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作为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修筑城墙及城堡,以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御功效。在历史的演替中,长城不仅起到了军事防御的作用,还促使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民族融合的场所。200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载体,是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好的切入点。长城已成为中国旅游的形象和精神文化的象征。
《中国长城保护报告》中认定,河北长城占到18.89%,在全国16个有长城资源省中居第二位,是长城资源大省。河北省已开放的山海关、老龙头、角山、喜峰口、潘家口、白羊峪、金山岭和大境门长城,都是处在燕山山脉,修建于明代,河北成为全国长城开放数量最多的省份。开发较成熟的以长城资源为主的旅游景区有山海关、老龙头、金山岭、潘家口、大境门等,太行山河北段长城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长城旅游开发少,保护薄弱。现存长城资源2057处,由于交通、客源市场等多方面原因,太行山河北段的多处长城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的保护性开发。
太行山西侧为山西高原,东侧为华北平原,与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太行山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地形起伏较大,山脉之间有较低的鞍部垭口,也即前文提到的太行八陉,作为联通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自然通道,因其自身地理条件和战略位置,太行八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沿线修筑起长城作为战略防御建筑,代表了古人的一种战略智慧。发展到现代,以太行八陉为代表的长城遗迹,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防御作用,而是以其特有的古代建筑遗迹、特色人文资源融合周边丰富的生态地貌景观,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太行山河北段长城修建历史悠久,从公元前4世纪至清代中期维修古北口段长城,前后2300多年。太行山河北段长城修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其中,少数民族政权——鲜虞族所建立的中山国筑长城最早。此后还有燕、赵、秦、汉、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辽、宋、金、明、清等先后在河北境内修筑过长城。其历经多个朝代,数量远超其他各省。其中明长城是各个朝代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空间分布比较广的一段。
太行山河北段长城段呈带状分布在怀来、赤城、涿鹿、蔚县、涞源、涞水、易县、平山、鹿泉、井陉、赞皇、邢台、内丘、武安、涉县及磁县等地。除此之外,内丘县与原邢台县辖区还有十处左右长城遗迹只有文献记录,现已找不到遗迹残留。太行山河北段长城遗迹在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保定市、廊坊市、张家口市均有分布,其中保定市长城遗迹分布最多,廊坊市最少。保定市、邢台市各有3处保存较好的长城遗迹,是各城市中保存较好、长城遗迹最多的地区;廊坊市最少,只有永清县宋辽地下古战道一处长城遗迹。太行山河北段长城记录了河北地区古代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时空环境的演变发展,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考察和旅游价值。河北太行段的现存长城遗址大约270千米,时断时续,顺太行山东侧而行,是山岳长城的典型区段。(www.xing528.com)
太行山河北段长城从张家口一直延伸到邯郸,因山险制宜,修建于崇山峻岭之间,绝大部分地段利用悬崖绝壁和沟堑代墙,而在山势较缓的交通要道筑墙设关,在附近山顶修筑烽火台。建造采用“关隘”+“山”的关隘障卡式,利用太行关隘与太行山天险共同构成强大的军事防御设施。
太行山河北段长城22.45%的燕国、赵国、中山长城及紫荆关、乌龙沟明长城修建的重要关隘与军事设施保存较好,而77%以上的长城因长时间处于无人保护与修葺,或者蚕食性破坏状态,已经坍塌或是荒弃,成为野长城,失去体现长城文化的载体,也失去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震撼力。
太行山河北段长城不仅有烽燧、城墙、关隘、城堡、亭障、障塞等形制,城墙上设有马面、敌楼、战台、铺房等,墙外有壕沟、烽燧、障城等,建筑方法也多式多样,最早为生土夹板夯筑,后由土坯发展至砖砌,形成完善的防御体系。除地上长城外,还有宋辽古战道的地下长城,成为长城系列最独特的组成部分。同时太行山独特的地形与地貌,形成了山岳、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与长城遗址、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互动交融,形成了多样性旅游资源赋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