城作为世界范围内最有价值、最具观赏性的名胜古迹,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两千多年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卫古长城又一次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宁夏长城源流》《万里长城历史年表》《万里长城纵横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