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16位名师的育人之道,让家长放心

教育16位名师的育人之道,让家长放心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对一个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一个班级形成和谐友爱的氛围至关重要。给学生爱,教师就得心有大爱、心有“实”爱。当王芳听到这一噩耗后,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一名女学生叫张梅,她的父亲在一次出海作业时遭遇风浪,船毁人伤。

教育16位名师的育人之道,让家长放心

周老师20岁踏上讲台,那是1980年走上讲台的第一节课。学校领导听完课,曾对她说:“你是一块未曾雕琢的玉。”正是这句话,激起了她成玉成器的渴望。在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的岁月里,她不断地磨砺着自己,收获着忙碌中的愉悦。

多年来,她由对教师这一岗位的爱转化为对学生的爱,由对学生的爱转化为对教育事业的爱。这种由爱产生的责任感和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使她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要教育好学生,要使学生向善向学;要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一个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要给学生“爱”,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起点,并要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

给学生爱,教师必须先倾听学生诉说,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获取学生的尊重与接纳。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管理者、组织者,更是学生的服务者和忠实朋友。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才能心平气和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取倾听学生诉说及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和资格,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获取学生的信任,得到学生的接纳。每接手一届新生,入学的第一个班会,她总会让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班主任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警察!是老板!是监视者!”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喊道。而她总会说:“老师是大家的服务者。无论你们有怎样的困难与困惑,我都会帮助大家!”不管酷暑严寒,只要学生在校,她就没有休息日,随时为大家服好务。早上六点多,她就赶到学校,迎接学生的到来,陪学生做早操。白天,她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平等交流。晚上,她检查宿舍直至学生安然入睡才回家,到家常常已是11点多了。为了给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更多的亲情,每周周老师都会在学生公寓留宿两次,每次考试前连续一个月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化解他们的心理负担,鼓励他们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考试。

学生大多会对教师有敬畏心理,多接触,与学生真诚交流,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交流时,教师的思想,以及谦让、大度、友善、互助等道德理念自然容易进入学生的心灵。这对一个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一个班级形成和谐友爱的氛围至关重要。同时,老师会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并进行宏观调控

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是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重要教育行为。全国模范法官宋鱼水有这样一个至简至真的经验:学会倾听。北师大一老教授打了几年的官司,到了宋法官那里,老教授说:“这官司我不打了。”宋法官不解地问:“为什么?”老教授说:“我打了这么多年官司,没有一个法官能听我说完,唯有你宋法官认认真真地听我说,我感到了尊重。”对于这一点,周老师也深有同感。一个教师不搞经验主义,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那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这种人格上的平等与尊重远远胜过任何琐碎的爱。因此,在生活中,她每天都尽最大的努力,带着全部热情和思考出现在学生中间,让学生在倾诉中宣泄自己的压力和苦闷。无论学生说什么,她总是抱着赏识的态度,辩证地去分析,以坚强的意志力、永不放弃的决心,鼓励他们不断努力,教育学生怎样面对困难与挫折,从而一步步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许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走出了心理误区,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她班有一名留级生,在高二由于玩游戏休学一年。到了高三,周老师接手这一学生后,发现他心理素质极差,压力巨大,考试前后必定请假,隔三差五必定回家。周老师不回避也不放弃,而是接近他,耐心地倾听,并顺势开导,一直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帮他走出心理阴影。记得一模考试之前的一次长谈之后,他由衷地说:“老师你不搞心理学,真是浪费了!”那一次,是他最终敞开心扉,也是他调整心态的转折点。此后,基本没请假,高考超出一本线27分。周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绝不是站在教室门口吓唬学生,更重要的是读懂他们的心思,善于发现问题,知道他们想什么,知道他们在做什么,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从而指导他们先干什么,后做什么。这样一来,个别人的心理、思想问题解决了,宏观调控也跟上去了。(www.xing528.com)

给学生爱,教师就得心有大爱、心有“实”爱。教师只有以实实在在的爱,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爱见诸于行动,才可能感动学生、感化学生,才可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使学生勇于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强者。心有大爱,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每当发现孩子有了悲伤与哀愁,或是遭遇困境与失足之时,就要担当起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的责任,呵护他、关心他、宽慰他、解救他,急学生所急地帮助他们解决身边的困境与痛苦,把教师的真情挚爱实实在在地奉献给他们。

家住外地的学生王芳,高三入学不久,家里人横遭车祸,姐姐当场死亡,爸爸多处骨折,妈妈脑神经受到严重刺激。当王芳听到这一噩耗后,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周老师如同母亲一样,陪她走过了那艰难的两个月。此后,她一有时间就去找王芳谈心:“王芳啊,你及家人的痛苦,也是老师的痛苦,但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你现在还年轻,不能因为悲伤而耽误了学业。你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告慰你的家人,告慰那些最为关心和支持你的亲人……”周末,周老师把王芳带回自己家里,包饺子给她吃。中秋节,她把月饼送到王芳的宿舍……在她的照顾下,王芳渐渐摆脱了痛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高考以全省第57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关注身处困境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特别关爱与重视,不仅能让身处困境的学生走出困境,扬起生活风帆,奔向新的目标,还能让其他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大爱的情怀,使所有学生心中都生出一份感动和力量,最终带来全班学生奋发向上、班级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的效果。

一名女学生叫张梅,她的父亲在一次出海作业时遭遇风浪,船毁人伤。这给正在高三复习备考的张梅很大的打击,她由此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周老师了解到此事后,一方面鼓励她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带动学生募捐了3000多元。当张梅接到这笔充满爱心的捐款时,流下了眼泪:“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谢谢大家,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天,永远不会!我要用发奋学习、好好做人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当年,张梅考取了曲阜师范大学。就是这样,在周老师爱心的一次次的感召下,那年高考全班66名学生首榜本科全部上线,40人进入“211”重点大学。

对于情感缺失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在情感上及时地给予呵护,教师的每一点帮助、每一个鼓励,甚至每一句温暖的问候,都会成为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点。她坚信,爱是天地间最神奇的力量。它虽不是点金术,但它是甘霖,令芳草如茵、令桃李芬芳。年轻时,她爱学生,如同爱姐妹兄弟;现在,她爱学生,如同母亲爱子女。她把这种爱归结为六个字,那便是“平等、尊重、关爱”。与学生平等,尊重学生,关爱他们,那就是要与学生并肩站在一起,无须仰视。

多年来,她坚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电视报纸学,向身边的老师、学生、家长学,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总结、感悟。经过长期积累,她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对中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信任。许多家长说:“把孩子送到周老师班里,我们当家长的放心!”去年,考上北京大学的孙晓静来信说:“特别感谢您在这一年里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是您不断激发着我们的战斗热情,陪伴着我们走出阴霾。周老师,谢谢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