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当论述竹与气候的变化有无关系。近人论气候皆以竹在黄河流域的生长作证明。如论半坡遗址当时气候的温暖,就以竹鼠为证。竹鼠以竹为食料,可见当时半坡多竹,竹鼠赖以生存。后来半坡附近竹林稀少,甚至无存,竹鼠也就消失了。竹也见于山东省历城县龙山文化遗址和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遗址。这两处遗址中分别有炭化竹节[17]和竹炭灰[18]的发现,因而就以此证明当时这里的气候也相当温暖,与半坡遗址相仿佛。说到西周春秋时期的温暖,论者皆举《诗·卫风·淇奥》一诗所歌咏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作证明。其实由西周春秋以迄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竹的种植是相当普遍的。当时人们日用器皿许多都是以竹制成的。食器有簠、簋、笾、簝,乐器有笙、竽、箫、管,盛物有筐、筥、箧、篚,寝具有簟、箐、籧、篨。记事用简,信约用符,射用箭,食用箸。如果黄河流域不产竹,以竹制作的器具当不至于这样的众多。黄河流域产竹著名的地区当推淇水流域,这是周代卫国的地方。《诗经》中对于卫国的竹林是一再讽咏不止的。上面所举的《淇奥》就是其中的一篇,还可再举出另一篇,《卫风·竹竿》也曾歌过:“籊籊竹竿,以钓于淇。”这足见当时人们的重视。齐国也产竹,临淄(今山东淄博市旧临淄县)城西的申池就是一个产竹的地区[19]。汶水流域产竹更是有名。乐毅报燕惠王书中就曾提到汶上的篁[20]。
到了秦汉时期,气候有了变化。可是还有人认为是相当温暖的,同样也征引有关竹的文献作证明。这时的竹本来是相当繁多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曾经特别称道“渭川千亩竹”。这是说,在渭川这个地区,普通人家如果能栽种千亩竹林,他的收入就可以和千户侯相仿佛。而鄂(今西安市鄂邑区)、杜(今西安市长安区)竹林还可和南山上的檀柘媲美[21]。淇水流域产竹,直到汉代,一直都是有名的。当时黄河在瓠子(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汉武帝亲临堵塞,堵口的材料就是用的淇园之竹[22]。东汉初年,寇恂为河内太守,也曾伐淇园之竹,制成百余万支箭,抵制自南而来的攻击[23]。光武帝能够在河北立住脚,和这宗事情很有关系[24]。
经过魏晋南北朝,下至隋唐时期,气候又转为温暖。唐代关中亦多竹[25],竹林蔓延,西逾陇山,直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杜甫《秦州杂诗》中曾经三次提到竹树,当非偶然[26]。就是太行山东淇水流域的竹林,也仍然受到称道[27]。隋唐以后,经过宋代一段寒冷时期,至于元代,再度转暖。竹还是用来作为温暖气候的证明。根据《元史》的记载,元初曾于腹里的河南、怀、孟(今河南省沁阳市和孟州市)和陕西的京兆、凤翔(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凤翔县)置司竹监。稍后,又于卫州设置管理竹园的官吏,举凡辉、怀、嵩、洛(今河南省辉县、沁阳市、嵩县、洛阳市)和益都(今山东益都县)等处的竹园都受到管辖[28]。可见当时黄河流域产竹的地区还是不少的。
作为气候温暖时期论证的依据,这些文献记载或多或少都曾经被征引过。翻过来说,气候转为寒冷时期,应该是原来产竹的地区就不可能再有竹的生长了。这不是产竹地区的多少或大小的问题,而是有无的问题了。前些年间,还有人断言说,竹不过秦岭。这显然是说,秦岭以北气候寒冷是不适于竹的生长繁殖的。可是实际情况却并非这样。
