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宇宙生成理论

《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宇宙生成理论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淮南子》之后,两汉哲学中的宇宙论思想主要以纬书为代表,其中的宇宙生成理论主要是继承了《易传》的思想与理论,属于相对独立的一脉。但毫无疑问,作为诠释,《易纬》必然会有更多的《易传》“血统”。以上《易纬》及纬书上的话都是为了说明宇宙从无到有,从一到二,从气到物的演化过程。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易纬》及纬书上的这些思想对以后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概纬书的这种宇宙发生论是经过道教而传至周敦颐的。

《中国哲学通史》中的宇宙生成理论

淮南子》之后,两汉哲学中的宇宙论思想主要以纬书为代表,其中的宇宙生成理论主要是继承了《易传》的思想与理论,属于相对独立的一脉。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统治所产生的果实。

《易纬·乾凿度》说: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乾凿度》这段话既有《易传》的思想,也有老子的思想,当然又明显与《淮南子》的宇宙论有类似之处,即用气来说明宇宙的演化过程。(www.xing528.com)

但毫无疑问,作为诠释,《易纬》必然会有更多的《易传》“血统”。如《孝经纬·钩命诀》中说:“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是为五运。形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五气渐变谓之五运。”又如《河图·括地象》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为地。”再如《洛书·灵准听》中说:“太极具理气之原。两仪交媾而生四象,阴阳位别而定天地,其气清者乃上浮为天,其质浊者乃下凝为地。”以上《易纬》及纬书上的话都是为了说明宇宙从无到有,从一到二,从气到物的演化过程。但其中的《易传》传统十分明显。同时还应注意,若与《淮南子》相比,这一脉的宇宙理论有更多的玄想和臆测性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作为源头的《易传》密切相关的,即总体上说,这一宇宙理论更加偏向“哲学”。

通过纬书也可以看到,宇宙论观念其实在汉代十分普遍,作为思想资源它也是庞杂的,其中可能有老子、《易传》的源头,也可能包含了《淮南子》、纬书的认识和思想。例如《白虎通·天地》中说:“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判清浊。”又如王符的《潜夫论·本训》中说:“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这些例子表明,宇宙起源与演化模式已经成为汉代思想界的基本常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思想界对原本属于知识领域的宇宙问题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易纬》及纬书上的这些思想对以后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冯友兰认为,郑玄注说:“太易,无也。太极,有也。太易从无入有。”后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开头就说:“由无极至太极”就是“从无入有”的意思。朱熹把“由无极至太极”改为“无极而太极”,又说:太极“无形而有理”。他把无极作为太极的形容词而不把它作为太易那个阶段,但是从无入有那个意思还没有多大改变。大概纬书的这种宇宙发生论是经过道教而传至周敦颐的。冯友兰又说,从上面这些话可以看出:“后来道学所有的范畴及术语,有一些是在汉朝就有的。‘理、气’这一对范畴,纬书中已经明确地提出。”(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