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无论动机水平的高低如何,人们只要能维持一定的动机水平,就可以维持追求该目标的行为,同时也能维持心理上对该目标的渴望,直到人们感觉到该目标已达成为止,因此动机常被视为行为的前导驱动力,如果能及时获知人们的动机,则可以协助预测其行为发生的方向和模式[22]。当前几种主流的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等。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构成的,各种需求之间会有高低层次和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都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方向及程度。该理论将人在成长中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该理论认为人们产生某种行为是因为需要的存在,一旦某种需要获得满足,这种需要也就失去了其对行为的驱动和促进作用[23]。
双因理论也被称为保健理论,该理论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的因素,其中一种能使人产生动机,称作“动机因素”(Intrinsic Factors);而另一种则不会使人产生动机,称作“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如果缺少了这些因素人便会失去动机。但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同的是,赫茨伯格认为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并不会产生行动激励效果,只会导致不满意感的消失[24]。(www.xing528.com)
成就需求理论将人内在的需求划分为成就需求、权利需求与亲和需求三种。其中成就需求是根据个人意愿去制订目标并且完成该目标的一种需求,是根据适当标准追求卓越和争取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权利需求是试图通过改变他人的行为从而影响或控制他人顺从或归顺于自己的一种需求;亲和需求主要是一种社交性需求,该需求驱使人们与他人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和本书的具体研究情境,动机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资源生成过程中的用户参与行为,能够帮助我们弄清用户参与行为的内在或外在的驱动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