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史研究现状与前瞻,展望未来

中国哲学史研究现状与前瞻,展望未来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哲学史建设将要形成一个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大的创新时期。未来的中国哲学要有个性,要超越简单求对错的哲学,而要创造个性化的、多元的哲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和繁荣不是单线条的逻辑演进。因此明白古代哲学家的思路至关重要,这才是关系中国古代哲学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未来的中国哲学史需要对中国哲学的原意不断地追寻,奠基主义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哲学史研究现状与前瞻,展望未来

中国哲学建设将要形成一个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大的创新时期。这个创新时期会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于以往的特色。主要包括: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将摆脱儒家为主线的单一的格局,融入更多的佛道等内容,并且各家的内在关联构成的整体逻辑演进将是未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将会改变现有中国哲学研究过于忽略史学和文学著作的情况,呼应后现代的要求,中国哲学研究将具有一定的非宏大叙事的特征;随着西方哲学传播的深入和中国哲学研究者西方哲学素养的提高,在吸收西方哲学的道路上将摆脱单纯的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外在引导的路向,突出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的把握,同时能够反映和回答西方哲学提出的问题;将改变亦步亦趋的“接着讲”和“照着讲”的方式,独立自主的哲学创造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完成;将改变从现实入手的外在化的研究路向,深入中国哲学研究的内核是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哲学原著的哲学阐发为主将取代哲学家和社会环境的外在化解读和平均化解读,而突出中国哲学家的个性色彩;建构主义和建设性的信古态度将是中国哲学史建设的必然选择;视域的融合和方法创新是中国哲学史发展开拓新局面所必需。

中国哲学史的革新方向可以概括为:平视儒释道,兼容文史哲,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中西互相阐释,突出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的把握,同时能够反映和回答西方哲学提出的问题;改变了亦步亦趋的“接着讲”和“照着讲”的方式,逐步在研究中探索独立自主的哲学创造;在研究中深入中国哲学研究的内核,以哲学原著的哲学阐发为主取代哲学家和社会环境的外在化解读和平均化解读,突出中国哲学家的个性色彩;采取一定建构主义和建设性的态度进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注重视域的融合和方法创新;在内容方面能够兼容知识性、学术性和实践性。

未来的中国哲学要有个性,要超越简单求对错的哲学,而要创造个性化的、多元的哲学。哲学思想的演化不是单线的,而是多元的。讲哲学是要讲出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每一种哲学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方式不同会使同一个或者相类的概念和说法有不同的意义。哲学的变化不仅仅是研究的主题和重点的变化,更是思考方式的变化。哲学的魅力在于在同一种语言运用中让人看出不同的意义。对哲学的评判要在把握其基本的思考方式的前提下进行,对待中国古代哲学尤其要如此。当然你要寻找中国哲学的本义,总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由具体的个人进行的,哲学的本义可以多元。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和繁荣不是单线条的逻辑演进。虽然可以找到规律性,但不能硬寻找规律。哲学是多元的、多线条的。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能够有更多的思考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尝试就是哲学的发展。

从外在的问题中超脱是成就负责任的哲学家的方式:不必认为古人的哲学的对话如同现代人一样在研究所谓的学术问题,或者真的对时代或者自己的人生有沉重的责任感。最有价值的哲学创造往往并不是为了给整个社会讲的,不是为了和别人争论和争鸣,可能只是对少数学生和朋友讲,或者给自己讲的。这样一来,就不能局限在各个派别和中西哲学的区别上来了解哲学,要看到人类有着共通的问题和共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生存经验。

古代哲学家的哲理在典籍中展现,尽量在自己的哲学知识和哲学框架的底蕴和背景下,面对原著本身,而不是直接以一种哲学理解古代哲学。因此明白古代哲学家的思路至关重要,这才是关系中国古代哲学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未来的中国哲学史需要对中国哲学的原意不断地追寻,奠基主义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如唐君毅说:“我理想的世界,我不名之为联合国的世界,而名之为以德性为中心而人文全幅开展的世界;不名之为一大同的世界,而名之为一太和的世界。我理想的世界中之人生,不只名之为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人生,人人都能满足其欲望,不断的享幸福的人生,而名之为德慧双修的人生,福慧双修的人生,而一切幸福皆从德慧来。”[4]未来的中国哲学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国人的人文世界的构造因素和灵魂的支撑。(www.xing528.com)

【注释】

[1]周海春,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湖北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

[2]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4—215页。

[3]冯友兰著:《三松堂全集》第13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1页。

[4]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