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简介
高清海,1930年生,黑龙江虎林人。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系主任、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等职,时任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著作有: 《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哲学的憧憬》、《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主编,上册获国家优秀教材奖)、《欧洲哲学史纲新编》(主编)等。
高老师,十多年来,您一直活跃在哲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观点鲜明,论著甚丰,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著名哲学家。那么,您是如何概括和评估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和工作的呢?
回顾近些年来我走过的道路和所做的工作,在总体上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推动哲学观念变革,探求理论创新之路。说得具体一点,我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1)突破僵化的哲学体系,改革教科书哲学模式; (2)克服“本体论化”思想倾向,推动哲学思维方式变革; (3)适应时代要求转变哲学观念,探索现代中国理论创新道路。这是我对自己所做工作的估价,也可以说是我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至于别人如何看待我的工作,以及我究竟做得怎样,那当然要另当别论。
从您的论著来看,您的哲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请就此谈谈您的体会和您的思路。
我的体会是,要推动哲学观念转变,首先是推动自己的思想不断变化。我一直坚持主张,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哲学的功能也首先在于推动创新。我自己的思想就是这样,我从本体论学习哲学,尔后沿着哲学基本问题走向认识论,当进而提升到实践论的观点之后,自己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我现在立足于人去审视哲学、发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更有赫然柳暗花明之感。我走过的这个道路是否是对的,这可以研究,但我自认为它是合乎思维和历史发展的逻辑的,这就意味着从虚幻抽象之人逐步走向现实具体之人的路程。我深切感到,我如果不能再超越我自己,尽去重述既有的东西,那大概就是我哲学生命的终点了。
您主张改革哲学教科书体系旧模式的目的、动机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从事这项工作,从一开始目的就十分明确,我并不想用一种新的标准模式去束缚人们的思想,恰恰相反,我的目的正是为了打破那种具有永恒性质的公式化的体系和模式,即冲破牢笼、解放思想,以便推动人们去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实质。我不相信对马克思的哲学就只能用苏联学者给定的观点、模式去理解,不能以另外的观点、模式去表述。我坚信,换一种方式,一定会比它们更能体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精神。
那么哲学体系的改革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哲学观念的转变是什么关系呢?
我那时凭直觉已经意识到,两种不同的模式实际是表现着传统和现代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对立,只是对于它的根源理解得不深,所以当时只是限于理论范围内的论证,很少涉及现实的社会历史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比较清楚了。“教科书哲学”体现的那种前定论哲学、顺从论哲学、客体决定论哲学、替天行道论哲学的思想倾向和理论体系,是适应苏联集权中央、计划指令的政治经济体制需要的产物,而苏联实行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同沙皇俄国专制的文化政治历史传统有着密切联系。那种“教科书哲学”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得那样好,能够给它的各项政策、方针提供那样得力的论证,说明它在形成教科书哲学的过程中已经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把马克思的理论改铸过了。
我们学过那种教科书,印象最深的几个词是“物质”“运动”“必然规律”,感受最强烈的一句话是一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那里我们学不到主观与客观的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把一部分主观化为客观,另一部分则作为“主观主义”完全排除在哲学之外。至于讲到“主观能动性”,不过就是要人主观符合客观、行动服从规律、自由服从必然,即一切服从于物质运动的必然法则。在这种服从哲学中,个人当然不会有独立的人格性和价值性。
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这样的理论难道不应该“改革”吗?“体系改革”从今天看来就是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转轨所需要的理论转型,而在内容方面就表现为哲学观念的现代变革。
请具体介绍一下您关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有关思想。
要改变理论现状,关键是突出和发挥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理论意义。在这点上,我与国内主张“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的学者们在思想倾向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我主张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提出实践观点的意义。因为在我看来,是否从实践观点去看待哲学问题,这意味着是从什么样的观点去看待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看待世界对人的存在性质的问题,它表现的是新与旧、现代与传统这两种不同哲学观的根本变化,绝不只是物质与实践这两个概念的哲学位置的摆法问题。旧哲学贯彻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是把人及其世界的两重本质抽象化,从两极对立去寻求单一本性的思维方法,所以哲学观点总是陷入两极的抽象对立;而实践观点正是对这种哲学模式的否定,它意味着为人们贯彻人的观点、观察世界事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现实的双向作用关系出发的思维方式。这里表现的是两种哲学性质、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对立。
