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城修筑的自然补充-《历史地理学十讲》

长城修筑的自然补充-《历史地理学十讲》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城的修筑据说是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各国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建设。这条长城分别扼守着两条通道,一是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通道,一是外方山和丹江之间的通道。楚国在这些地方修筑长城,自可防御来自这两方面的攻击。这两条长城都是为了防御来自西方的侵扰。凭河筑城自然更会增加防御的效力。这条长城起于临洮,临洮为今甘肃省岷县。燕国长城的东端本止于辽河东岸的襄平,也就是现在的辽阳市。南北朝时期长城的修筑又极一时之盛。

长城修筑的自然补充-《历史地理学十讲》

疆界的位置自然要利用自然的形势,有时候自然的形势却还需要人为的补充。过去一些王朝在边地修筑长城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长城的修筑据说是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各国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建设齐国的长城在它的南边泰山之上,并沿其支阜余脉向东绵延发展,它西起现在山东省平阴县境,而东达到今山东省胶南市的海边[71]。它修筑这条长城,西段为了防御晋国[72],东段则为了防御楚国[73]和越国[74]。楚国的长城见于记载的有两段: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叶县和泌阳县之间[75],一在今河南省西峡县和邓州市之间[76]。其实这两段长城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只是中间在鲁山和西峡两县之间,由于凭借山势没有再兴巨工而已[77]。这条长城分别扼守着两条通道,一是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通道,一是外方山和丹江之间的通道。前者是通往中原各地,后者则是通往关中。楚国在这些地方修筑长城,自可防御来自这两方面的攻击。楚国除过这条长城之外,据说还有一条,在今湖北省竹山县境[78]。那里本庸国的地方[79],长城当是庸国所筑,庸灭后始属于楚。魏国长城有东西两道,东长城在今河南省中部,由原阳县西北起,绕过它的东南,经中牟县圃田泽旧地之西,然后再西达于密县[80],成一个口向西的弧形。它的西长城在今陕西的东部,由华县沿洛水东岸向北修筑[81]。这两条长城都是为了防御来自西方的侵扰。西方能够侵扰魏国的当然是秦国了。不过《史记》记魏国的西长城,说是“筑长城,塞固阳”[82]。这样说来,固阳是魏西长城的北端了。汉朝的固阳县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83]。那里到现在还有个固阳县。不过当时那里是赵国的地方,和魏国无关。魏国的固阳实际应是合阳,在今陕西省韩城市[84]。魏国的西长城只是由今陕西省华县经今大荔、澄城、合阳诸县,而止于韩城市的黄河岸边。现在遗迹仍继续屹立。不会远到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的[85]。中山立国于滹沱河上,土地狭小,它的长城应该离其都城不远[86]。燕、赵两国也都有南北长城。赵国的南长城在漳、滏二水附近[87]燕国的南长城则在易水的北岸[88]。凭河筑城自然更会增加防御的效力。

然而最重要的当推燕、赵、秦三国为防御匈奴南下所筑的长城。这里所说的燕赵长城,就是燕的北长城和赵的北长城。其中燕国的北长城除过防御匈奴外还有防御东胡的作用。燕国开辟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之后,就在五郡之北建立起长城。这条长城由造阳达到襄平[89]。造阳在今河北省独石口,襄平则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北。由造阳到襄平的长城当然要绕过大凌河的北岸。后来北魏灭北燕时,魏将长孙陈就曾战于和龙附近的长城[90],和龙就是现在大凌河北的朝阳市。赵国的长城是由代顺着阴山,一直达到高阙[91]。代在现在河北省蔚县,高阙则在阴山西端,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秦国曾数次修筑长城。这里所说的乃是指秦昭襄王时所筑的。这条长城起于临洮,临洮为今甘肃省岷县。今甘肃省渭源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陕西省绥德县、神木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都还有这条秦长城的遗址,或者还有有关的记载。秦国北边以朝那、肤施为重镇,这些地方自然是秦长城必经之地了。这条秦长城的北端一直达到今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黄河岸边[92]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对于北边的长城曾加以联系和补缀,由临洮到辽东,成为一个完整的工程[93],不过有些地方和以前不尽相同。秦朝驱逐匈奴,取得河南地,由榆中顺着黄河直至阴山下都设置了县邑,并在河上修筑长城[94]。这个榆中据说是在现在甘肃省榆中县的西北[95],距兰州不远。后来西汉取得河西地,就接着秦长城由令居继续向西兴修[96]。令居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可见秦统一以后,长城的西段已经不是经过朝那、肤施的一段。新城与旧城相连接之处,当在陇右郡治所的狄道[97],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由狄道往北,经过令居,再北行至于高阙。高阙本有赵长城。秦赵长城可能相互衔接。就是不相互衔接,相距亦不至于过远。燕国长城的东端本止于辽河东岸的襄平,也就是现在的辽阳市。秦朝又由辽阳向东南延展,达到遂城[98]。遂城在平壤西,则秦长城已达到今朝鲜境内,直到唐朝时期那一段的遗址还依然存在,未被毁坏[99]

