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时期,“二分”观念发展的知识背景又有了新的变化。这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及其需要,天文学知识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这在当时对“二分”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当时天文学以及相关的地理学中,方位问题非常突出。而方位则常常是以对应即东西和南北的形式出现,这其中包含了明显的“二分”结构。如据常正光的研究,卜辞中有大量“出日”和“入日”的语词。常正光指出,“出日”和“入日”即是时间的标志,也是空间地理方位的标志。有了日出与日入时的表日影两个端点,便可以连成一条线,这就是准确的东西线。有了东西线又可以得到南北方向的引线。而定四方全靠从出日到入日全过程中保持严格的科学要求与程序。进一步,南北线上测得的日影最长最短两极点可以判知冬至与夏至,东西线又可以验证春分和秋分。二至二分为四时之中,于是春、夏、秋、冬四季也随之而可定了。(29)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由时间上的“二分”知识与观念发端,引出一系列时间与时间、空间与空间、时间与空间、空间与时间之间的“二分”知识与观念的互动,并且进一步发展出更丰富的季候知识。这些实际上都是中国古代“二分”观念与思想的重要知识基础或依据。其实,相关的知识基础或依据远不止此,例如由于地域的扩大,在地理认识上就有了海内和海外的区分。与此相关的还有对地貌变化的认识,且一些论述中的思想已富有辩证内涵,十分精彩,如《诗·小雅·十月之交》中的“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到了周代,天文学知识对于“二分”观念的影响又在《易经》中反映出来。《易经》中有明显的二分对立观念,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其实也是从一开始就由对吉凶或祸福这两极的占卜所规定的。不少研究象数的学者在分析《易经》时,或将其直接视作观象的结果,或将其直接视作计数的结果。《易经》首先应当是筮占发展的结果,这是与更早期的龟卜或骨卜形式相接续的。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其完全可能吸收或融入当时“时髦”的知识的内容。《庄子·天下》讲:“《易》以道阴阳。”这说明《易经》的卦象中肯定有确切的“阴阳”含义。但庄子所说“《易》以道阴阳”是否仅仅指卦象所体现的含义,还是有某些来自自然界的真实消息,也就是说有确实可靠的知识依据或背景?应当说,这种依据或背景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天文学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www.xing528.com)
根据现有了解,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濮阳西水坡遗址已反映出二至(冬至夏至)与二分(春分秋分)的知识或观念,在仰韶文化晚期的郑州大河村遗址陶器上绘有十二个太阳,这也意味着可能已有一年十二个太阳月的认识。到了夏商时期,对太阳的周年已经逐渐有了一定的掌握,如《尚书·尧典》中记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周代的观测应当更趋成熟。《周礼》中对圭表和日晷测日多有记载,如《地官司徒·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春官宗伯·冯相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基于此,我们不妨猜测,形成于周初的《易经》很可能就利用了当时的天文学知识,八卦乃至六十四卦在一定意义上就在于反映阴阳四时消息。(30) 而《易经》卦象极有可能与圭表或日晷等观测仪器的指示有关。以八卦为例,可以这样假设,观测仪器上反映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夏至日投影线端点可以乾卦表示,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冬至日投影线端点可以坤卦表示,白昼与黑夜等长的春分、秋分则分别以离卦和坎卦来表示,其位于表杆处,因正对太阳故无投影。而二至二分也即乾、坤、离、坎四卦确定以后,又可以确定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即震、兑、巽、艮四卦的位置。以上很可能就是《易传·系辞上》中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最初的真实寓意,这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吉凶占卜的需求。而八卦位置确定后,理论上讲六十四卦中其余各卦的位置都能够得到确定,只是对观测仪器的要求更高。八卦或只需圭表即可,而与六十四卦对应的观察仪器更可能是日晷。其方法可能是:从秋分日起观测太阳投影,直到冬至日,将每日观测到的投影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右旋的抛物曲线;从冬至日起观测太阳投影,直到春分日,将每日观测到的投影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左旋的抛物曲线。(31) 而抛物曲线又必然要涉及数学的方式,这就是等分的方法。事实上,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上已经有把圆分成等份的现象,最多至80等份。有意义的是,上述抛物曲线就正是太极图所显示的图形,也就是所谓太极图。(32) 而六十四卦与这种图形之间应当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由秋分至冬至间的卦象反映的应是由阳而阴即由暖而冷的过程,由冬至至春分间的卦象反映的应是由阴而阳即由冷而暖的过程。由春分至夏至和由夏至至秋分的过程亦然。而同为由阴而阳,冬至至春分与春分至夏至又有所不同,前者是阴多于阳,后者则是阳多于阴。由夏至至冬至的过程亦然。(33) 所有这些,也就是以后《易传·系辞传》中所说的:“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