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科学哲学:揭示中国古代的象知识与观念

古代科学哲学:揭示中国古代的象知识与观念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象”知识与观念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天象”,不过这部分内容在前面有关“天”的考察中已经有过接触,故这里主要考察物候、冶铸、探矿、医疗方面的状况。在前面的考察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通过物候之“象”来获知自然消息的传统早在夏代已经形成。这就意味着“象”具有各种提示作用。冶铸活动对于“象”的利用也是非常成功的。应当看到,正是这些具体的知识活动充实和丰满了“象”观念的内涵,并为其思想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科学哲学:揭示中国古代的象知识与观念

“象”知识与观念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天象”,不过这部分内容在前面有关“天”的考察中已经有过接触,故这里主要考察物候、冶铸、探矿、医疗方面的状况。

在前面的考察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通过物候之“象”来获知自然消息的传统早在夏代已经形成。由《诗经》可知,周人也使用这一方法(事实上,在传统农业中物候方法始终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如《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火星西移,八月芦苇茂盛)、“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七月伯劳鸣唱,八月纺织正忙)等。正是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中国思维逐渐培育起一种十分独特的方法:观“象”方法。(16) 中国人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注意到,许多事物或性质通常有固定的“象”相伴随。这就意味着“象”具有各种提示作用。这既包括对于某种存在的提示,也包括对于某种性质的提示;其既包括对即将发生什么的提示,也包括对应当怎样去做的提示。也即是说,既可以通过表面之“象”来把握某种潜藏的东西,也可以通过已有之“象”来推知某种未来的东西。(17) 当然,方法也就是观念。

冶铸活动对于“象”的利用也是非常成功的。如《周礼·冬官考工记·栗氏》中记载: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这里说的是对冶铸火候的掌握,其中充分运用了观“象”这一方法。金属加热时,由于燃料蒸发、分解、化合、激发等作用,会生成不同颜色的火焰和烟气。熔炼初期,燃料中含有氢、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故燃烧时火焰呈黑色,也即“黑浊之气”。接着,由于氧化物、硫化物的挥发又会使烟气变成黄色,即“黄白之气”。而随着炉温进一步升高,蓝色也即“青白之气”的比重会越来越多。最终,由于锌的挥发,白色所剩无几,青焰占了绝对的优势,这也就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18)

观“象”的方法也被用于探矿活动。在青铜时代,铜矿的发现意味着权力维系与作用的保障。在铁器时代,铁矿的发现又是社会与国家经济命脉之所在。在长期的探矿活动中,古代中国人积累起非常丰富的经验,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即是根据“象”来判定矿物的存在与类别。如《管子·地数》中记载:

伯高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www.xing528.com)

管子对曰: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

地表有赭类物,其下可能有铁矿;地表有铅类物,其下可能有银矿;地表如果有丹砂,其下可能有金矿,如此等等。

医疗活动也是如此。春秋末年名医扁鹊(一说姓秦名越人)所使用的诊断方法就是“象”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引扁鹊的话说:

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由此可知,扁鹊诊断疾病使用了包括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在内的多种观察方法,也即观“象”方法,这其中又尤以切脉最为突出,所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之后,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医疗活动更是使用观“象”方法的重镇。

应当看到,正是这些具体的知识活动充实和丰满了“象”观念的内涵,并为其思想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