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王充的天文与地理思想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王充的天文与地理思想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已提及王充有关天文学或宇宙理论的看法属于盖天说,这些看法主要集中在《谈天》和《说日》两篇里,在当时,王充也基于盖天说的主张与浑天说做过辩论。但王充是明确反对浑天说的,他说:“如审运行地中,凿地一丈,转见水源,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如北方低下不平,是则九川北注,不得盈满也。实者,天不在地中,日亦不随天隐,天平正,与地无异。”在地理学方面,王充对钱塘江潮作过解释。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王充的天文与地理思想

前面已提及王充有关天文学或宇宙理论的看法属于盖天说,这些看法主要集中在《谈天》和《说日》两篇里,在当时,王充也基于盖天说的主张与浑天说做过辩论

王充主张盖天说,但与《周髀》所说的又有所不同,王充认为:“夫取盖倚于地不能运,立而树之然后能转。今天运转,其北际不著地者,触碍何以能行?由此言之,天不若倚盖之状,日之出入不随天高下,明矣。”(《说日》)这里明显地对原有盖天说作了修正。但王充是明确反对浑天说的,他说:“如审运行地中,凿地一丈,转见水源,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如北方低下不平,是则九川北注,不得盈满也。实者,天不在地中,日亦不随天隐,天平正,与地无异。”(《说日》)王充的一些看法未必是正确的,如关于日食,当时有人认为:“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月之形也。日月合相袭,月在上日在下者,不能掩日。日在上,月在日下,障于日,月光掩日光,故谓之食也,障于月也,若阴云蔽日月不见矣。其端合者,相食是也。”在今天看来,这一认识应当是正确的,但王充质疑说:“日月合于晦朔,天之常也。日食,月掩日光,非也。何以验之?使日月合,月掩日光,其初食崖当与旦复时易处。假令日在东,月在西,月之行疾,东及日,掩日崖,须臾过日而东,西崖初掩之处光当复,东崖未掩者当复食。今察日之食,西崖光缺,其复也,西崖光复,过掩东崖复西崖,谓之合袭相掩障,如何?”(《说日》)应当说,在科学发展中,出现种种错误认识也是在所难免的,王充也不例外。但王充科学或自然天道观的立场十分坚定,如针对当时天人感应说中土龙致雨的迷信说法,王充对雨产生的自然原因作了考察,其指出:“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并进而指出雨乃是遇冷凝冻而成,“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此外,王充还指出云、雾、露、霜、雨、雪不过是天上水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说日》)比起其盖天说,这些认识或论述具有明显的科学性。(www.xing528.com)

地理学方面,王充对钱塘江潮作过解释。传说中钱塘江大潮是因为“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但王充经认真观察后得出结论:钱塘潮是由于海水入江后,水道“殆小浅狭,水激沸起,故腾为涛”。并且“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书虚》)这是对钱塘潮起因的科学解释,同时也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确指出了海潮与月亮盈亏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