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土高原的真实面貌揭秘

黄土高原的真实面貌揭秘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土高原形成很久了。就在历史时期的早期,黄土高原的面貌和现在迥然不同。黄土高原本是以土壤色黄而得名的。现在登上黄土高原,极目瞭望,无论远近,皆呈一片黄色,因为遍地都是黄土,这是不足为奇的。现在黄土高原一个特征,沟壑很多,纵横罗列,成了沟壑地区,沟壑的形成就是由于侵蚀。黄土高原上现在也并不是没有原,但都已十分狭小,是远不能相比拟的。

黄土高原的真实面貌揭秘

黄土高原形成很久了。洪荒初辟之时,尚无人迹,故这里论述只限于历史时期。

就在历史时期的早期,黄土高原的面貌和现在迥然不同。黄土高原本是以土壤色黄而得名的。现在登上黄土高原,极目瞭望,无论远近,皆呈一片黄色,因为遍地都是黄土,这是不足为奇的。其实在历史时期的早期,这里应该是一片绿色,黄色的土壤并不是那么显著的。当时原始森林遍布于山峦丘阜和低地平川[1],其间还夹杂着若干草原。植被是这样完整,使黄土高原上有了一层严密的覆盖,所以到处显出绿色。那时这里的黄土虽已经受人注意,而被称为黄壤[2],但只是作为区别土壤的名称,不能因此说黄色是当时黄土高原的特点。

然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却是黄河及其支流,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支流甚多,水中夹杂大量泥沙,所以呈现黄色。黄河之黄仿佛天经地义,其实以前只称河水,而黄河这个名称的最初使用,不过西汉初年[3],距今只有两千二百年。春秋时有人引用一句佚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4],只是说黄河不清。战国时人以黄河和济水相比较,只是说清济浊河[5]。显然那时黄河的特点还只是浑浊,说明所夹带的泥沙量不是太多。

黄河的重要支流为汾河、渭河和洛河、沁河。这几条河流都曾经有过清澈的记录,渭河经常与其支流泾河并称,洛河也常和其支流伊河并称。《诗》三百篇中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诗:“泾以渭浊,湜湜其沚[6]。”这句诗长期引起争论:到底是泾清渭浊呢,还是泾浊渭清呢?这样的争论,初步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两条河流中,在西周春秋时,至少有一条是相当清澈的。我在一篇题为《论泾渭清浊的变迁》[7]的论文中,曾详细作了论述,指出本来泾河是清的,后来两河的清浊随时而有变迁,未可一概而论。实际上当泾河还是清澈的时候,渭河只是较为浑浊罢了,并不像现在和黄河一样也成为黄水。洛河和伊河问题就更简单了,这两条河流长期都是十分清澈的,就是到现在伊河还是相当清的,凡是到过洛阳龙门的人,都会一目了然。至于汾河,唐朝有一位名为薛能的诗人,家住汾河岸边,因而写过一首题为《怀汾上旧居》的诗,其中有句说“素汾千载傍吾居,常忆衡门对浣纱”[8]。汾河的水可以浣纱,不用细说,是相当清澈了。而沁河呢,直到明代,还以“清澈”见称[9],可见它本来也不是浑浊的。(www.xing528.com)

那些比这几条支流还要小的河流,更是容易显得清澈。由于清澈的缘故,而被称为清水河,或者黑水河。后来水流不再清澈了,名称也就有了改变。流经延安市的延河,以前就长期被称为清水[1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南,有一个清水河县,显而易见是以清水河命名的,后来河名改易,县名却保留下来。

河流清澈说明一个现象,就是水中所含的泥沙很少,也是侵蚀不甚显著。现在黄土高原一个特征,沟壑很多,纵横罗列,成了沟壑地区,沟壑的形成就是由于侵蚀。在历史时期的早期,黄土高原的沟壑是很少的,那里有很多的原,原的范围都相当广大,有的可以大到包括现在几个县境[11]。黄土高原上现在也并不是没有原,但都已十分狭小,是远不能相比拟的。正由于以前的原大沟少,所以有人就以“沃野千里”相称道[12],至迟离现在一千九百年前还是这样的。

根据这种情形,不难得到这样的印象:历史时期的早期,黄土高原到处是青山绿水,山清水秀,和现在完全不同,至少离现在两千年左右,还没有多大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