在我看来,旧教科书的作者们在世界观中丢掉了马克思的实践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决不是由于“疏漏”,而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没有转变。固执于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是决不可能理解并接受“实践观点”的。相反,要在哲学中贯注实践的观点,也就意味着根本转变哲学的思维方式,想不触动旧理论的思维模式,额外添加进去一个实践概念,在我看来是不大可能的,即或加进去了也是两层皮,甚至会把“实践”也“本体论化”,使它失去原来的意义。
请具体说明一下您刚才所说的:“是否从实践观点去看待哲学问题,这意味着是从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人”。
在我看来,“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首先是用来理解“人”的一个基本概念。从实践观点理解人,就意味着从人之为人的自身根源去把握人,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的性质去理解人的本性,从人历史地生成变化性中去把握人的存在,从人对外部世界的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质中去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人自身的多重矛盾本性中去把握人的多义属性,等等。实践观点也就是把握并贯彻活生生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的观点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
把人看成什么样的性质,即从什么样的人的观点出发,就会把世界看成何样的存在,形成何样的世界观。过去哲学关于世界本性的争论,实际说来只是人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正是从这里我得出了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意识的理论的看法。
请再谈谈实践哲学与人的哲学的关系。
从实践的哲学必然要引申到人的哲学,我觉得这个变化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因为实践的本性是“创造性”,这是只属于人的本性。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就意味着不仅把人看作是人自身活动创造的产物,也要把人的对象世界看作人在自身创造活动中建立的;这样哲学的立足点就必然会从过去抽象的上帝(精神)和抽象的自然(物质)转移到作为二者具体统一的人的身上。从这种观点看来,上帝(精神)和自然(物质)都不过是人的抽象化的两极观点的表现;而人的抽象化,也就是人的失落,就是人的世界的虚拟化和片面化。(www.xing528.com)
在您看来,过去的哲学往往脱离现实生活,这是否与对人的抽象理解密切相关呢?
是的。我从研究中发现,过去的哲学包括我们的教科书哲学所以总是脱离现实生活、具有独断的教条主义性质,根源就在于它失去了通向现实生活的人的中介。从抽象的人出发,必然会把人们引向抽象彼岸世界,以虚假生活取代真实生活。今天,我们虽然已经回到了此岸世界,但如果在理论上不回到现实的人,那就是并未杜绝走回头路的可能。
请再谈谈马克思的实践观对我们了解人、把握人的意义。
人是人最难于了解和把握的对象。不能认为人最了解自己,其实恰恰相反,人最不了解的正是人自己。在历史上可以说人们已经尝试过从多个不同角度去了解人,这就是各家各派的哲学观点。这些观点应当认为对于了解人都是有作用的,但却没有抓住根本。这里充分显示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伟大意义。它的最为重大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提供了一个真实基础。人的两重性本质是人难于被理解的主要之点。人出现前的世界是大自然一统天下,可以认为是一重性的;人出现后就把天下的秩序搅乱了,处处出现两重性的矛盾。过去的哲学由于不懂人的实践本质,所以总想把两重性合并为单一性,一直在追究人的单一本性,因而陷入两极化的抽象对立观点,长期争执不休。这些问题当然只有从实践的观点才能解决,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正是肯定与否定、顺应与超越、分化与统一即以两重矛盾为本性的一种活动。这也就是人的本性。
所以贯彻实践观点并不是抽象的,实际就是贯彻人的两重本性的观点,即贯彻把人理解为多重规定具体统一的观点。
从实践本性去理解人,“人”的观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我看来,如果从实践本性去理解人,“人”的观念就会发生一个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
依通常看法,“人”是和人的生命肉体分不开的,对人来说自然、社会、世界都被看作人的“外部”关系。这是关于人的狭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并未超出生物学的理解方式。从实践本性去看人就不同了。人从非人发展为人,人的特性正在这一点上,他最善于吸纳非人力量,总是把非人存在转化为人的存在,使之变成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这一意义说,人是世间唯一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同时又是本性外投的最大的开放主义者。人在外物中投进自身的本质,他把什么变成自己的对象,什么对象也就“成了他自身”。从人发展的可能性说,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成为人的对象,人因而也就是一个世界性的存在,总有一天会达到这一步—世界即人、人即世界,实现中国哲学追求的“天人合一”、马克思所说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彻底统一”。
请问人的理论与哲学世界观是什么关系?
