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苗岭神韵:苗族鼓舞历史渊源

苗岭神韵:苗族鼓舞历史渊源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可查的历史文献记载,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礼活动中。这些石刻鼓舞图,与今日苗族鼓舞十分相似,鼓的放法和苗族花鼓舞完全相似,为此,许多专家已认定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苗族鼓舞与湘西巫傩的关系十分密切。它逐渐从宗教祭祀活动中解脱出来,广泛应用于各种节日、婚娶喜庆和男女交往中,成为广大苗族人民表示欢乐、交流感情、自娱自乐的群众性舞蹈。

苗岭神韵:苗族鼓舞历史渊源

众所周知,苗族人民喜鼓,苗族鼓舞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重庆的一些地区以及湖南的吉首、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泸溪等苗岭区域。其中,苗族内部又把自身民族分为“红、黑、花、白、青”等五大苗族支系。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主要有以凤凰腊尔山为主的“花苗”、花垣苗区的“黑苗”,以及古丈苗区的“白苗”三种。由于长期处于散居的状态中,他们各自的艺术表演形式根据居住的环境生活习性而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特征。在湘西当地就有“东歌西鼓、北狮南戏”的说法。史书《守书·良史传序》记载:“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皆是。”就是指鼓乐歌舞在当地民间习以为常。

穿着盛装的苗族妇女

在湘西,苗语称苗鼓为“栗娜”,打鼓为“报浓”“读浓”,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其主要特征,是苗族最普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等。由于鼓舞的时间和节令不同,各地苗语对打鼓的称法也各异。椎牛(吃牛)打鼓,苗语称“报浓义”;赶秋时打鼓称“报浓秋”;接亲打鼓称“报浓巧”;过年打鼓称“报浓尖”;赶场时打鼓称“报浓强”。

相传苗族是蚩尤的后代,有“三苗”“九黎”之称。苗族由中原向西南经过了九次大的迁徙和分化,先民向南迁徙时历尽万险、长途跋涉,一路上丢弃了很多物件,但唯独没有丢掉苗鼓。可想而知,苗鼓对于整个苗族的重要性。苗鼓是苗族精神的象征。湘西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这样一个“无字”民族,它的民族文化都是通过言传身教,世代沿袭,所以至今没有翔实的文献记录。据可查的历史文献记载,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礼活动中。汉文史籍中《苗防备览·风俗考》云:“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五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这是记述苗族“椎牛”时“读浓义”的打鼓形式,多在晚间举行,有的可通宵达旦。《贵州通志·红苗条》(红苗即湘西苗族)云:“击鼓歌舞,名曰‘调鼓’。”《傅武中·舞赋》中云:“眄般鼓则腾清晖,吐哇咬则发皓齿。摘齐行列,经营切馁,仿佛神动,回翔竦峙。击不致策,蹈不顿趾。翼尔悠往,开复辍己。及至回身还人,迫于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纡形赴远,漼以摧折。纤谷蛾飞,纷飙若绝。超逾鸟集,纵驰缊殁。”这段是描写汉代时的宫廷鼓舞。李善注“眄般鼓则腾清晖”云:“般鼓之舞,载籍无文,以诸赋言之,似舞人更递蹈之而为舞节。”古《新成安乐宫辞》曰:“七盘陈于广庭,畴人严其齐俟;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踌,邪睨鼓下,伉音赴节。安翘足以徐击,顿身而倾折。”卞兰《许昌宫赋》曰:“振华足以却蹈,若将绝而复连;鼓震动而不乱,足相继而不并;婉转鼓侧,婉蛇丹庭。”般鼓舞,至唐代已绝,李善虽作记载,但只能说其大概。汉代石刻鼓舞画像至今犹存。如清代毕沅、阮元同撰的《山左金石志》有所记载。近代孙文清编的《南阳汉画像汇存》137、138、139、142页有鼓舞图四幅[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出版]。现代学者凌纯声、芮逸夫合著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一书中,第204、205页,图77、图78为南阳石刻鼓舞图。这些石刻鼓舞图,与今日苗族鼓舞十分相似,鼓的放法和苗族花鼓舞完全相似,为此,许多专家已认定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

