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不同苗区的苗族鼓舞有着不同的表演形式,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这种差异性是由地方性决定的。根据湘西的地域特点,鼓种分布的类型基本划分为:流行于吉首市、保靖县、花垣县、凤凰县以及泸溪县的“花鼓舞”;古丈、泸溪等县区的集体性舞蹈“团圆鼓舞”“跳年鼓舞”以及近代改编的“四方鼓”;保靖、花垣、凤凰地区的“猴儿鼓舞”;同时,各地区还包括有直观反映生产生活状况的“女子单、双人鼓舞”“男子单、双人鼓舞”几大基础鼓舞类。其中每一个鼓种都有在人数和动作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形成不仅脱离不开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积极心理,也表达了苗族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一)流行于吉首市的鼓种分布与鼓种特色
在湘西州的州府吉首主要流传的有调年鼓舞、傩愿鼓舞、花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女子单人鼓舞、女子双人鼓舞、单人猴儿鼓等,主要集中在矮寨镇、大兴镇、丹青镇、寨阳乡、己略乡、社塘坡乡。其中矮寨的德夯村号称“天下鼓乡”,开设有鼓文化博物馆,举办过几届鼓文化艺术节,评选产生过五代苗族鼓舞鼓王和三代苗族猴儿鼓鼓王,这里作为著名旅游风景区,重点打造的是苗族鼓舞,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寨阳乡的坪朗村建有苗族鼓舞传习所,同时还被定为湘西州苗族鼓舞生产性传承基地,定点加工生产苗鼓。己略乡被授予“苗族花鼓之乡”的美誉。
流行于吉首的苗族鼓舞以女子单人鼓舞最为突出,表演时将一面大鼓斜放在鼓架上面,打鼓的女子两手拿鼓槌,由另一个女子敲边进行伴奏,打鼓者根据敲边的节奏,打鼓起舞,舞者双脚轮梭,步伐灵活,头轻轻摆动时腰随着动作扭摆,含蓄抒情,活泼可爱,其鼓点多以四点、六点、八点为主,里面融入了很多戏曲、舞蹈的技巧动作,如旋转、翻身、跳跃等。主要的舞蹈内容有梳头、照镜、纺棉花、织布、插秧等。在湘西,从第一代鼓王到第六代基本上都是从吉首己略、矮寨、德夯等地方诞生的,所以女子单人鼓舞在吉首鼓舞中具有代表性,其中以第二代鼓王石顺民最具有代表性。
(二)流行于凤凰县的鼓种分布与鼓种特色
在凤凰县主要流传的有花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多人鼓舞等,主要集中在山江、腊尔山、禾库、米良、柳薄、麻冲等乡镇,其中山江被授予“苗族花鼓之乡”。凤凰的苗族鼓舞也以花鼓最为突出,但这里的苗族花鼓并不像吉首的花鼓那样花样多,而是保留了较多的传统特色以及原生态特色,传统、原生态的花鼓就是以此地区作为代表的。按照习俗,凤凰的花鼓舞多在春节期间、“六月六”“四月八”、赶秋等节日时表演,可两人表演、四人表演,动作一致。同时凤凰的“男女花鼓舞”也具特色,此鼓舞由一男一女组合而成,是以以鼓传情的双人鼓形式流行于凤凰。在凤凰民间对“男女花鼓舞”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相传,凡生长在凤凰的女子长大出嫁后第一个新年要和新郎一同带上好酒、好肉、糍粑等年货回娘家拜年。进寨后两人要在娘家门前相互对歌,然后一起同击大鼓共同表演一段“花鼓舞”,才能进娘家家门,以预示新郎、新娘今后同心同德、共同幸福的美好愿望。此鼓舞在当地又叫“卡浓”,实为“拦路打鼓”之意。“男女花鼓舞”要求两人动作对称,情绪热烈、激昂、愉悦,鼓点节奏明快统一。常用鼓点有三点、五点、七点、九点和衔接点。该地区苗鼓样式与其他几个县市的苗族鼓不同,体现在做工、工艺上,同时也体现在大小、装饰花纹等上。苗鼓的样式不同,所体现出的文化意味也有所差异。
