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发展早期,最繁荣的聚落集中在平原西缘的山前冲积扇上,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文明经济带。这个经济带是河北地区最重要的文明发祥地,是隋唐以前北方最发达的经济带之一,也是华北通往其他地区的古老通道。商周以来,在太行山脉东麓,曾经建立过商邢都、燕下都、中山王城、赵邯郸王城、曹魏至北朝邺城等多个古都。
太行山东麓古都中,建都最早的是安阳,最晚的是北京,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古代中国文明中心,以安阳为起点,北京为终点。北京与安阳分别居于太行山脉山前平原的两端。在华北平原的水系流域图上会发现:它们同属海河流域——如果把海河水系比作一把扇子,各条支流是一条条“扇骨”,那北京与安阳,恰恰扼守着最南与最北两条扇骨。
从春秋战国开始,燕地重镇蓟(今北京)与中原古都殷(今安阳)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南北畅通的大道。秦灭六国,“车同轨”后开辟的驰道中,其中一条就连接着今北京与安阳地区。古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公路,京港澳高速的北段,由京石(北京—石家庄)、石安(石家庄—安阳)组成;平汉、京广铁路,也穿过这条古老的交通要道。
在太行山东麓这条古道上,除了安阳、北京,其他古都也留下过无数辉煌,或许是安阳与北京的光芒太过强烈,这些多位于河北境内的古都并不被公众所关注。比如,河北还拥有比安阳殷都还早的都城——商代邢都(位于今邢台市区附近)。
从商代到东汉时期,长达1800余年的岁月里,今河北地区曾活动过110个方国、王国、诸侯国。这些王国及其都城都集中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在南北朝以前,河北“都城”的数量、密度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河北邢台商都、易县燕下都、平山县中山灵寿故城、赵国故城邯郸、临漳县邺故城称为河北省的“五大名都”。
远古的海河上游各条支流从太行山中挟带泥沙奔涌而出,一个个冲积扇在山前堆积,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正适合先人们在此聚居生息。一条条支流,孕育了一个个古国,这些古国几乎又对应着一座座古城。
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是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约35平方公里)的战国诸侯国都城遗址。
提起东周分封的燕国,人们多会想到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故事,其发生地是燕下都。这座规模宏大的都城西倚太行山,南临易水,与燕国前期的都城蓟(燕上都)相比,燕下都的军事作用更为突出。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燕国从上都迁至下都,时间约在春秋晚期燕文公时(公元前554—前549年)。战国燕昭王时期(公元前335—前279年),是燕下都最繁荣的岁月。燕下都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4~6公里,分东、西两城。东西城外各有城壕、河道,与北易水、中易水相通。东城大致呈正方形,长宽各约4公里,主要建筑包括高台基武阳台以及宫殿建筑,手工作坊集中于东城西部,民居和墓葬区亦在东城内;西城比东城小,平面略呈“刀”形,年代略晚于后者。
燕国,作为北距周天子最远的诸侯国,因军事和经济战略需要,位于其国境南端要冲、鼎盛于战国晚期的燕下都,其规模堪称“离谱”。
燕下都遗址发掘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该遗址中出土的“燕宫门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是河北博物院标志性的“镇馆之宝”。燕下都是燕国鼎盛期的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所以出土文物非常丰富:铁器有兵器、农具、家具、刑具、车马;青铜器以礼器、生活用具、兵器为主;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玉器、金银器、陶器等。粗红陶是燕国最富特征的陶器“特产”,陈列于河北博物院展厅的一组九尊红陶三足鼎,颇为气派,能让人联想起“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铺首是中国古代建筑物大门上的构件,帝王宫殿、王侯贵族大门上的铺首,尺寸、用料、工艺均非同寻常。1966年出土于燕下都的透雕龙凤纹青铜铺首,器形巨大、纹饰华丽,是燕国的代表性器物。1964年12月,在易县高陌乡高陌村东的燕下都城墟下,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铜人像,铜人面部丰满,修目阔鼻,口角向上,发纹尚清晰可辨。考古人员推断,铜人像是战国中期的文物。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完整的铜人像。一件人物鸟兽阙状铜方形饰,采集于燕下都遗址区内的贯城村,其上部为阙室的方柱形座,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多层楼阙建筑模型,上面雕镂的人物、鸟兽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燕国贵族的生活场景。1977年,燕下都遗址西城内的辛庄头村墓葬中出土金饰品80多件,其中一件头像金饰件精美绝伦。
离燕下都约23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古城遗址,同样入选了“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这就是1974年首次发掘发现的中山国都城遗址——灵寿故城。虽然名为“灵寿故城”,但其主体部分不在灵寿县,而是在平山县。中山灵寿故城是“战国第八雄”的经济文化中心。
灵寿故城坐落在平山县上三汲乡,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只有40多公里。战国中山王墓,是目前确认的最重要的一座中山王墓。