秦朝亡后,长城依然成为汉朝边防的重要设施,汉朝人虽也沿用长城的名称[100],不过一般都称为边塞。汉朝边塞较秦时的长城更长,是由敦煌一直达到辽东[101]。当然大部分都是秦的旧城。武帝时重新取得河南地后,就曾经修复阴山附近的故塞[102]。汉朝所新增的只是令居以西的一段。它一直达到敦煌附近的玉门关阳关[103]东汉以后,塞外各民族部落先后迁于内地,长城的作用也就逐渐消失了。

北朝时期长城的修筑又极一时之盛。北魏对付北边柔然族的侵扰,也是采用修筑长城的办法。后来北齐和北周也都沿袭它的成规。北魏最早修的长城是由赤城[104]五原[105]。也就是由现在河北省赤城县修到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接着兴修的是由上谷到黄河附近[106]。上谷在今居庸关外北京市延庆区,位于赤城的东南。这条长城绕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可能是前次工程的修葺。北齐时曾由西河总秦戍筑城至海[107]。总秦戍在今大同市西北[108],则所谓至于海,或者仍是过赤城、上谷等处向东伸延的。当时还曾修过由幽州北夏口至恒州的长城[109]。恒州原为司州,治所就在平城,乃北魏迁都以后所改名[110]。而幽州夏口则在居庸关旁[111],距上谷也不很远。按它的形势可能还不是新筑。现在地图上由大同东西至于山海关的长城当然是明朝所修的,和南北朝时期无关,可是它们的方向并没有很大的出入。可见时期虽然不同,对于地形的利用却还是相差不多的。

东魏北齐还有数道新筑的工程。高欢执政的时期就于肆州北山修筑自马陵戍东到土隥一段的长城[112]。它是在现在山西省原平市和代县以北的勾注山上。高洋时又修筑黄栌岭至社干戍间的长城[113],它蜿蜒于现在的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和神池县之间。这里正是吕梁山区,长城当修于吕梁山上。高湛时,北齐还在王屋山上修筑过长城[114]。又曾修过由库洛拔至坞纥戍间长城[115],和由库堆戍至海的长城[116]。这些地方都已难于稽考。后来北周灭掉北齐之后,曾经发山东的居民修长城[117]。据说这是修葺齐的旧城[118]。当时所修的是由雁门至碣石[119]。碣石在东海之滨。这样说来还是和后来明朝的工程相仿佛的。

隋朝继承北周之后,也还曾经几次修筑过长城。不过工程都不算是很大,所以史书对于这些事情的记载都相当简单,有的就干脆不举出它的起讫地点[120]。其中有一条是由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东修到黄河,西至绥州(即雕阴郡,治上县,今陕西省绥德县)南至勃出岭[121]。勃出岭未能确指它的所在。绥州在灵武以东,如何能说是“西至”?恐怕当时的记载是不十分确实的。隋朝后来还曾修过自榆林至紫河的长城[122],榆林在河套东北,其遗址今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紫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南,亦作紫塞河,相距本不甚远,所以才修了十天就已经完成。接着还修了一次,是在榆林谷之东[123]。隋朝长城的工程远不如北魏、北齐的繁杂,这是因为隋朝国力日强,北方的突厥逐渐削弱,而且成为隋朝的属国,修筑长城已经没有必要了。