苗族鼓舞与湘西巫傩的关系十分密切。远古时期由于科学不发达,社会生产力低下,对于很多自然灾害人类无法抗击,又解说不清,于是把希望都寄托于鬼、神。如天不下雨,就举行祭天仪式求雨,从而出现了“舞雩”。所谓“舞雩”,就是设坛命女巫为舞,求天降雨。《周礼·春官·司巫》载曰:“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又如苗族的“跳年鼓舞”,据苗历算,苗年在十月,正是五谷收尽之时。五谷乃天赐之物,当然要谢天谢地,于是就举行“舞天”活动。“跳年鼓舞”则是舞天的形式之一。苗族先民们个性坚强不屈,热情淳朴且喜歌善舞,他们虽然有着自己的语言,但在长期无文字的生产生活状态中,只能依靠口头语言的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着本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于是该民族特有的集生产、生活、娱乐、健身等多元素为一体的苗族鼓舞较好地保存了苗族原生态的内涵,真实地记录了苗族文化发展、演变的趋势。由于苗族文化、历史与审美的因素,苗族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湘西苗族鼓乐的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图画,可以说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历史画卷,是传统文化的符号集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苗族鼓舞也在发展和进步中。它逐渐从宗教祭祀活动中解脱出来,广泛应用于各种节日、婚娶喜庆和男女交往中,成为广大苗族人民表示欢乐、交流感情、自娱自乐的群众性舞蹈。

湘西苗族鼓舞大致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源于祭祀

《易·系辞》关于“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载与人类学视野中人类文明的产生是一致的。法律道德政治,都可以从人类最初的恐惧状态中找到原因。祭祀行为一方面是祭天,另一方面是祭祖。它既表现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又表现人类对祖先英雄的缅怀与畏惧。苗族鼓舞起源于祭祀,主要在于苗族同时也是一个古老而又“崇鬼尚巫”的民族。王逸《楚辞章句》曰:“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辰州府志·风俗》:“辰州风尚,信巫重鬼,所在皆然。”《沅陵县志·风俗》:“(辰境)病则赛祭,喜则呼饮。”《乾州厅志·风俗》:“楚俗尚巫信鬼,自昔为然,乾州边地,岂能免乎?”“苗人畏鬼甚于法。”《永绥厅志·苗峒》:“综计苗乡应祭之鬼共七十余堂。”清康熙年间阿琳《红苗归流图》图志:“红苗虽为异类,其于祀先之道,有可采焉。”正是这“崇鬼尚巫”的万物有灵观,才促使苗族导演出了一出出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巫文化大戏,而苗族鼓舞则是其中的重场戏不可或缺的道具。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每逢春节、“四月八”“赶秋节”“椎牛祭祖”等活动,都要进行盛大的鼓舞表演,祭祖娱神,祈求庇护。

苗祖圣山大型祭祀活动

2017年10月28日重阳节,湘西苗族的祖山圣地——保靖吕洞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型苗祖圣山祭祀活动,欢快的苗鼓,悠扬的苗歌,寄托着苗族人的祈求和美好愿望,无不表达着苗族同胞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吕洞山圣山祭祀遗址位于吕洞山景观阿公山、阿婆山的正对面,圣山与祭台将苗家民众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融合为一体,以吕洞苗家的自然景观为核心,以吕洞朝圣为基点,把人文景观、风情民俗等通过祭拜和展演原生态地体现出来。

调年鼓舞

椎牛

调年鼓(www.xing528.com)

2.源于战争

由于苗家先民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视野被繁茂的树林遮挡,需要鼓来向外传递信息。苗族先民一路向南迁徙,这时就出现了“土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苗族先民隐退到丛林深处的武陵五溪之地,过着自耕自给的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他们制作了木鼓,用来驱赶野兽的侵袭。湘西苗族虽然长期生活在一种刀耕火种、自主自立的氏族部落状态,但是他们与外来势力的争斗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到了明朝,由于对当时朝廷政策的不满,苗民被迫多次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据史料记载,苗民起义大大小小有近百次,其中历时最长的一次达16年之久。苗族人民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朝廷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本民族才能生存下来。在这样的民族力量凝结的过程中,在民族的生死关头,苗鼓和号角均起到了巨大的号召与鼓舞作用,它能够穿山越岭,唤醒那沉睡于深山壑谷的古老苗寨。苗族鼓声与苗族人民的心脉跳动从古至今始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3.源于日常生产、生活习俗