中山国由从西边越过太行山迁徙到山前平原的白狄部落所建。战国时期,其疆域在燕、赵之间,即今河北省中南部石家庄和保定一带。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于史籍。中山国初建都于中人(今唐县境内),立中山城为都,后迁都于顾(今定州市境内)。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公元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率鲜虞余众驱逐魏国统治者,中山复国,迁都于古灵寿。此后,其国力很快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323年,中山国君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除了中山是“千乘”之国,其余四家都是名列战国七雄的“万乘之国”。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中山亡于赵。
中山国疆域为古冀州之核心,方圆500华里,实力位列战国第八,所以有人称其为“战国第八雄”。战国时期,今河北地区,主要就是燕、赵和中山的“三国演义”。中山最强大时,疆域覆盖今石家庄、保定二市大部分,以及邢台市北部、衡水市中西部,并延伸至山西省东北部山区。此后,西汉又分封中山国,中山作为地名一直保留至明朝。(www.xing528.com)
中山国生于患难,长于纷争,屡被大国所欺而变强,又为强国占领而再生,其不屈不挠、顽强自立的精神世所罕见。它跻身于强国之列,手工业发达,器物艺术价值极高。文治武功方面,中山国有许多传奇记于《战国策·中山策》。这个“次轻量级”的小国,在燕、赵双雄的夹缝中生存,并与魏、韩、齐等大国缠斗,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叹服。
1974年,河北文物工作者在平山县上三汲乡一带勘察了中山灵寿故城遗址,对王墓进行了发掘。打开了一座封闭2000多年的艺术宝库:那些写满工整铭文的青铜器,其造型之美、工艺之精,恐怕已经超过了许多大诸侯国,青铜器上的千余文字记载了纵横捭阖的战国历史。中山灵寿故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城垣依自然地势夯筑而成,北高南低,地上部分多数已荡然无存,夯土城基则清晰可见。残破不堪,但规模宏大的台基,清晰地勾勒出宫殿建筑区、手工业作坊区、居住区、王陵区、商业区的轮廓,一幅熙攘的城市鸟瞰图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分郭城与宫城两大部分。宫城即赵王城,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郭城即大北城,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地面遗存有铸箭炉、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夯土墙。赵王城内有布局严整的龙台、将台等夯土台,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显示了战国时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赵王城西城的城墙、龙台保存较好,在遥感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轮廓。赵武灵王时,赵国进入鼎盛时期,邯郸城初具规模,奠定了邯郸成为秦汉时期“五都”的基础。城墟下出土的一尊青铜马,具有写实艺术风格,是赵国“胡服骑射”的直接物证。
古城邯郸作为赵国首都达158年,是战国时期的工商业中心之一。直到汉朝,邯郸风光依旧,和洛阳、临淄、宛、成都并列为五都。
汉代《盐铁论》记载:“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众多“名都”之中,蓟、邯郸、临淄,堪称“都中之都”——其中,邯郸是南北交通枢纽,成为名噪一时的“时尚大都”。家喻户晓的“邯郸学步”故事,体现了人们对这座大城市生活方式的追逐。
其实,成为赵国都城之前邯郸已是人口聚集、手工业发达之地,是紧邻商都殷的“京畿”。公元前386年,赵都由中牟迁入邯郸,都城随着国家强盛而步入鼎盛期。它经历了8代国君,是赵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也是当时北方最重要的商业都市。东汉以后,邯郸迅速衰落,繁盛的场面戛然而止,不禁令人嗟叹。
东汉末年,曹操大力营建邺城,邯郸从此衰落下去(其实两者相距只有几十公里)。说起“六朝古都”,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南京。但邺城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也可称为“六朝古都”。从曹魏到北齐的邺城遗址,仅有的地面遗存是铜雀、金凤、冰井三台的夯土台。东汉末年,在豪强割据的混战中,曹操目睹了冀中平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景。这种背景下,邯郸的衰败不可避免。
最初,魏王曹操大规模营建该城,将其作为王城,曹丕称帝后仍以邺为“五都”之一,此后十六国的后赵、冉魏、前燕,以及北朝东魏、北齐均以邺城为都。北朝时期,邺城在曹魏、十六国邺城基础上增建南城,形成北、南双城格局。
邺城成为曹魏立国之都,并非偶然。早在战国初期,魏国西门豹为邺令时,就在这里经营多年。除具有邯郸陆路交通的优越条件外,发源于太行山区的漳河,提供了优越的水上交通条件,新修的西门豹渠又能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
邺城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是我国第一座先规划、后建设的都城,并开创了宫城—皇城—都城的“中轴线”城市格局。曹操时建成的邺都,全城贯穿中轴线、单一宫城居中、园林在宫城后布局,这种模式的都城规划,为以后历代都城所沿袭。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城,北宋东京汴梁城,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无论细部如何变化,邺城所开创的“中轴线”格局被传承下来。同时,“邺城模式”也为古代东亚地区日本、朝鲜半岛的早期都城规划所借鉴。
随着北齐灭亡,河北的“都城时代”宣告结束。随之,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再次回到关中、河南。宋代以来,沉默许久的北京悄然开启并迎来了自己的辉煌——辽为南京、金为中都、元为大都、明清为北京。隋唐之前,河北古都兴盛;隋唐之后,北京悄然崛起。
一脉山河知故人。人类历史的起源和演变离不开大自然赋予的条件。太行山脉,这条古老华夏之脊,形塑着中国从古至今文化的足迹,从地理属性上来说,太行山东麓构成南北、东西沟通的重要通道,为文明的发生酝酿了自然环境。从军事属性上看,它坐落于两大阶梯之界,衔接华北、关中平原和汾河谷地,成为文明扎根之要塞。从商贸属性上讲,它带动起盐商经济,发展出清代军事物流系统,为拓宽文明疆域提供了必要保障。
太行山脉深植于我们的千年历史中,认识太行,回望那些古老的都城,看它们永远凝固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唯余亘古之音在当代回荡。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