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您1991年出版的专著《价值学引论》和当时其他学者的著作一起奠定了国内价值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随后您就明确提出价值学研究旨在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推动中国价值理论的发展。我们注意到,现代社会,价值观问题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不仅理论工作者高度关注它,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和普通百姓都十分关注它。这是为什么?
的确是这样。价值观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自19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术界对价值观问题十分关注。“亚洲价值”和“世界伦理”的讨论,“文明的冲突”和“文明的共存”的争议,以及人权和主权的关系的辩驳,都直接或间接地把价值观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社会的转型,进一步促进了对价值观的关注。一些学者从价值观的角度理解各种政治、经济、文化问题。
人们对价值观的重视,是因为价值观的重要。首先,价值观是人的主心骨。它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人的社会化过程、价值观的形成和主体性的获得,是一个问题的三个不同侧面。同时人接受文化的结果,是一定行为方式的获得,也是一定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的行为是互动的。心理学研究证明,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心理是否成熟、人格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其次,价值观是组织的黏合剂。每一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成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价值观为集体及个体成员间的复杂交往提供共同标准和调节手段,对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重大活动的战斗力。最后,价值观是人的活动的指示器。价值观决定了活动的价值取向。人的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方式,以及活动工具的选择和活动结果的形成,无不渗透着价值观,打上价值观的烙印。
人们最近几年对价值观特别重视,是因为我们面临着特殊的形势。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交往广泛而频繁,人的活动范围由熟人世界逐步过渡到陌生人世界;二是社会变革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价值观往往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当社会环境发生迅速、巨大变化时,人们便明显地感到自己信奉的价值观的存在,注意到还有其他价值观的存在,才有了价值观的比较和鉴别、借鉴和拒斥,从而开始了对价值观的兴趣和研究。
您曾经说道:“价值观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哲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哲学理论转向社会实践的主要环节之一。”事实上,价值观也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哲学概念一样,存在着争论和歧义。您是怎么理解价值观概念的?
价值观是和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价值即意义或作用,某事物对人有意义、有作用,就是有价值;意义、作用的大小也就是价值的大小。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部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由自然、人、社会构成的。世界观作为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观念,按领域包括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按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世界面目的根本观点,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真理观;二是关于世界价值的根本观点,主要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属于价值观。世界观,即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本身都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价值观可分为自然价值观、历史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个领域,也是人生观的一个方面。因此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价值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方面,人生观是价值观的一个领域。现在,我们之所以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提,强调“三观”教育,主要是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世界观中人生观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中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见解非常鲜明,厘清了“三观”之间的关系,令人耳目一新。我注意到,人们谈论价值观时,往往总是把它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您怎么看待价值观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学科和不同背景中有不同的含义。文化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体,而且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体系。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这一层次由显性文化构成,包括人们的社会行为及其产品。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及其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行为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好与坏”的标准,因而与一定历史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关系密切。它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取向、导向问题。价值观不是和“做什么”“怎么做”相并列,而是渗透于人的活动及其成果之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及其成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不同,古今文化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
在价值观的基础理论方面,除了对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概念作出澄清之外,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价值观体系问题。价值观是一个系统。按其对象,包括自然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按照价值观的主体,又可分为人类价值观、群体(民族、阶级)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念。价值观研究不仅要研究一般价值观,而且要研究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全面地揭示和把握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二,价值观作用问题。要从理论上搞清价值观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机制,也就是作为一个系统的价值观,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环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生作用的。第三,价值观变革问题。价值观必然反映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探讨价值观变革的途径、方式及规律。在研究价值观问题时还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价值观是什么与不是什么、价值观的可比与不可比、价值观的绝对与相对、价值观的有与无、价值观的先与后等一系列辩证关系。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研究价值观的基础理论,也是为了构建我们时代、民族所需要的主导价值观。您如何理解这一价值观体系的建设?
我认为,建设当代中国主导价值观、先进价值观,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它包含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统一;二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三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相吻合;四是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这四个方面要创造性地结合和融会在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合理继承,离不开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吸收,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根本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化”和“伦理化”两种不同的传统。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同时,我们也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系统地去阐述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始终反对“为未来的食堂开出调味单”,强调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所以今天如何系统概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一项极为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工作。
是的。马克思主义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它追求的既是科学真理,又是某种价值信念,从根本上体现着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这些年来我和一些学者一起,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挖掘和整理,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功利观、效益观、自由观、民主观、平等观、公正观等方面系统梳理和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人权是对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一定行为及其方式的价值确认,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获得的社会承认和界定。马克思强调,人权是以人的生存权为基础的多种权利的统一,是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功利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类生活中的第一种价值形式,马克思主义肯定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自由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马克思强调,自由根本上是人的劳动自由,自由活动就是自觉、自为、自主的活动,表现为一种真善美的状态。民主、平等也是人的基本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民主的基础就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平等,“消灭阶级本身”是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公正的。在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和人类解放理论的全部叙述中,处处表现着他对社会公正的向往和追求,渗透着他的社会公正观念。(www.xing528.com)
您对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及其内容结构独具特色的揭示,提供了一种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解释框架,对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建立当代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也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您专门写了《邓小平价值观研究》,主编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您是怎么理解邓小平价值观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观思想的?
邓小平重视价值观,他在理论思考和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从价值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关于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诸多问题的论述都包含着价值观,都是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完美结合。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价值观的基础是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价值观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取向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价值观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这一标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深化和发展了真理标准理论,坚持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价值观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在新世纪的历史定位。它揭示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的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价值观的本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价值观的核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意地取舍和割裂。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性质与使命的深刻体认,确证了一个执政党的历史合理性与现实合法性,构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形态。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
的热门话题。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并一直绵延于以后的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中反复呈现,形成了人文主义传统。您怎么理解我们现在提出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惟人为贵”。《论语》说,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主要都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其次是“本”这个概念。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主要是针对我们实际工作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我们讲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还强调,人不仅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两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也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先进的价值观如果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不能内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动,就会流于空谈。任何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都会注重对自己的公民的价值观教育。您是长期从事高校教育和管理的,请您谈谈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任何国家、民族和社会都会注重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联系在一起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也是接受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个体需要通过价值观教育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进而自我认同;社会共同体也需要通过价值观教育使其成员将共同体独特的价值观内化,进而通过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来塑造和凝聚它的成员,使其成员对共同体产生认同。当代社会转型、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强化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冲突,这给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进一步凸显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家庭、学校、社会,历史、民俗、典籍,制度、政策、思想等等,都是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手段。其中,学校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我们需要研究各种文化形式在建构和改变人们价值观中的作用,研究各种文化形式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特点;要研究价值观教育中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个人价值中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个人价值观变革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从中揭示价值观教育与接受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特殊规律性。要强调价值观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注意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把提倡什么、容许什么、反对什么区别开来;要把思想教育、舆论导向、政策调节、制度约束结合起来;要把价值观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建立结合起来,使价值观教育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
这些年来您一直从事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也一直致力于此。最后,您能不能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价值观研究的期许?
任何成熟的民族都需要成熟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任何先进的民族都需要先进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通过理论创新,构建成熟的、先进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通过文化创新,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通过体制创新,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乃至习俗和习惯,从而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和弘扬光大新世纪中华民族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我们大家都要为此而不懈努力。
(原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