历史上,苗族苦于种族、政治、经济多方的压迫,为躲避祸乱,谋求生存,被迫移居偏僻山区,过着原始农耕生活。在高山峡谷、丛林密布、荒无人烟、远离外界的恶劣环境中,苗族先民为调节劳逸、驱赶孤僻、鼓舞斗志、振奋精神,遂击鼓作乐,模仿自己生产、生活中的情景和动作,打造鼓舞这门艺术。从流传至今的鼓舞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苗族人的生产生活成为湘西苗族鼓舞的动作来源,如迎宾鼓中的播种、插秧、割谷、打谷子等,再如花鼓中的穿衣、梳头、系围裙等动作。这说明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在特定环境下自娱自乐、自我激励的产物,与苗族日常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苗鼓基本动作——扯草

苗鼓基本动作——插秧

4.源于对自然生物的模仿

苗族人一般生活在相对偏僻的山村中,与山为伴,与大自然为伴,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动物。苗族鼓舞的很多常见动作都是对自然环境中常见动作动态的模仿,如花鼓中大鹏鸟的展翅翻翔、公鸡黄牛的进食求偶状态,猴儿鼓中猴子摘桃、抓痒挠腮等常见动作。

2013年吉首苗鼓大赛参加猴儿鼓比赛的选手

除了文字记载,还有很多关于苗族鼓舞的神话传说在苗区盛行。

(1)传说远古时,苗族地区有魔鬼“假嘎”,经常出没苗寨伤财害命,弄得苗寨世代不宁、惶恐不安。苗族英雄贵乃贵卡组织大家,团结一心,杀死“假嘎”,并剥其皮蒙鼓,剔其骨作槌,击鼓欢舞,便放松了警惕。鼓声响彻云霄,被“假嘎”之妻“假宜”闻听,得知其夫已死,遂集中所有恶魔,闯入苗寨,吃男吞女,把苗山九岭九冲吃得只剩一岭一冲,把九山九坪吃得只剩一山一坪。此时,苗族另一英雄——保国,闻讯赶到,联合贵乃贵卡团结大家消灭了恶魔。此后,苗族人民再也不敢麻痹大意,时刻打鼓提醒后代。

(2)传说苗寨有一位名叫“吉拖吉梅”的聪明貌美的姑娘,数十里外的小伙,都纷纷来向她求婚。姑娘相中了三个小伙,一个是打猎的,一个是做生意的,还有一个是种田的,姑娘实在是拿不定主意,就想了一个办法。她让打猎的在三天内将屋前枝繁叶茂的树叶全部射完;要做生意的在三天内去西天买大鼓;让种田的三天种出黑米来。谁能完成姑娘的意愿,她就嫁给谁。打猎小伙技艺精湛,不到两天树上就剩下一支树叶了,他骄傲地对姑娘说:“你是我的妻子了。”姑娘感觉打猎青年太骄傲,就故意拖延时间。做生意的小伙第三天赶回来了,姑娘喜鼓,就与生意小伙敲着鼓点,载歌载舞,定下了终身。苗族后代为了纪念造鼓人,年年都会打鼓。

(3)远古时代,苗族先民上山围猎,获猎后剥皮食肉,并将剥下来的猎皮摊放在一空心死树蔸上。猎皮晒干收缩,紧紧箍着空心树蔸。一天,一群猴子到树蔸旁玩耍,有一只猴子跳上兽皮箍着的树蔸上玩,树蔸发出“咚咚”的响声。猴子开始时惊怕闪躲,发现没事后群猴开始狂打乱跳、嬉戏逗耍……之后被在山上围猎的苗族后生发现,便模仿猴子打鼓的动作,产生了“猴儿鼓”。因此,猴儿鼓有单人、双人、多人,舞者学着猴子动作表演。

(4)相传,苗家迁到深山老林以后,无法维持生活,有的外出讨米要饭,有的帮人做长工打短工,有的逃荒躲债、四处逃散。但是,大家约定,每年腊月二十八日,都要赶回苗寨团圆。于是,每到这一天的晚上,全村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村口的大坪上,坪中放置一面大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频频击鼓,大家踏着“咚咚”的鼓点节奏,踏歌起舞。于是逐渐形成了苗族别具一格的“团圆鼓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