(三)流行于花垣的鼓种分布与鼓种特色
在花垣主要流传的有女子单人鼓、男子单人鼓、女子双人鼓、男子双人鼓、多面鼓舞、单人猴儿鼓、多人猴儿鼓,主要集中在民乐、麻栗场、排碧、排吾、董马库、道二、两河等乡镇。花垣的苗鼓以猴儿鼓最为突出,猴儿鼓舞动作素材丰富,动作诙谐可爱、形象生动,典型动作有“戏鼓”“听鼓”“猴子爬树”“倒挂金钩”“狮子滚球”“抢鼓”等。男子单人的典型动作有“鸡公啄米”“鹭鸶伸腿”“挖耳扯须”“收割打谷”“耕田插秧”“整地种菜”“急水翻波”等,女子单人鼓的典型动作有“美女梳头”“穿衣整容”“洗衣煮饭”“挑花织带”“铺床理被”等。(www.xing528.com)
(四)流行于保靖的鼓种分布与鼓种特色
在保靖,最传统的鼓舞是男子徒手鼓,这里的苗族鼓舞通过借鉴与移植其他艺术的特长,形成了独特的苗鼓艺术,比如通过借鉴和移植后创编的八合鼓与男子徒手鼓等。主要集中在以吕洞山为中心的碗米坡、葫芦、夯沙、水田河等几个乡镇。吕洞山是湘西苗族的祭祖圣山,这里的苗族鼓舞最初是与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的,有着浓厚的神性因素,后来演化到民间,逐步成为娱乐的方式。八合鼓是苗族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洪富强老人在徒手鼓舞的基础上借鉴苗族武术八合拳,创新编导的苗族鼓舞。它一般是以群鼓的形式,鼓点通常是三点鼓、五点鼓、七点鼓、九点鼓,雄壮有力,体现了苗族人民勇敢彪悍的民族性格。故而,吕洞山是湘西苗族鼓舞——武术鼓的发源地。
(五)流行于古丈的鼓种分布与鼓种特色
在古丈主要流传的有花鼓、团圆鼓、四面鼓。主要集中在默戎、坪坝、河蓬、双溪等乡镇。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团圆鼓,团圆鼓舞是流传在默戎、坪坝等地的一种较古老的集体歌舞。打鼓起舞前,由一人在坪中央击鼓打节奏,众人随其节奏舞蹈,鼓停舞不停。团圆鼓舞的特点是节奏鲜明,动作以腰和肩的摆动为主,快速时加以手的摆动。鼓舞融合了土家族摆手舞的一些基本动作和舞蹈语言。由于古丈县是苗族和土家族的混合居住区,两个民族长期生活一起,相互受到双方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从而形成本地独有的团圆员鼓舞。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鼓舞爱好者在双面鼓的基础上,创造出四面鼓的新形式,每一个鼓都有东南西北四个面,打鼓时,四个人同时击鼓舞蹈,不是固定围绕一个鼓面,而是围绕四个鼓面而舞蹈,故民间又称为“转转鼓舞”。
(六)流行于泸溪的鼓种分布与鼓种特色
在泸溪主要流传的有调年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流传区域为合水、兴隆场、洗溪、潭溪。其中潭溪调年鼓舞表演形式与古丈的团圆鼓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由一人在坪中央击鼓打节奏,众人围成圆圈随其节奏舞蹈。泸溪的潭溪镇也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因此,潭溪的调年鼓跟古丈的团圆鼓一样融合了土家族的摆手舞和苗族的鼓舞动作。泸溪县调年鼓舞在清代时流行盛广,但由于一些苗族鼓舞传承老艺人相继去世,很多地方的调年鼓如今已经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