魏晋南北朝是气候寒冷的时期。在此以前,可能在西汉时气候就已经逐渐转寒。可是班固撰《西都赋》,还说长安附近,“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29]。张衡撰《西都赋》,也说长安附近,“筱荡敷衍,编町成篁”[30]。班固和张衡之时,长安已废不为都,但以东汉时人侈述西京旧制,也许还有若干夸张。曹魏时刘桢撰《鲁都赋》,则在易代之际,应该不会再有过誉之辞,却也说到曲阜的“竹则填彼山陔,根弥阪域”[31]。西晋左思撰《魏都赋》,也说邺城“南瞻淇奥,则绿竹纯茂”;说到物产,还特别提到“淇洹之荀”[32]。邺城如此,洛阳附近同样是“竹木蓊蔼”[33]。晋武帝后宫争宠,宫人多以竹叶插户,以引帝所乘的羊车[34]。就是长安城外,也还是“林茂有鄂之竹”[35]。当时有一派所谓名士,放浪于形骸之外,以相标榜。竹林七贤即其著者。据说他们的游踪就在现在河南省辉县[36],因为所谓竹林,就在当地。十六国时期,苻坚曾在阿房宫种植桐与竹数十万株,以待凤凰。淝水战前,长安上林竹死,说者谓苻坚败亡之兆[37]。现在河南辉县滨于清水。清水下游正与淇水相合,相距并非很远。清水源头亦有竹林,据北魏时郦道元所见,当地竹与刹灵,更为胜处[38]。两汉时,为了管理竹园,曾经设置过司竹长丞。魏晋河内淇园也各置司守之官[39]。可知左思《魏都赋》中所说的并非虚夸。可是到北魏时,郦道元亲至淇水侧畔,竟未见到竹[40],这应是人为的砍伐所致,与气候无关。因北魏依汉魏旧规,仍设有司竹都尉[41]。北魏疆土仅有黄河流域,而清水源头的竹林仍与柏树相辉映,就是长安附近,也还是一样有竹圃的[42]。据说司竹监到北齐、北周时未曾再置,隋唐时期才又得到恢复[43]。北齐、北周历年短暂,设官不周也是有的。不能因为这两个政权未曾派专人管理竹园,就认为当时黄河流域已经无竹。如果齐、周之时黄河流域已无竹林,则隋和唐初长安附近能有偌大的司竹园,就显得突然了。(www.xing528.com)
历隋唐而至宋代。宋代也是一个寒冷的时期。宋代虽是寒冷时期,产竹之地仍然不少。关中渭水流域的竹林颇受称道。这一带的竹林,周围逶迤约百余里,西起郿县,东到鄠杜,北至武功都有竹树,甚至凤翔、天水也都有竹的生长[44]。宋朝南徙,女真入主中原。金时规定,司竹监每年采竹50万竿为防河工程的材料[45]。前面曾经说过,元代曾在京兆、凤翔以及怀、孟等州设置官吏,管理竹园,还规定所产之竹可以发卖,当时给引竟至一万道之多[46]。元人这样设置措施,应该是根据宋金以来的旧规。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元人初到中原,是不会大举兴工,而且立见这样的成效的。
元亡之后,明初仍于陕西盩厔县设司竹局,以征收课税。这时竹园规模虽已狭小,然直至明代后期,竹林却仍相当繁茂[47]。迄至清初,犹未稍减[48]。就是到1949年时,西安城中作竹器的手工业仍然聚集在一条街道。这条街道就称为竹笆市。竹器的材料乃是产自周至户县和华阴华县[49]。此外河南省产竹的地方,仍然是辉县[50]和沁阳、济源等县[51],而山西平陆县的竹林,也有名于一方。
这些竹林也有毁废之时。淇园之竹自来都是有名当世的,可是到郦道元撰《水经注》的时候,竟然是“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52],元时怀、孟两州的竹课是当时重要的税收,竟然也因“频年砍伐已损,课无所出”[53]。而盩厔县的竹园,至明中叶时,也因产竹逐耗,不能不募民种植[54]。就是山西平陆县的竹园,也因三门峡水库的兴修,而完全淹没。这些变化显而易见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的。郦道元所见到淇川无竹,而未指出无竹的原因。淇川和清水源头相距邻迩,若淇川无竹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奈何清水源头竟未受到影响。可见这并不是出于自然的因素。正是由于自然环境没有什么改变,在原来的人为原因消失之后,经过重新培植,就能恢复旧日的规模。也有的因为经济利益不大,就任其废弃下去。这样不再作为经济林木而加以培植,就更说不上从它的存废有无来探寻当时气候变化的过程了。
由此可见,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竹的生长除了一些人为的作用外,一直没有间断。温暖时期如此,寒冷时期也是如此。既然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都是一样的。再以它来作为例证说明不同时期气候的变化,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甚而竟是徒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