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穷理概念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影响

穷理概念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影响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察“理”概念还不能不涉及“穷理”概念。“穷理”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易传·说卦》,其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至于北宋,“穷理”一词使用得更为频繁。从张载、二程到朱熹,都大量使用了“穷理”这一语词或概念。不过,也应当看到,二程总的来说并不十分强调关心“穷”自然之“理”。另外,“穷理”这一语词或概念又是与“格物”、“致知”紧密相关的,对此将在下面有关“格物”思想的部分作专门叙述。

穷理概念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影响

考察“理”概念还不能不涉及“穷理”概念。“穷理”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易传·说卦》,其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如同“理”概念一样,汉唐间,“穷理”也被赋予知识的含义。如《后汉书·胡广传》中说:“(广)博物洽闻,探颐穷理。”

至于北宋,“穷理”一词使用得更为频繁。从张载二程朱熹,都大量使用了“穷理”这一语词或概念。如张载讲:“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张载集·张子语录上》)相比之下,二程更重视“理”,因此对“穷理”也有更多的重视。如二程说:“如一事上穷不得,且别穷一事。或先其易者,或先其难者,各随人深浅。如千蹊万径皆可适国,但得一道入得便可。所以能穷者,只为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程氏遗书》卷一五)“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程氏遗书》卷一八)“穷物理者,穷其所以然也;天之高,地之厚,鬼神之微显,必有所以然者。”(《河南程氏粹言》卷二)在这里,“穷理”就根源讲首先就应当是指自然之“理”。不过,也应当看到,二程总的来说并不十分强调关心“穷”自然之“理”。

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他说:“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要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一五《大学二》)朱熹又特别用“理会”一词来表达“穷理”。如:“以事之详略言,理会一件又一件;以理之浅深言,理会一重又一重。只管理会,须有极尽时。”(《朱子语类》卷一五《大学二》)并且,这“穷理”与“理会”中还包括有类推或推理之意。如朱熹说:“一物有十分道理,若只见三二分,便是见不尽。须是推来推去,要见尽十分,方是各物。既见尽十分,便是知止。”(《朱子语类》卷一五《大学二》)又说:“今以十事言之,若理会得七八件,则那两三件触类可通。若四旁都理会得,则中间所未通者,其道理亦是如此。”朱熹认为:“只要以类而推,理固是一理,然其间曲折甚多,须是把这个做样子,却从这里推去,始得。”(《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五》)

但是,朱熹的“穷理”与二程又有不同之处,这就是他更加关注“穷”自然之“理”。如朱熹说:

若万物之荣悴与夫动植小大,这底是可以如何使,那底是可以如何用,车之可以行陆,舟之可以行水,皆所当理会。(《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五》)(www.xing528.com)

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朱子语类》卷一一七《朱子十四》)

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说明朱熹对自然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其实也是对当时学者普遍关注“穷理”的反映,毫无疑问,这正是朱熹作为一个伟大哲学家的重要体现。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朱熹对于“穷”自然之“理”的重视也对思想界和知识界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此外,这一时期还有不少其他思想家也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如吕祖谦说:“吾侪所以不进者,只缘多喜与同臭味者处,殊欠泛观广接。故于物情事理多所不察,而根本渗漏处,往往卤莽不见。”(《东莱集·别集》卷九)又真德秀说:“万事万物皆各各有个道理,须要逐件穷究。”(《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三〇)这些论述应当都与自然知识有关,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思想家兴趣的广泛性。

另外,“穷理”这一语词或概念又是与“格物”、“致知”紧密相关的,对此将在下面有关“格物”思想的部分作专门叙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