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也有丰富的养生和医疗知识,特别是其中的养生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思想、理论、原则和方法,在先秦与秦汉时期都处于最高的水平。
《吕氏春秋》指出,人的生理与自然密切相关。首先是节气,若四时失序,就会导致疾病,如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孟春纪》)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仲夏纪》)季秋行春令,“民气解堕”。(《季秋纪》)仲冬行春令,“民多疾疠”。(《仲冬纪》)其次是环境,这包括土壤水质等,如“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尽数》)因此,应天顺时就是最基本的养生原则。《吕氏春秋》说: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尽数》)
《吕氏春秋》在这里明确指出养生就是顺应天气或四时的变化。具体来说,例如仲夏时节:“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仲夏纪》)又如仲冬时节:“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弇,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仲冬纪》)这是说,夏至之后阳极而阴萌,暑气逼仄,故应当宁心绪,止声色,淡饮食。同样,冬至之后阴极而阳萌,寒气逼仄,也应当宁心境,去声色,禁嗜欲。
同时,《吕氏春秋》又提出节欲制情的重要原则。在《吕氏春秋》的《尽数》一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www.xing528.com)
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这其中,所谓“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就是讲节欲。《吕氏春秋》的《贵生》一篇中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具体来说,节欲又包括“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去私》)在这里可以看到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而所谓“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就是讲制情。情与欲相关:“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情欲》)《吕氏春秋》特别以音乐为例论述了制情的思想,如:“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侈乐》)这其中,心也即理性对于平和与适度的主导又尤为重要,“心必和平然后乐”,“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适音》)(44)
《吕氏春秋》还认识到运动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不动则郁,而郁则滞,郁则病。如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尽数》)因此,运动对于养生非常重要。如《古乐》中提到先民通过运动来改善身体状况的例子:“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吕氏春秋》强调:“血脉欲其通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反之,“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故水郁则为污,树郁则为蠹,草郁则为蒉。”(《达郁》)
应当说,《吕氏春秋》的养生理论是有这一学派自己的心得的。这一理论中的不少观点以后对科学、哲学甚至情感类的艺术活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