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生成过程中,某一资源条目相当于一个针对某特定主题的“黑板”,任何用户只要遵循一定规则都可以对该资源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但对浏览者而言该资源始终是一个完整体,也就是说个别用户对资源的操作行为并不影响浏览者对该资源的浏览和使用。以网络百科全书为例,资源条目i的m个版本(v1,v2,…,vm)按编辑时间先后被系统保存下来,v1是由编辑者u1创建的最初版本,版本vi(1≤i≤m)是由编辑者uj(1≤j≤n,i≤j)通过编辑动作ei所形成的版本,ei包括多种类型,如创建条目、修改条目、编辑条目链接和对条目进行分类等。用户对某一资源条目的共同编辑类似于他们同时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只有大家都觉得正确和合适的部分才会因为参与者不断重复绘制而呈现出来。因此,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生成过程中知识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编辑者对条目的持续编辑及其相互协作(在结果上体现为条目版本增加和条目内容质量的提高),持续不断的编辑和交互协作行为使部分参与者产生的错误内容或破坏行为被快速而高效地还原或纠正。在这一过程中,依靠群体协作的力量使得资源质量不断提高和改善,从而实现知识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演化。随着条目不断演化,编辑群体结构也逐渐演化为由不同小型社区构成的网络,群体结构也逐渐趋于稳定,具有小世界性和层次性等特性[24]。
在知识的演化过程中,存在五种类型的用户角色,具体见表6-2。
表6-2 知识演化过程中的用户角色分类(www.xing528.com)
在资源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首先是某一参与者经过对某一问题的观察和思考,产生制作资源条目的想法,进而利用相关工具完成相关资源条目的设计和资源内容的设计。这个阶段属于资源产生期。生产出来的资源需要不断完善,创建者自己在对条目进行编辑的同时其他对此资源感兴趣的参与者也参与进来一起编辑资源,这是资源的发展期。在进行多次的资源编辑和完善工作后,资源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制作者和系统管理平台认为符合要求后,资源对外发布,使其进入流通期。学习者、协作编辑者和资源浏览者等各种用户都可以对资源内容继续进行编辑或发表评论。不同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针对某条目的资源内容发表不同的看法,经过互动磋商达到对资源内容暂时的相互认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决定了暂时达成共识的资源内容仍会得以不断地补充完善,因而会形成用户对该资源所包含知识的重新建构,实现资源的增值。处于流通中的资源会不断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用户的浏览量、下载量和对资源的评论等都会直接决定资源是继续发展还是被淘汰。能经受考验的一部分优质资源会继续发展,进入资源成熟期,由此形成高质量资源。与此相反,浏览量和下载量较小,评论也较差的资源将逐渐被淘汰并自动解体,同时其有用部分会被资源创作者用来创建新的资源[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