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阴阳五行理论与中国古代科学哲学

阴阳五行理论与中国古代科学哲学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经》的医学理论是以阴阳、五行概念和理论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换言之,阴阳五行理论是《内经》的核心,而《内经》的整体观首先就体现于这一理论之中。而在《内经》所有关于阴阳问题的思考中,阴阳平衡理论是最为重要的成果。(二)五行关系理论《内经》理论也与五行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内经》的五行理论包含了十分明显的整体观,这特别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联系的认识。

阴阳五行理论与中国古代科学哲学

《内经》的医学理论是以阴阳、五行概念和理论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换言之,阴阳五行理论是《内经》的核心,而《内经》的整体观首先就体现于这一理论之中。

(一) 阴阳平衡理论

与同时期的许多知识与思想一样,《内经》也认为:阴阳是可以涵盖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内经》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

这些都在于说明,阴阳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并且,《内经》也已经注意到阴阳各自及相互之间所具有的复杂性质,如:“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这是阴阳各自的复杂状况。又如:“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是阴阳之间的复杂状况。而阴阳之间的复杂性又特别体现在它们会转化到相反的方面,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些都表明,《内经》对于阴阳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已经十分深入,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

以此为基础,《内经》将阴阳理论广泛运用于其医学思想中。《内经》认为,人体也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而健康就是阴阳二气处于相互调和的状态。如《素问·生气天论》中说:“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这一思想又进而落实在诊断与治疗活动之中。《内经》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是说,诊疗首先应判明病症的阴阳性质。

而在《内经》所有关于阴阳问题的思考中,阴阳平衡理论是最为重要的成果。《内经》认为,在一般或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气)是互相平衡的,这时人体处于健康状态,如《素问·调经论》所说: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但人是一个生命体,由于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阴阳两个方面是相互消长的,即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样到一定的时候,原有的平衡便会被打破,人体也就会产生疾病。在《内经》中,有关这一思想的论述非常之多,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以下两段: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在这两段不长的论述中,《内经》多次用了“陈阴阳”、“筋脉和同”、“内外调和”、“阴平阳秘”等语词来描述平衡的状态,相反则是“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简言之,阴阳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疾病。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对此更为简略的概括性表达: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除阴阳概念外,《内经》也使用有余与不足这一对概念来表达阴阳失衡的状况,这使得我们对阴阳失衡的理解更为形象、具体和饱满。如《素问·调经论》说:“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www.xing528.com)

据此,《内经》提出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或原则就是克服偏盛偏衰,保持阴阳平衡。并且《内经》也总结出了种种恢复平衡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总之,欲使人体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就必须尽可能地使阴阳两个方面在相互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平衡,这正是《内经》阴阳理论的精髓。

(二) 五行关系理论

《内经》理论也与五行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认为:五行也是天地间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法则。如: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素问·脏气法时论》)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这些都在于说明,五行是万物的根本形态。

具体来说,《内经》将人体的各个部位与五行一一对应起来,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不难看出,五行理论对《内经》的影响十分明显,这些理论与同时期的《吕氏春秋》、《淮南子》以及《礼记·月令》中的理论是一致的,它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普遍性思维或者具有普遍意义的宇宙图景。

而《内经》的五行理论包含了十分明显的整体观,这特别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联系的认识。按五行理论,不同的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其中相生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中引入了这一理论,试图用它来说明脏器及疾病间的授受传变关系,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中讲:“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在这里,《内经》明显在考虑关系问题,各个脏器并非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这也是《内经》引入五行生克理论的意义所在。第二,平衡的认识。《内经》不仅讲生克,而且还讲乘侮。所谓乘侮,有乘机欺侮和恃强凌弱之意。《内经》认为,当某一行气过盛时,不仅会欺侮己胜之气,而且能欺侮胜己之气;而当某一行气不足时,无论是原克己之气还是原己克之气又都会乘势来欺侮。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侮也是在关注关系或相关性问题,不过乘侮中除了相互关系的内容外,显然还包含有对于平衡问题的思考,乘侮现象实际上就是平衡被打破的状况。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内经》所有整体观思想中,以五行理论部分的缺陷最多,尤其是生克理论,其中有不少勉强和荒谬的内容,这无疑也是应当注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