以前这些王朝所修筑的长城,由于年代久远,有好多地方已经不能再看到了。现在祖国的地图上所绘的长城,由甘肃省的嘉峪关向东蜿蜒一直达到河北省的山海关。这是明朝的边墙。所谓边墙就是长城。明朝的人们特地改换了这个名称,为的是要和秦始皇引人诟怨的长城有所区别。明朝边墙的工程和以前各朝一样,皆是十分艰巨的。当时为了使长城发挥它的作用,有些地方都是采取垒石筑墙的办法。可是像余子俊在河套以南所规划的工程,有的地方要依山铲凿,使它成城垣一样。像花马池等地的工程还要在沙漠地带进行,当然更是艰巨了。由于明朝建都在北京,对于北京附近的长城就特别注意,在直隶(今河北省)、山西两省的北部,外长城之内还有内长城。使都城的西北有了更多的屏障[124]

顺便提到,明朝在辽东还有一段边墙。它是由山海关外起,向北伸延,它绕过今辽宁省凌海市、义县之西,北镇市之北,再折向东南,直至辽水和浑河交会的地方。过了辽水,它再向北伸延,到今辽宁省开原市以北,复折向东南,绕新宾县之东,再向西南,过凤城市之西而达于海边[125]。辽东边墙的规模自然较小,工程也差一点,所以很早就毁坏了。不过有一点却和河套地方相似。因为今北镇市东南辽阳市以西,辽水的两岸都没有包在边墙之内。这里就是所谓辽河套。当然由于辽河套的存在,使辽东的边防增多了很多的困难,尤其是辽水东西的交通也因此而受到相当的阻碍。

长城的工程虽大,并不能够完全阻止住外来的侵扰。作为国家的疆界来说,自然地理的形势是需要人为的努力来补足它的缺陷,可是仅靠着劳民伤财的修筑长城的办法是难于达到目的的。

【注释】

[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冒顿)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朝那、肤施为秦昭襄王时所修筑的长城经过的地方,这条长城就是当时秦国的北边境界。

[2]《史记》卷六《秦始皇帝本纪》。

[3]秦所置象郡,《史记》卷六《秦始皇帝本纪·集解》引韦昭说及《水经·温水注》引应劭《地理风俗记》,皆谓就是汉朝的日南郡。《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日南郡本注也说:“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开,更名。”汉日南郡在今越南境,北起今河静之南,濒海南下,直至越南南部。《水经·温水注》又引《晋书地道记》:“(日南)郡去卢容浦口二百里,故秦象郡象林县治也。”卢容及象林县皆在今越南顺化。或谓秦象郡南界尚不过今越南河内,当非是。

[4]《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注》。

[5]《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

[6]《史记》卷一二五《佞幸传》。

[7]《史记》卷一一八《淮南厉王长传》。

[8]《史记》卷五《秦本纪》:“昭王三十年,蜀守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

[9]《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

[10]《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11]《史记》卷一一三《南越尉佗传》。

[12]《史记》卷一一四《东越传》。

[13]《史记》卷一一四《东越传》:“于是天子曰:‘东粤狭多阻,闽粤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之间,东粤地遂虚。”然《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会稽郡冶县,师古注:“本闽越地。”

[14]《汉书》卷九五《南粤传》。

[15]《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

[16]《史记》卷一一一《卫青传》,又卷一一〇《匈奴传》,《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17]《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18]《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19]《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传》。

[20]《史记》卷一一五《朝鲜传》,《汉书》卷六《武帝纪》,又卷九五《朝鲜传》。

[2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22]《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23]《后汉书》卷二《明帝纪》。永昌郡设立于明帝永平十二年,《续汉书·郡国志》作永平二年,误。永平十二年为公元69年。

[24]《后汉书》卷一二六《西南夷传》。

[25]《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26]《后汉书》卷一二七《西羌传》。按,金城郡徙居襄武。襄武县属陇西郡,今甘肃省陇西县,陇西郡亦徙襄武。陇西郡本治狄道,为今甘肃省临洮县,今陇西县在临洮东,故陇西郡得以徙居。安定郡徙居美阳。美阳为右扶风属县,在今陕西省武功县。北地郡徙池阳,池阳为左冯翊属县,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上郡徙衙,衙亦左冯翊属县,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北。

[27]《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太平寰宇记》卷四二《忻州》:“《十三州志》云:‘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尽云中、雁门之间遂空。建安中,曹操集荒郡之户以为县,聚之九原界,以立新兴郡,领九原等县,属并州。’即此地。”接着又说:“秀容县,……后汉末于此置九原县,属新兴郡。”按宋忻州秀容县为今山西省忻州市,已在勾注山之南。

