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苗岭神韵: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初探

苗岭神韵: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初探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湘西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中的抢鸭子与捉稻花鱼苗族“四月八”是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人称“跳花节”,又称“亚努节”。湘西地区的苗族男、女单人“鼓舞”和“猴儿鼓舞”就是明显的例子。“单人鼓舞”是湘西地区苗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表演性舞蹈,常在欢庆丰收及其他传统节日里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两种。从湘西苗族居民日用常行的方方面面,都能够看出其对于鼓舞文化的崇拜。

苗岭神韵: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初探

苗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比如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民歌、谚语和谜语等,取材广泛、主题明确、流传深远;其次是丰富的歌舞,以歌舞咏事、以歌舞传情、以歌舞言志。苗歌有数种固定的调式,如形象音乐、多声部音乐,感情色彩丰富,这些民族文化深入人心,得以发扬。在传统苗族民俗节日活动里,苗族鼓舞便以一种自发性的群众娱乐形式开展,承载着积淀于生活中的苗族民间文化,对节日气氛的渲染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苗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每月都有节日,如正月的赶年场、正月十五的“尾巴年”、二月祭“濮仡”、三月三跳月节(清明歌会)、四月八跳花节、六月六远古遗俗节、七月七姊妹节、八月赶秋节、十月跳香节、樱桃节。喜庆节日的开展,少不了歌舞锣鼓热闹活动,为苗族鼓舞等相关娱乐项目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湘西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中的抢鸭子与捉稻花鱼

苗族“四月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人称“跳花节”,又称“亚努节”。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代的“跳月劫夺”之风,至今,苗族“四月八”仍被称为“东方情人节”。主要分布在湘西州吉首、凤凰、花垣等县市苗族聚居地。

苗族春节赶年场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苗族赶秋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赶秋节中八人秋上的姑娘在对歌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赶秋用的八人秋

苗族赶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是苗族人民在立秋日举行祭祖等各种文化传统活动。其历史悠久,主要流传于湘西州吉首、凤凰、花垣、古丈等苗族聚居地。赶秋的活动有:祭祖先与祭龙神,人们聚集在秋千下对歌,龙灯、狮子、鼓舞、刀梯、苗家武术等表演。

在苗族人民的传统意识中,万物有灵,世间多神,因而他们祀奉祖先,崇拜自然,信仰原始宗教。一是祖先崇拜,即崇拜盘瓠、蚩尤、傩公傩母。二是自然神灵,如树神、风神、雷神、电神、岩神、水井神、山神、河神、地脉龙神,祭巫尚鬼。三是苗觋,苗族称从事祭祀活动的人为“巴代”,用苗话念咒作法事的苗老司为“巴代雄”,用汉话念咒作法事的苗老司称“巴代咱”。巴代是苗族人的智者,扮演人与神灵联络交流的使者角色,是苗族文化的传承人。巴代祭祀行教作法,椎牛、接龙、吃猪、还傩愿等,祭祀活动很多,有“三十六堂神,七十二堂鬼”之说。“巴代”行驱鬼治病、禳灾祈吉之术仪时虔诚词真,庄严肃静,极富神秘。四是英雄崇拜,敬仰那些为村族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神、鬼,如神农(五谷神)、伏波将军、三王庙。五是开放承袭汉文化,敬观音、土地、佛祖、天王。(www.xing528.com)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苗族由于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习方面的差异,各地“鼓舞”风格特点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凤凰、保靖、花垣等县有“花鼓舞”(包括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男子和女子“双人鼓舞”),古丈等县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儿鼓舞”,不同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木鼓舞”,原来仅为祭祀祖先、祈神禳灾、娱神、娱祖灵所用;“调鼓”则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告慰亡灵;“团圆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娱乐。如今,都演变为节庆活动和人们劳动之余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而具表演性质。湘西地区的苗族男、女单人“鼓舞”和“猴儿鼓舞”就是明显的例子。“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唯舞蹈开始之前,须按惯例首先唱一首颂扬制鼓工匠功德的古歌,以示对祖先的纪念。“花鼓舞”的动作多来自生活,如插秧、割稻、打谷以及梳妆等,也有取材于武术的,如“青龙缠腰”“雪花盖顶”等。其动作特点为男的健壮有力,女的洒脱、柔美。从“花鼓舞”派生出来的鼓舞有“双人鼓舞”(男、女均可),特点是击鼓时两人可各打一边,或同时敲击一边,也可一人击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衬,动作可随机应变,但十分讲究对比、协调。“团圆鼓舞”是种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由一鼓手在场子中央击鼓伴奏,参加舞蹈的人则围绕着他,踏着节奏明快、时轻时重的鼓点,晃手摆腰地绕圈而舞。每跳完一段舞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进行,轮回不断,直至兴尽方休。歌词多是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内容。舞蹈基本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晃手摆腰是“团圆鼓舞”独有的韵律和风格。“跳年鼓舞”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铜锣外,其活动形式及动作风格特点与“团圆鼓舞”大致相同。“单人鼓舞”是湘西地区苗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表演性舞蹈,常在欢庆丰收及其他传统节日里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两种。男子双手持鼓棒击鼓或双手握拳击鼓,舞蹈动作丰富,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和武术等多种,动作粗犷有力;女子则是在伴奏者敲击鼓边或铜锣的音响声中,双手各持鼓棒一根,边敲击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边舞蹈,舞蹈动作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有挖土、插秧、纺纱、织布和照镜、梳妆等,而其风格特点,除个别地方能见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较文雅、端庄。

