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到秦汉时期,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已经高度结合,许多思想在论述过程中是将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完全融合在一起的,而在这样的论述中同样可以看到对于知识的运用。
例如《淮南子》中说:
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蝉始鸣,半夏生,蚊虻不食驹犊,鸷鸟不搏黄口,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景修则阴气胜,景短则阳气胜。阴气胜则为水,阳气胜则为旱。(《天文训》)
这段论述明显地将阴阳变化与五行生胜结合起来,同时以各种现象或知识加以佐证。
又如董仲舒以下两段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相生》)“是故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天地阴阳》)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董仲舒将天文气候知识与阴阳五行观念杂糅在一起。(www.xing528.com)
而在《汉书·律历志》下面这段论述中,不仅看到五行与阴阳这两种观念结合在一起,还看到这两种观念与律、气等观念和知识高度结合在一起:
黄钟: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钟者,种也。天之中数五,五为声,声上宫,五声莫大焉。地之中数六,六为律,律有形有色,色上黄,五色莫盛焉。故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以黄色名元气律者,著宫声也。宫以九唱六,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始于子,在十一月。大吕:吕,旅也,言阴大,旅助黄钟宣气而芽物也。位于丑,在十二月。太簇:簇,奏也,言阳气大,奏地而达物也。位于寅,在正月。夹钟,言阴夹助太簇宣四方之气而出种物也。位于卯,在二月。姑洗:洗,洁也,言阳气洗物辜洁之也。位于辰,在三月。仲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于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位于巳,在四月。蕤宾:蕤,继也,宾,导也,言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也。位于午,在五月。林钟:林,君也,言阴气受任,助蕤宾君主种物使长大茂盛也。位于未,在六月。夷则:则,法也,言阳气正法度而使阴气夷当伤之物也。位于申,在七月。南吕:南,任也,言阴气旅助夷则任成万物也。位于酉,在八月。无射:射,厌也,言阳气究物而使阴气毕剥落之,终而复始,无厌已也。位于戌,在九月。应钟,言阴气应无射,该藏万物而杂阳阂种也。位于亥,在十月。
将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糅合在一起,表明了阴阳五行家与《易传》学派之间的打通,或表明了当时的思想界企图将这两种原本不同的观念或宇宙图式打通;也意味着企图将这两种观念所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现象或知识打通,这包括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地理、音律甚至数学。此外,这里实际上涉及对于“类”以及“象”、“数”问题的理解,关于这些问题还将在下面专门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