人的本质不限于生命本质,还有超生命本质;人的存在不限于个体存在,还有超个体存在;人的身体也不限于有机肉体,还有无机的甚至无形的身体;因此“人”的概念也就不限于“小我”,而且是一个“大我”。所以从哲学去理解,人的理论也就是世界观的理论,世界观理论也就是关于人的理论,这二者是完全同一的。
当然,这样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无尽的发展过程;人的多重规定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备的,而是在分化发展中逐渐完备的。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历程归结为三个大的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我觉得马克思的这一分析对于了解今日现实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过去我们没有重视这段话,我们重视的是社会五形态的论述。现在看来,人的发展问题更为根本,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也就是人的发展。
从现代哲学的发展说,人文化是一个根本趋向,不只是哲学,还有科学,整个现代文化都是如此。这说明现代的人已进入自觉发展自己的历史阶段。恩格斯曾经称马克思的哲学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完全应当认为马克思就是开创现代哲学新世纪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有某些相通和相同之处,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他们的哲学本质,即理解和表达人的哲学思维方式又根本不同。所以,我们今天虽然也强调要立足于人去审视一切哲学问题,但并不能就简单地归结为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作为专用名词,特指从抽象化的人即生物学的人或抽象化的个人出发的哲学观点或派别。马克思曾经批判过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我们也要明确,马克思批判的“人本主义”的错误,并不在于它从人出发、以人为本这一点,恰恰在于它把人抽象化了,没有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我从实践观点引申到人的哲学,正是为了发挥马克思从现实和具体的人出发的哲学观点。
您近期思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近期通过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我愈来愈感到,如果我们认真贯彻了上述观点,哲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它与我们面临的各种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是息息相关的。反过来说,现实社会出现的那许多问题,看来很具体,仔细去思考,也都同抽象的哲学原则关联着。今天存在的问题,从总体来说,我认为还是一个如何适应社会和人的转型,从传统前定本质的抽象理性原则彻底转到表达现代人的生活实践的思维方式上来的问题。这就是我近期考虑的主要问题。
您目前写作的主题是什么?
从世界范围说,今日的时代已是以独立个人为本位的时代,而且从个人本位表现的大量矛盾中已显露出向类本位的发展趋向。但中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过去中国长时期的封建宗法统治造成我们一向只有三六九等的达官贵人和布衣小人,从未形成个人相互平等的独立人格。而近几十年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又养成一切依赖群体、听从命令照章办事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我看来,培植个人独立人格、充分发挥每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的当务急需。在中国目前情况下,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解放个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一点也是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中国的现代化,首要的就是人的现代化。不抓住人这一根本,我们的改革就难见实效,也会失去保障。这就是我目前写作的主题。
(原载《哲学动态》1994年第11期)
学者近况
高清海(1930.1.4—2004.10.14),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优秀教育家。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系主任、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党组书记,第一、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著作有: 《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哲学的憧憬》、《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主编,上册获国家优秀教材奖)、《欧洲哲学史纲新编》(主编)等。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明确提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的学术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长期致力于哲学体系改革和哲学思维方式变革,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转变哲学观念和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