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知识活动中类比思维:李约瑟的观点

古代知识活动中类比思维:李约瑟的观点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约瑟也曾就中国古代知识活动中的类比思维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李约瑟指出,这种普遍的世界观渗透于欧洲古代后期和中世纪,它是随处可见的。李约瑟还指出,除阴阳两极说之外,在欧洲思想中还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类比观念。当然,李约瑟也指出,中国的宇宙类比与欧洲在哲学上所采取的形式是有所不同的。

古代知识活动中类比思维:李约瑟的观点

李约瑟也曾就中国古代知识活动中的类比思维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李约瑟指出:类比思维虽是中国的特点,却并非为中国所特有,这一看法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约瑟说:“那种认为凡属同类的事物都彼此共鸣或激励的观念,虽然为中国思想所特有,但在希腊也不是没有类似的想法。对此,康福德已经在他所谓流行信仰的准则中有所觉察,这种信仰被哲学家们不加考察就根据常识予以接受。以亚里士多德的三种变化为例:空间中的运动,是以断言同类吸引同类来解释的;生长,是以断言同类滋养同类来解释的;性质的改变,是以断言同类影响同类来解释的。”李约瑟还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德谟克利特认为,药剂与病人一定相同或相似,因为如果不同的事物相互起作用,那就只是偶然地由于有着某种同样的性质的缘故。”但是还有一套相反的准则,即同类的事物互相排斥,如柏拉图所说:“一切事物所愿望的不是同类,而是相反。”李约瑟指出:“这一切都和前苏格拉底派关于自然现象中‘爱’和‘憎’的观念有明显的关系,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在族外婚或族内婚、交感巫术等等中,很容易看到它的起源。”李约瑟进而说道:“这里所要着重指出之点是,当希腊思想脱离这些古老想法而转向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全盘突破那种机械因果关系概念时,中国思想则发展了其有机的方面,把宇宙想象为一种由意志的和谐所充塞的部分和整体的等级制度。”(20)

李约瑟还特别以“大宇宙与小宇宙”为题集中讨论了这一问题。李约瑟说:“用宇宙模型或有机体的术语来说,如果欧洲与古代和中古时代的中国思想有什么可以类比之处,那便是这种大、小宇宙的学说,虽然它对西方观念的支配从未达到同样的程度。它包含两个类似之点:一个是假定人体与整个宇宙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另一个则是设想人体与国家社会之间有着相似的对应关系。”(21) 为此,李约瑟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如古希腊时期的塞涅卡在他的《自然问题》一书中认为大自然是按照人体模型组成的,水道相当于静脉,气道相当于动脉,地质的物质相当于各种肌肉,地震则相当于痉挛。李约瑟指出,这种普遍的世界观渗透于欧洲古代后期和中世纪,它是随处可见的。如天文学诗人马尼利乌斯把人体各部位指定为黄道带的各个区域,并且这一时期有了直接以小宇宙和大宇宙命名的著作。直至16世纪,宇宙类比的观念仍然生气勃勃。例如弗卢德在论及极性问题时,就提出如下的对立面:热—运动—光亮—膨胀—稀薄、冷—惰性—黑暗—收缩—浓厚;或者:日—父亲—心脏—右眼—血液、月—母亲—子宫—左眼—黏液。李约瑟说他好像一个持阴阳论的中国人在讲话。李约瑟还指出,除阴阳两极说之外,在欧洲思想中还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类比观念。(22) (www.xing528.com)

当然,李约瑟也指出,中国的宇宙类比与欧洲在哲学上所采取的形式是有所不同的。欧洲诚然也有过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学说,但那并非是主流形式。总体而言,欧洲人只能以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唯物主义或柏拉图的神学唯灵主义进行思考。然而,这正是中国哲学所不曾采取的途径。(23) 除此之外,还有必要指出,类比思维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思维与思想所具有的连续性背景或特征的体现,而这是李约瑟未加注意的,但这种连续性的确是影响包括思维与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特质的一个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