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关系-中国哲学通史

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关系-中国哲学通史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以“顺天以求合”科学思想的进展会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这里又要涉及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复杂关系。中国古代天文学有明显的占星性质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考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思想史的发展不能不注意其与占星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但另一方面,李淳风又明确地说天文研究具有占星性质,其目的在于了解天意。

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关系-中国哲学通史

何以“顺天以求合”科学思想的进展会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这里又要涉及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复杂关系。中国古代天文学有明显的占星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对此,江晓原的《天学真原》一书有详尽的论述。江晓原指出:“作为上天所呈示的征兆,行星天象不仅仅是示警凶兆,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行星天象对人间的许多重大事务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它们确实能够左右政治军事等的运作。古代中国的行星星占学,实在可以说是张光直‘天是智识的源泉,因此通天的人是先知先觉的’之说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例证。”(12) 因此,考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思想史的发展不能不注意其与占星术之间的复杂关系。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天文学与占星术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科学与迷信、神秘与理性也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我们甚至在同一位学者的身上就可以看到这种复杂的交织。如李淳风,其一方面十分注重天文实测,注重天文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更加精确的《麟德历》,并且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还改进浑仪,这些工作都具有明显的科学性质。但另一方面,李淳风又明确地说天文研究具有占星性质,其目的在于了解天意。如李淳风在《乙巳占》第十九“修德”中讲:

上天垂象,见其吉凶谴告之义。人君见机变,斋戒洗心,修政以道,顺天之教也。夫人君顺天者,子从父之教也。见灾而不修德者,逆父之命也。顺天为明君,顺父为孝子。故孔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又讲:

日变修德,礼重则躬;月变眚刑,恩从肆赦;星变结和,义敦邻睦。是以明君宰相,随变而改,积善以应天也。(www.xing528.com)

像李淳风这样一位极具科学精神的天文学家仍难免有天人感应、谶纬迷信乃至因果报应观念,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传统迷信的旺盛生命力,也可以看到君权神授观念的深刻影响力。

其次,在庞杂的占星体系内可能包含着有价值的科学成分。以北朝隋唐时期出现的占星学巨著为例。如《灵台秘苑》。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该书原有120卷,但现在仅存20卷。又如唐代瞿昙悉达编撰的《开元占经》。该著共120卷,60万字,其前后耗时10年之久,于开元十六年(728)编成,此书历来被视作占星术集大成之作。近年来,学者们也注意到这些占星学著作中所存在的科学价值。如《灵台秘苑》中有包含345颗恒星在内的赤道坐标值,是我国现在仍存在的第二份星表。又据天文史专家陈久金的研究,《开元占经》所保存的资料价值包括有:汇编了各家星占的原始文献,包括天、地、日、月、五星和二十八宿的占文,其为古代天象记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恒星方位的观测记录,系统地记载了中国二十八宿古今距度的不同数据,是保存《石氏星经》121颗恒星赤道坐标的唯一文献;系统地记录了甘、石、巫三家星表的星名和星数;系统地辑录了中国古代各天文学家对于宇宙结构及其运动的理论;系统地记载了从中国有史以来直至《神龙历》所有历法的上元积年、日法及其他主要天文数据;系统地记载了《麟德历》的全部内容,由此可以校正新旧《唐书》所载《麟德历》的错误,同时也补充了月食所在辰术、日月食分术等未载的部分;载入《九执历》,并使它保留至今;辑录了大量的上古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后来大部分都已经失传。(13)

最后,从科学的发展来看,一部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就是占星术的地盘不断被天文科学逐渐蚕食、占领的历史,是科学的天文观逐渐取代神秘的占星观的历史,也是“顺天以求合”与“为合以验天”两种不同天文观反复较量,前者不断攻城略地的历史。当然,这一过程是充满曲折的,科学对迷信的替代、理性对神秘的替代是充满艰辛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时就这样讲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一面是天道自然,顺天求合思想的发展以及历法的不断进步;一面是占星术的发展,以致在北朝覆亡前夕,产生《灵台秘苑》这样部头巨大、占验完备的占星著作。”“在这种情况下,天道自然观念在天文学领域里的发展,时时与占星术所依赖的天人感应思想发生着冲突。在顺天求合思想指导下不断进步的历法,一面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压制,致使定朔不能采用,祖冲之、刘焯的历法被扼杀不能应用;一面也不断占领着原由占星术所盘踞的领域。”“因此,天道自然观念在天文学领域,也像它在整个国家统治思想中的地位一样。在总体上,是天命神学,是儒家经典;在某些局部,某些具体问题上,讲天道自然,把神的干预排除出事件之外。这两方面互相冲突,又互相依存。前途如何?要依赖当时的社会需要及思想自身的发展程度。天文科学,就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发展。一面履行着认识天象,描述天象的科学使命;一面履行着占测天意,为封建政治服务的神学使命。”(14) 这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天文思想史艰难和缓慢进步的真实历史。

总之,真理与谬误往往就是交叉和混融在一起的,科学、理性与神学、迷信也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真理的进步通常会伴随着妥协、曲折甚至后退,每每只有在艰难的反复之后才会呈现前进的足印,以上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历史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