从湘西苗族居民日用常行的方方面面,都能够看出其对于鼓舞文化的崇拜。湘西苗族的鼓舞不分场合,只要是鼓舞所在都可以击鼓娱乐,比较早期的鼓舞一方面使用在当地苗族的一些传统仪式中,另一方面是为了备贺或者祭祀时造声势,正常的社会性活动例如庆年、庆神也会有鼓舞。庆年俗称年鼓,农历正月初至月半,每天晚饭后,相约抬鼓于宽坪敞地中打击娱乐,以示热闹新年。庆神俗称神鼓,于秋冬时,椎牛吃猪,隆重举行祭祀,宾客莅临,演乐行法。但年鼓是出于公众娱乐,神鼓属于典祭庆祝,仪款庄严,先娱神再娱人,不失娱乐性。不论是庆年还是庆神,打鼓起舞的形式基本相同,都是把鼓斜置于木架上,一人(或两人)站立鼓旁,手持木棒两根,敲击鼓边,谓之敲边鼓,为鼓舞者伴奏。鼓舞者手执两根短棒,或徒手握拳,立鼓正面,随着敲边节奏快慢缓急,两手更换,施以打技,左手击鼓,右手舞之,或右手击鼓,左手舞之,忽快忽慢,前后旋转,闻声得趣,看姿醒目

湘西的苗族鼓舞文化最早开始于汉代之前,初期的鼓舞文化主要是为了祭祀活动而出现的,当然鼓舞也是湘西苗族居民使用最为普遍的民间艺术形式,他们通过鼓乐来传播苗族的传统文化,通过鼓乐来愉悦人们的身心,同时鼓乐和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鼓舞文化。在苗族传统活动中,苗族鼓舞是必不可少的精彩戏份,其流行程度以至凡是传统节日都少不了跳鼓活动,可见苗族鼓舞在节日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该民族特有的祭祀、娱乐活动在村寨中开展,族人聚集一堂,浓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对增强苗族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此时,苗鼓的社会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苗族鼓舞文化在湘西苗族民俗文化中的体现有很多种形式,如赶年场、赶秋、拦门礼、椎牛古俗、跳苗鼓、嫁娶婚俗。

赶年场:每年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就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到了赶年场那天,十里八乡的苗族人都会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聚集在一起,进行打苗鼓、舞龙舞狮、对歌、唱花灯等娱乐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赶秋:赶秋为湘西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立秋日举行。赶秋日,四乡八寨百姓齐集秋场,多达万人以上。人们唱苗歌、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热闹异常。八人秋形似纺车,高约八米,以粗木支撑,上设八个秋千,每处可坐1~2人。八人秋以人力转动,当转动一阵停下来时,谁居于最高处,就由谁唱歌。

椎牛古俗:椎牛为苗族人民的传统习俗。事前,主人须选购一头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观的上好水牯牛。届时,在宽坪中竖一根涂以五彩的龙凤花柱,以麻绳穿牛鼻,系上篾圈套于花柱上。经给牛喂水,巫师绕柱三圈,将梭标传至舅家(称后辈亲)年青人手中时,即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开始杀水牛,年轻人追杀不止,牛绕柱旋跑。最后,牛伤口喷血,倒地而死。接着分割牛肉。晚上,要举行周鼓、唱歌(苗语称“独乐”),通宵达旦。

