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死后能身葬三处吗?当然不会。史册中未发现香妃死后有分葬三处的记载,也没有香妃衣冠冢的记录,更没有香妃做假冢的传说。既然这三处都称所葬为香妃,那这其中就必然有两处是误称或假冢。
在新疆喀什市东北郊五公里处的浩罕村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墓群,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的古老陵墓建筑,当地人称为阿帕霍加墓,又有人称之“香妃墓”。整座墓地占地三十亩,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距今已有三百多年,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墓地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墓室。通向陵墓的路面上铺有阳刻的维吾尔族花纹的地砖。
在该陵园东部的建筑群是主体建筑物——主墓室。主墓室是一座近似长方体的庞大建筑,上面为方体圆顶,底面横长三十六米,纵深二十九米,高二十七米。四个角上各立有一座半嵌在墙里的巨大砖砌圆柱。这些圆柱底大顶小,底圆直径约三点五米。圆柱的顶上,又各有一座圆筒形的小“召唤楼”,楼顶为一弯新月。主墓室屋顶中央为一巨大穹窿,其圆拱直径长达十七米左右。圆拱顶上有一座筒形小楼和一弯月牙。墓室四周的墙上,由绿色琉璃砖贴面,间以黄色和蓝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上大多绘有彩色图案和花纹,有的还写有波斯或阿拉伯警句,给人以深沉、庄严之感。墓室内的墓台上,排列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坟墓,墓台和坟墓是用各色琉璃砖砌成的,有些坟墓还加盖有一层不同颜色的布罩,在墓室里右上角有一座小墓堆,相传为香妃墓。
按照当地的普遍说法,这座墓地共葬有阿帕霍加五代共七十二人,现存五十八个墓堆。
据史料记载,阿帕霍加墓是香妃的高祖阿帕·霍加为他的父亲阿吉·霍加修建的。阿帕·霍加死后,也埋葬于此。后来,其家族的一些人死后也陆续葬在这里。这座墓经过不断修缮、扩建,历经三百多年,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新疆香妃墓墓内棺椁图
阿帕霍加墓从什么时候又有了“香妃墓”的名称呢?文献上没有明确、具体的日期记载。据纪大椿《喀什“香妃墓”辨误》一文考证,在光绪三年(1877),清军随军参事萧雄曾到过新疆喀什噶尔,在光绪十八年(1892)客居长沙时,“旅馆蓬窗,兀坐无聊,回思往迹,神游目想,搜索而成篇,共得四十余首”。其中有一首《香娘娘庙》诗,如果这首诗记述属实的话,诗中的“香娘娘庙”就是写的这座墓地,也就是说这座墓地披上“香妃墓”这个名字不迟于光绪十八年(1892)。这也是目前发现最早时间称之为“香妃墓”的记载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刊印的《王湘绮先生全集》中只有“回妃”这个词语,未有“香妃”之名,也未提到体有香气,更未说死后葬到了新疆的喀什。(www.xing528.com)
时间到了1920年,谢彬在他写的《新疆游记》中却直接称和卓墓为“香娘娘庙”和“香妃墓”了。守墓的阿訇只说“大者男坟,小者女坟,皆‘香妃’亲属而已”,当“询守墓阿訇‘香妃’何在,皆莫能对”。这就是说,当时守墓的阿訇并不知道“香妃”埋在那里。
1945年,徐灵风在《新疆内幕》中写道:“香妃墓的阿訇说那右角的小坟是‘香妃’的,但是又有人说是中间那较大的一个。”这说明,在1945年守墓阿訇虽然已认为“香妃”葬在那里了,但不能确定香妃的具体埋葬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香妃名气的不断扩大,守护阿帕霍加墓的人却可以毫不含糊地立刻告诉你香妃葬在该墓地的具体位置了。但具体是哪年确定“这里就是香妃墓的位置”这一说法的,都说不清楚。
不过这可以看出,守墓者可能是根据香妃热的不断升温和旅游形势的需要而确定香妃的葬地位置的。和卓墓在乾隆六十年(1795)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并且是乾隆帝降旨由朝廷拨款。这座和卓墓早在崇祯十三年(1640)就已出现,而香妃则是民国时才开始流传的人物,把两百多年前就已有的陵墓说成是香妃墓,这多少有些牵强了。再者,在封建社会,已婚妇女死后,一般都要葬入婆家坟地里,很少有将遗体运回娘家下葬的。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九五之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尊贵无比的乾隆帝不可能放下皇帝的尊严,容忍自己的一个妃子死后安葬娘家的做法。
现在通过分析考证可以确定,新疆喀什和卓墓中并没有安葬香妃。之所以有人把这座墓称为“香妃墓”,可能是由于当地想提高该墓的知名度,以致以讹传讹,越传越广。另外,也有人说喀什的和卓墓是香妃的衣冠墓,并列出以下两个理由:
一是乾隆帝维修喀什墓不仅说明是宠爱香妃,也是为进一步笼络回部做出来的姿态;
二是新疆人民为了怀念和见到自己的亲人香妃而做的衣冠墓。但不管怎么说,把新疆喀什市的阿帕霍加墓称为香妃墓是不妥的。其实,即使喀什的和卓墓不被称为香妃墓,也丝毫不会降低它的历史意义、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