[28]西晋雁门郡治广武县,其地今为山西省代县,在雁门关南。这个郡最北属县有马邑、江陶、崞县等,依次相当于今山西省朔县、应县和浑源县。皆在雁门关北。

[29]洛河下游为晋冯翊郡地,泾河上游为晋安定郡地,再北旧郡皆已荒废。

[30]《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单于大都护府,本云中都护府,龙朔三年置,麟德元年更名。”所治的金河县为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格林尔县。按《元和郡县图志》,其治所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盖为后来的迁徙。

[31]《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安北大都护府,本燕然都护府。龙朔三年曰瀚海都督府。总章二年更名。开元二年治中受降城,十年徙治丰、胜二州之境,十二年徙治天德军。”按: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天德军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北。

[32]《隋书》卷二九《地理志》:“大业五年平吐谷浑置(鄯善郡),并置且末(郡)。”

[33]《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新唐书》卷四〇《地理志》。

[34]《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新唐书》卷四〇《地理志》。

[35]《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36]《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安东上都护府。总章元年,李勣平高丽国,得城百七十六,分其地为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上元三年徙辽东郡故城,仪凤二年又徙新城。……开元二年徙于平州,天宝二年又徙于辽西故郡城。至德后废。”平壤城即今朝鲜平壤。辽东郡故城在今辽宁省辽阳市。新城在今辽宁省抚顺市北。平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辽西郡故城在今辽宁省义县东南。

[37]《新唐书》卷四三上《地理志》。交州本治交趾,后徙治宋平。宋平在今越南河内,交趾则在河内之北。

[38]隋于西南方面所设的郡,最远的当数到越嶲郡。越嶲郡的治所在今四川省西昌市。见《隋书》卷二九《地理志》。

[39]隋于今贵州省乌江上游设有牂柯郡,治所在今瓮安、余庆两县间,见《隋书》卷二九《地理志》。

[40]唐初曾于蜻蛉河上设置姚州。姚州治所在今云南省姚安县。《新唐书》卷四二《地理志》于姚州条说:“(由)沪州乃南渡泸水,经裒州、徽州三百五十里至姚州。州距羊咀咩城三百里。”

[41]《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传下》。

[42]《资治通鉴》卷二八〇《后晋纪一》,又《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幽云十六州亦称燕云十六州。《宋史》卷八五《地理志·序》即以燕云十六州相称。北宋末年以幽州为燕山府,以云州为云中府,并设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北宋燕山府路中不包括瀛、莫二州,因为后周时收复了这两个州。

[43]《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三》。

[44]《宋史》卷九〇《地理志六》,《宋史》卷二九〇《郭达传》。宋时邕川辖地直至左江上游,其所辖的广源州,就相当于今越南高平东北的广渊。

[45]《明史》卷九〇《兵志》。

[46]《明史》卷三二一《安南传》:“(永乐)五年五月,安南尽平,群臣请如耆老言,设郡县。六月朔,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趾,设二司。”

[47]《史记》卷六《秦始皇帝本纪》引贾谊过秦论》;《汉书》卷九四《匈奴传》;《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一《陕西一〇》引《九边考》。

[48]《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49]《史记》卷九九《刘敬传》,又卷一一〇《匈奴传》。

[50]《明史》卷三二七《鞑靼传》。

[51]《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52]《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又卷六九《赵充国传》。

[53]《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魏书》卷一〇一《吐谷浑传》。

[54]《明史》卷三二七《鞑靼传》。

[55]《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

[56]《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

[57]《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

[58]《汉书》卷二八《地理志》。(www.xing528.com)

[59]《汉书》卷九四《匈奴传》。

[60]《汉书》卷九四《匈奴传》。

[6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是萧关在朝那县,汉朝那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

[62]《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63]《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

[64]《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灵州》。

[65]《宋史》卷八七《地理志》:“庆历元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又说:“秦陇、仪渭、泾原、邠宁、鄜延,环庆等,皆分兵屯守,以备不虞。”又《宋史》卷三七二《王庶传》:“延安,五路襟喉。”又卷三六一《张浚传》,有泾原帅刘琦和环庆帅赵哲。