沈从文的《湘西》里,他这样描述外界对湘西的误解:“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妇人多会放盅,男子特别欢喜杀人。”“赶尸”“巫蛊”“落洞”……这些神秘的元素一直是外界对于湘西苗族最直接的认知,然而,苗鼓才是湘西真正的民族符号。《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一部分。鼓的起源与社会发展、物质生产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紧密相关。各种鼓的质地、造型,鼓与舞的配合及鼓舞的功用等,则演化于古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鼓舞已从一般的鼓与舞,演变成为激发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湘西苗族居民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来体现他们的生活状态,鼓舞文化的存在正是苗族居民生活、劳动的写照,展现了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画面,集文娱、舞蹈和健身于一体。“苗家男女,边鼓边舞”就是对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的概括,湘西苗族居民将鼓看作一种精神,将鼓舞文化看作一种精神寄托,鼓舞就是他们在向人展现他们的力量,鼓舞的结合也是苗族居民所开创的一种新的舞蹈文化。苗族文化的“无字”特征,亦刺激了苗族口头艺术和形体艺术的发展,苗族鼓舞以民间文艺的形式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资料,形象地描绘了苗族人们的生活和历史。

最初苗族居民跳鼓是为了祭祀神灵,在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苗族人会跳鼓配合,久而久之祭祀活动中的休闲娱乐性质开始不断增强,娱神以娱人,成为苗族社会特定历史环境下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同时这种形式也成为苗族社会隐层意义得以释放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如生存、性爱、攻击、合群等,通过节日活动较为充分地或象征性地表现出来。比如在苗族个别鼓舞流传中有如此一说:鼓象征女人的肚皮,鼓槌向征男根,打鼓展示男女交合繁衍后代,一个村族的鼓舞,展现着这个村族的繁荣昌盛。特定环境下娱乐彰显着鼓舞。湘西苗族一般在传统节日、祭祀、丰收喜庆、婚嫁、迎送宾客等重大活动中进行鼓舞,以鼓作乐成了抒发情感的特殊方式,他们把鼓舞作为一种寻求娱乐的切入点。

苗族人的鼓舞文化同样也是一种释放精神的体现,不论是从苗族的图腾文化还是舞蹈形式,都可以看出浓厚的神秘特色,并且苗族的鼓舞很多都是需要大众参与的,所以也能体现苗族鼓舞文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湘西苗族打鼓是世代相传的,所以这里的苗族居民世代都打鼓。在跳鼓的过程中,歌声、鼓声以及牛角声混合在一起,当然由于时间以及节令的区别,对于这些鼓舞文化的称呼也有差异。例如赶秋、婚庆、过年以及聚会等风俗节日中的打鼓都有不同的称号,赶秋打鼓被称作“报浓秋”,婚娶打鼓被称作“报浓巧”,过年打鼓被称作“报浓尖”,赶场(聚会)打鼓被称作“报浓强”。苗族人们逢年过节喜好打鼓起舞,这既与传统的风俗规范紧密相关,又在一定程度上与某些日常的伦理道德信条有所相悖,某些意义和功能彰显释放出来,感官和生理的能量得以显现,传递平常无法表现和传达的信息。比如说平时节俭,此时大吃大喝;平时恪守规矩,此时无所顾忌。青年男女,相知相悦,奔者不禁,有性关系开禁的风尚,不同年龄的男女老少,节日期间相互打骂逗笑,举止出格不以为怪。两千多年前,屈原在《礼魂》中道:“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猖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真实描述了当时祭祀时打苗鼓的无所拘束的欢乐之情。

鼓舞凝聚宗族团结力。民族是以共同的文化支撑起来的人群聚合体。苗族人把鼓当作一种凝聚宗族团结的力量,与不利因素抗争生存的空间,古而有之。如战争,村族防抢、防盗,甚至猛兽天灾,一声鼓响,大家迅速聚拢,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所有文化的传承实际上都需要漫长过程的酝酿,都需要经历一段历史演变,苗族的鼓舞文化同样如此。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苗族鼓最有可能是由木鼓开始的,最开始的时候鼓是用来祭祀先人的,有了鼓,才有了鼓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苗族鼓舞这种深受苗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舞蹈艺术,多次派出舞蹈专业工作者深入苗寨村落,搜集、整理、传承、保护苗族鼓舞的舞蹈素材及表演艺术。苗族许多传统节庆的逐渐恢复,为传统鼓舞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和平台,出现了百鼓群舞的壮观场面。湘西苗族鼓舞由此得到空前繁荣与发展,鼓舞的种类和技艺在传统基础上都有了大的进步,从而让湘西苗族鼓舞成为世人瞩目的湘西苗族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