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在地理学方面也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这在整个中国科学史上也是十分突出的。这一时期,有关全国、地区、边疆甚至外国的地理著作大量涌现,地图方面的著作也纷纷问世,而关于海陆变迁和潮汐现象的认识更丰富了古代地理学的内涵。这其中以潮汐或海潮理论与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窦叔蒙的《海涛志》、封演的《说潮》、卢肇的《海潮赋》和邱光庭的《海潮论》。
窦叔蒙在《海涛志》中说:“以潮汐作涛,必待于月。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明。苟非其时,不可强而致也;时至自来,不可抑而已也。”并且窦叔蒙还通过精密的计算,得出一个潮汐循环所推迟的时间为50分28.04秒,它与现在所用数值已相差无几。这些描述和计算都深入地揭示了潮汐变化与月球运动之间所存在的规律关系。很明显,这种精密的计算受到了天文科学的深刻影响。同时,这一具体认识无疑也会对一般规律的认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窦叔蒙还强调了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任何意志的因素包含其中,所谓“造化何营,盖自然耳”。这显然是一种天道自然观念的延续,我们在前面天文学的发展中已经看到这一观念在当时的发展状况,这之间应当是有联系或相统一的。当然,窦叔蒙也试图用君臣关系来比附说明潮汐现象,在这种解释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汉代阴阳比附理论的影响,而这也是天文学或占星术中另外一个重要观念,这之间同样具有一致性。如窦叔蒙说:“是故推日月知君臣,体朔望知将相。将相,臣之贵也;朔望,月之盛也。是乃潮大于朔望焉。”(《海涛志》)与窦叔蒙大约同时期或稍晚,封演的《说潮》与窦叔蒙有相似之处,但比较简略。
卢肇和邱光庭二人有关海潮理论的科学价值没有窦叔蒙那样突出,但其中所包含的哲学内容却更为明显。例如卢肇的《海潮赋》着重强调了作为海潮这样一类自然现象背后所包含的“理”,所谓“事有至理,无争无胜。犹权衡之在悬,审锱铢而必应。”“赋之者究物理、尽人谋,水无远而不识,地无大而不搜。”卢肇这里所说的“理”,既有规律的含义,也有原因的含义。与此同时,卢肇的理论中有更多的天人感应思想和象数学的内容,这显然是沿袭汉代哲学的表现。也因此,其理论颇受后人讥评。邱光庭的理论主要是以浑天说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释海潮现象,邱光庭更多地求助于儒家经典,尤其是汉代的纬书,而这大大限制了其理论的科学思考。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其理论科学部分的价值远不如窦叔蒙的工作,所以对后世影响不大。不过,其与哲学相关的思考如天体结构理论对后来宋明理学的一些思想家如张载、朱熹都产生了影响,特别是朱熹。(19) (www.xing528.com)
而以上理论的不同倾向以及与前后哲学思想的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考察科学与哲学关系的不同视角。这包括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即究竟从怎样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从科学的角度看?从哲学的角度看?抑或是从二者关系的角度看?角度不同,收获或评价自然就会不同。可以说,隋唐时期的海潮理论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由不同视角观察和解读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典型案例或范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