[66]《皇明九边考》卷八《宁夏镇》。

[67]《明史》卷七三《职官志》。

[68]《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蜀郡汶江,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东入江。”这就是现在的大渡河。汉时另有大渡水,见《地理志下》蜀郡青衣县下,乃今青衣江。

[69]《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

[70]《三国志》卷四五《蜀书·张嶷传》:“(越嶲)郡有旧道经旄牛中至成都,既平且近,自旄牛绝道已百余年,更由安上,既险且远,嶷遣左右……开通旧道,千里肃清,复古亭驿。”按,旄牛在今四川省汉源县附近。成都经旄牛南下,再南即至安宁河河谷。

[71]《水经·济水注》。又《汶水注》说:“(泰)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史记》卷四〇《楚世家·正义》引《太山郡记》:“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太山千余里至琅琊台入海。”又引《括地志》:“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太山北岗上,经齐州、淄州,即西南兖州博城县北,东至密州琅琊台入海。”《水经·汶水注》只说:“东连琅琊巨海。”未及琅琊台。琅琊郡广大,不限于琅琊台一处。且琅琊台当时为越国都城,齐国何能于越都筑城?今按,齐长城遗迹距琅琊台尚远(见下注引道光《胶州志》),《太山郡记》和《括地志》所言似涉牵强。

[72]《吕氏春秋·权勋篇》:“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水经·汶水注》引《竹书纪年》:“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成侯)七年侵齐至长城。”

[73]《史记》卷四〇《楚世家·正义》引《齐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里,以备楚。”

[74]道光《胶州志》卷三:“长城在冶南八十里齐城等山。城因山为之,培高堑下,各有门阙邸阁,今不可见。春生草长,髻䰄分垂,如马鬣然。西起平阴之防门,径泰山北麓,而东至诸城亭子夼后入州境。十五里至六汪庄南,铁镢山阴。东历杨家山、血猊山、齐城山,至黄山顶十余里,又东历小珠山阴、鹁鸽山,至徐山之北于家河庄,东入海三十里。”今此诸山犹见于较为详细的舆图,长城趋向大致分明。按图,小珠山西南为大珠山,大珠山西南为琅琊台,琅琊台曾为越国的都城。而齐长城正在琅琊台之北,倚山为城,横隔南北,则当时齐国修筑这段长城,自与越国势力向北发展有关。

[75]《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南阳郡葉县,有长城,号曰方城。”《水经·潕水注》引盛弘之说:“葉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比阳县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汉葉县在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嶲县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瀙水在今河南省遂平县,东入汝河。比阳今为河南省泌阳县。

[76]《史记》卷四一《越王勾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按唐内乡县为今河南省西峡县,穰县为今河南省邓州市。

[77]《水经·潕水注》引盛弘之说,于“葉东界有故城”一段话之后,接着又说:“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故屈完答齐桓公云:‘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郡国志》曰:‘葉县有长山曰方城。’指此城也。”郦县为今河南省内乡县东北,则这段长城正与《括地志》所说相同。今鲁山与西峡两县正是伏牛山脉,所谓“北面连山相接”,显然是指伏牛山上一部分。可见这里的长城虽是两段,实际上只是一条。

[78]《史记》卷二三《礼书·正义》引《括地志》:“方城,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按,唐竹山县今为湖北省竹山县。

[79]《水经·沔水注》。

[80]《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卷县,有长城,经阳武到密。”《史记·苏秦传·集解·索隐》引徐广说略同。按汉卷县在今原阳县西,阳武在今原阳县东南,密县在今密县东。《水经·渠注》又说:“(圃田)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中牟在卷县东南,密县东北,故此长城实际上呈一弧形。弧口面对西方,而向东侧凹入。按《水经·济水注》曾叙述这条长城修筑的原委,说是:“济渎又东经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案《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书纪年》云,是梁惠成王十五年所筑也。《郡国志》曰:‘长城自卷经阳武到密者是矣。’”由于韩国参加了筑城之役,故顾炎武说:“此韩之长城也。”(《日知录》卷三一《长城》)。

[81]《史记》卷五《秦本纪》。

[82]《史记》卷一五《六国表》。

[83]汉固阳属五原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

[84]张筱衡《梁惠王西河长城考》(刊《人文杂志》1958年第6期):“固阳,一作稒阳,又作棝阳。广韵,合、郃皆在二十七合,閤纽,顾、閤双声,则固阳即合阳,亦即都阳矣。……考《秦本纪》,孝公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雁门,《年表》作岸门。《索隐》谓即岸门,非赵之雁门矣。盖古代地名,字多假借,应按其年代,与其地形,定其所在。不可因其名同,而遽谓为一地,亦不可因其字异,而遂疑其非一地。”

[85]拙著《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86]《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而未明载长城的起讫。中山先都于顾,后迁灵寿。顾在今河北省定县,灵寿今仍为河北省灵寿县。

[87]《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武灵王)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障(漳)滏之险,立长城。’”

[88]《战国策·燕策》,《水经·易水注》。

[89]《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90]《魏书》卷二六《长孙肥传》附《长孙陈传》。

[91]《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92]《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水经·河水注》;顾颉刚先生《史林杂识》——《甘肃秦长城遗迹》;拙著《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又《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秦长城遗迹探索记》。

[93]《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94]《史记》卷六《秦始皇帝本纪》,又卷一一〇《匈奴传》。

[95]《水经·河水注》。

[96]《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

[97]拙著《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98]《晋书》卷一四《地理志》;《晋太康三年地记》。

[99]《通典》卷一八六《边防二》:“碣石在汉乐浪郡遂城县,长城起于此山。今验长城东截辽水而入高丽,遗址犹存。”

[100]《史记》卷一〇八《韩长孺传》。

[101]《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

[102]《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

[103]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104]《北史》卷一《魏本纪》。合校本《水经·河水注》引赵一清《水经注释》。

[105]《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上》:“朔州,本汉五原郡,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镇。”按,怀朔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或谓在今陕西省定边县,非是。今定边县旧曾设过五原县。但这是唐代的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盐州》,五原县,贞观二年与盐州同置,可证。

[106]《魏书》卷四下《太武帝纪》。

[107]《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108]《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四《大同府》。

[109]《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110]《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上》。

[111]《资治通鉴》卷一六六《梁纪》胡《注》。据胡三省说,则夏口当作下口,盖即居庸关的下口。

[112]《北齐书》卷二《神武帝纪下》。这条长城《资治通鉴》卷一五八《梁纪》也有记载,惟土隥作土墱。胡《注》谓马陵盖东魏置戍之地,而不得其处所。又据《九域志》谓土隥为代州崞县西土墱寨。崞县今为山西省原平市。按,《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上》,肆州领永安、秀容、雁门三郡。肆州治所为今山西省忻州市,永安郡治所为今山西省定襄县,秀容郡治所在今忻州市西北,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南。其时仅言修长城于肆州,当不出肆州之外。宋崞县之北即直抵勾注山,中间别无其他县。土墱当在勾注山间。则所谓北山应指勾注山而言,这条长城也应在勾注山上,就是说在肆州所属的永安和雁门两郡之北。肆州虽辖有永安郡,所属定襄诸县距勾注山远,所谓马陵当不在这一郡内。

[113]《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资治通鉴》卷一六四《梁纪》社干戍作社平戍。胡《注》:“此长城盖起于唐石州,北抵武州之境。”唐石州治离石,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一四四《汾州府》:“黄栌岭在汾阳县西北六十里,接永宁州界。”永宁州为今离石区。《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河东道有武州而阙具体记载。《辽史》卷四一《地理志》:“武州……魏置神武县,唐末置武州。”按此武州今为山西省神池县。

[114]《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附《斛律光传》:“河清二年四月,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按,勋掌城在轵关西,而轵关则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当地正是王屋山,长城当修于山上。

[115]《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乌纥戍。”《资治通鉴》卷一六七《陈纪》,库洛拔作库洛枝。

[116]《北齐书》卷一七《斛律金传》附《斛律羡传》。

[117]《周书》卷七《宣帝纪》。

[118]《资治通鉴》卷一七三《陈纪》胡《注》。

[119]《周书》卷三〇《于翼传》。

[120]《隋书》卷一《高祖纪》,修长城而未著确实地点的共有两次,一次在开皇元年,一次在开皇七年。

[121]《隋书》卷六〇《崔仲方传》。《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陈纪》亦载此事,但无“南至勃出岭”一段。

[122]《隋书》卷三《炀帝纪》。

[123]《隋书》卷三《炀帝纪》。

[124]《明史》卷九一《兵志》。

[125]白乌库吉《满洲历史地理》第二卷第七篇《明代辽东的边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